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上梁山-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手张在问名了李民地需要后,就给李民打了这么三个工艺品出来。别说,还真是好看抬色,而且性能还不减。

而李民当初本是抱着试验的态度弄个试验的。可没想到,功能还真是强悍,李民散溢的电能,都会沿着李民体表,被其中一个戒指吸收,而后放射到另一个戒指,从而给李民再次吸收的机会。这不仅让李民避免了不小心电人的尴尬,而且还加大了李民对散溢电能的再吸收。

不过,今天李民在这个时间戴上它。却不仅仅是防漏电保护。更多的却是为了炫耀。从宫门走到这大庆殿,光是走,就走了二十多分钟,李民体表聚集的散溢电能,已经很多了。再加上李民有心操作,自打李民偷偷戴上这三个戒指起。李民的右手在施问心礼时,三个戒指的尖端放电,就没有停过。

小小的电弧花,一道接着一道得不停闪过,映的李民地右手,分外的吸引他人的眼球。所有的大臣,无一没看到,无一不服气了。真的是高人啊。这手上是什么啊?怎么看,就跟天上打得闪一样呢?

这些人还没有点的概念。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自然闪电的畏惧与崇拜。李民手指上的小型电弧,很容易就让这些人明白了李民和他们的不同。

不愧是能发五雷正法林仙长得师傅啊。果然了得!这天上的闪电,竟然也能缠绕手指之间。高人啊,高人!

故此,在李民给赵佶施完一个问胸礼,没有一个大臣挑刺的。赵佶对李民这一手,也是欢喜到了极点,觉得李民果然比他那俩徒弟还有本事。同时又想起李民和自己在万花楼吃酒,称兄道弟的欢乐,更是对李民欢喜。

不过,皇上吃花酒的事,却是不能在这里提的。而且,赵佶对自己的小易容术还是比较自得的。准备回头单独召见李民时,再给李民一个惊喜。同时好好象李民求教一些房中术和长生术什么的。

而等理事太监,把李民取出的乘放金龙珠的锦盒捧到了龙书案上。赵佶打开盒盖,一看那金龙珠,果然天然生就。毫无瑕疵。并有着完美切面,烁烁放光。那淡蓝的金龙,封印其中,果然不是凡人可以做到。确是仙家所为,无需质疑。当即更是欢喜。果然是祖宗庇佑,我赵家江山稳固。

“好好好。果然神物也。天佑我大宋!”赵佶有些激动地说道。

满殿群臣,当即应景的奉承道:“恭贺我皇,天佑大宋,江山永固!”

随着这些人一喊。就跟地雷踩响了一般,那些殿外的官员,当即全都跪伏于地,拼命的叫喊起来,随之,整个皇宫的禁卫军,御林军等等人员,包括那些洒水扫地的太监宫女,全都闻声跪伏于地,大声地呼喊起来。

一时间,天佑大宋,江山永固的声音,如波浪一般,层层传递,层层叠加,震撼人心。

李民这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以前说书的,老有一个山呼万岁的说法,这么多的应声虫,果然跟山谷的回声一般无二。

不过,这种声音,也确实让人陶醉的沉迷。最少,赵佶就显然听得很高兴。

最后,等声音停息,赵佶这才压住了欢喜说道:“李先生有功于社稷。朕封李先生为通玄妙法神威道德先生,另赐清福宫一座,黄金万两,锦缎三千匹。”

李民也不推辞,随即谢过:“谢万岁封赏!”

随后,又是一统繁琐的礼节。以及群臣的马屁。李民虽不感半点兴趣,可却也只能微笑的听着。如今,这可不是胡乱忽悠的地方,多听少说话,总是不错的。

最终,当赵佶准备请李民担当奉天显圣护法大国师,并作为擂主,主持六月的万法大会时。李民却微笑道:“万