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亡清-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过于在屋子烧上一灶暖人的炉火。再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抵御屋外的风雪。

南方,已经差不多十多年没有下雪了。

今年却出奇的下了一场大雪,厚厚的雪花,让大地裹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房梁上那些冻成冰柱的冰雕,成孩了子们玩耍的玩具。

长沙城内,在这个寒冷日子这,住在平民窟里面的百姓们,并不像往年一样,拦着孩子们不让他们外面嬉戏。因为因为他们没有冬衣,容易生病。

生病吃药,对于吃一顿饿一顿的贫苦的百姓来说,那不过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可从复国军打下长沙城后,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狗官都被打跑了,复国军给每家每户送去了一袋白花花的大米,和几斤棉花。

让大家高高兴兴的,过着完这个冬天。孩子穿着暖和的棉袄,在雪地里,欢快的堆着雪人,打雪仗。而屋里大人们在闲谈的时候,脸上都洋溢这兴奋神色。

虽然,大家祖祖辈辈都在田里刨食,可是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到头来却不是他们的,幸苦劳作一年下来,大部分的粮食,都成了贪官污吏口中的收入,以及地主家地租。

最后留在他们手中的,只不过是可怜的几斗粗米。现在那些作恶的地主、和仗着鞑子势力,危害乡里的汉奸都被复国军杀了,并且把复国军把那些土地都分到了百姓的手中。

望着自己祖祖辈辈,梦想中的土地,许多人都捧着那张薄薄地契跪在了县衙。

百姓们是最善良,和最容易满足的人群,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全家一年都能吃饱饭,儿子能上学堂,能光宗耀祖。现在复国军把这一切都给了他们,他们的心里已经站在了复国军这一边。

这复国军的招兵令一开,无数的百姓把自家的孩子纷纷送到了县衙。在短短的时间内,复国军就在整个湖南招了十五万人。当然这些人都还不能算着是士兵,只能算着预备兵而已。

“唉!要是复国军早一点打来,咱家老爹就不会饿死了。”屋子,一个想起明年就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里的老人来,去年的冬天里,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孩子的爷爷,被饿死在了床上。

一想到这里。他的眼角不禁湿润了起来。要是复国军早点打来的话,他爹就会饿死了。“狗剩!你就不要伤心了。这都是命啊!”旁边的闲谈的人,劝慰到。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谁家有个事情,大家谁不知道啊!想起老汉这么好的,却被饿死在床上。想想都觉得心酸。

“都怪那些该死的鞑子!不顾咱们老百姓的死活。真他吗不是东西!”其他人也跟愤恨的骂道。“就是!要不是老这把老骨头不行了,我也却复国军参军去。”

提到这,大家顿时收起了哀伤的情绪,兴奋的讨论着着征兵的情况来。“我的乖乖。老王家那小伙子被征兵的县官大人看上了,立马发了三两银子和两袋大米的安家费,据说每个月,还能得到一两银子和两斗米的饷银勒!”那人想起那定白花花的银子,和两袋大米,脸上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哈哈!怎么你羡慕了?那还不赶快,据说这次征兵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已经让我家娃前天就已经报名了,而且已经选上了。”旁边的老者,抚须得意的笑道。

“怎么了,赵老头,你不是好男不当兵吗?怎么让你家二娃去当兵呢!”那人面露吃惊的问道。以前这个赵老头,对当兵的不屑一股,今天怎么想起。送儿子去当大头兵。这让他感到十分的诧异。

“哼!那是以前。让我的儿子,给鞑子当走狗。老子才不呢!现在复国军打过来了,咱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如果鞑子打回来了,大家还不有得受的鞑子和地主老财的欺压奇*。*书^网。”赵老汉冷哼骂道。

在场的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个理,要是鞑子打回来了,咱们分到手上的田地,还不得又被鞑子抢回去。

想到这里,家里有男丁的匆匆告辞离开了。他们要送儿子当兵,保护自己到手的土地。

这就是民心所向,何谓民心,就是为大多数百姓谋福利。这样才能的到大多数百姓的支持,就是鞑子在打过来,也讨不了半点便宜。

长沙城大元帅府内,匆匆忙忙黄老头兴奋的跑进了李江源房间。“哈哈!大喜啊!主公真是鸿福齐天啊!从各地传过来的消息,咱们分田地策略刚刚完成。各县的招兵任务都超额完成。根据主公的意见,都是身体倍棒的壮小伙。这下我复国军的军力,翻了一倍多。以后对付起鞑子来,咱们心里多少有些底了。”黄老头拿着各县拿来的统计数据,兴奋递给李江源道。

自从进驻长沙城后,诸事繁杂,李江源为了任命各县的县官,和分田事宜忙得头昏脑涨的。

攻城略地容易,治理一个地方却是很难。为了下面这些县官空缺,李江源不得不,让讲武学堂文书部,加紧培训了几批学员。

火速上任,这些人都是思想忠诚,才学兼优。差的就是历练的机会。李江源相信只要给他们几年时间,他们一定都是很好的一方父母。这才减轻了李江源的压力。

来到长沙后,李江源就任命黄老头,为整个湖南的民事总调官。当起了甩手掌柜,想起那些厚厚的账册。李江源就一阵头疼。反而是黄老头干得有滋有味的。

“呵呵!这些人还是壮丁。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仗,只有经历了几场大战,他们才能算是真正的士兵,现在把他们派上战场,基本上就是送命的份。”李江源放下手中的奏本,呼了一口气笑道。然后绕绕了有些发酸脖子,又问道:“胡老也应该快要回来了吧!等王大哥和大郎回来,咱们好好的开个庆功宴,大家好好的聚聚。”

“嗯!好啊!胡老弟,去督办分田之事,差不多也要回来了。”放下手中的名单,黄老头附和道,这段时间不见,他还挺想儿子的。一想起,胡喻仁满湖南跑的时候,心里一阵羡慕。那可是游山玩水的好事啊!要不是他年纪大了。早就和胡喻仁抢这个任务了。

“黄老你来看,我这个写得怎么样。”李江源站起身来,递给他一张白纸道。黄老头接过那张白纸,只见上写满了毛笔字。

看着看着黄老头嘴里,不禁读了出来:“天理昭彰,我汉家自前明覆灭后,鞑子灭我之昭然若揭。屠我百姓,占我田地。改我华服,禁锢思绪。

若干年后,汉人,将不负存焉。而满人,将独霸华夏。孰不可忍,孰不可忍!我汉家儿郎为何,要遭受如此劫难!呜呼哀哉!如今,本大元帅奉天顺命,誓为我华夏驱除鞑虏,复我中华。

望天下有志之士共享盛举,救天下百姓于水火,名流清史、扬名海外。…………………。”

“好好,好一篇荡气回肠的锦绣文章,看得老朽一把老骨头,都热血沸腾的。主公,您说的真是太好了。”黄老头略略扫过,不禁怕案叫绝。这样的文章发出去一定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黄老过谦了。我也只不过想,快点把鞑子赶出中原,报家仇国恨而已。只是,光凭我李江源一己之力。恐怕很难,所以我才颁布这个杀胡令,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襄义。”

李江源脸上叹息道。“国破山河落照红,江山如血缔人泪。有时候,我真希望鞑子能早些屠灭,让我华夏少流些血泪,能不用担心的生命突然被杀,活在温暖的阳光下。”

说到这里,李江源脸上充满了向往之色。如果问黄老头,为什么抛家弃业跟着李江源,报仇雪恨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李江源身上这种,敢为天下的豪气和胸襟折服了他。

他知道胡喻仁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才义无反顾的为李江源出谋划策,奔走四方。因为李江源是他们心目中,唯一能够拯救这天下英主,虽然,他现在看上去还很稚嫩,处理事情来有些犹豫,但这并不妨碍李江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主公莫叹,大仇早晚得报。鞑子折腾不了几天了。”黄老头,郑重的朝李江源施礼说道。

“好了,我没事。”李江源摆摆手笑道,“劳烦黄老把这些檄文抄录下,然后传阅四方。我要让鞑子不得片刻安宁。”

“是!属下这就去办。”黄老头答应,然后拿着檄文走了出去。李江源转身望着墙面上挂着的地图,这是李江源凭着记忆,画出中原大概的地图形状。

上面用木炭勾勒复国军的势力范围图,凭借着迅猛发展的忠义堂的势力,各地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到李江源的案头。只是现在忠义堂的情报网络还不能深入鞑子的上层。看来忠义堂的潜力还得继续挖掘啊!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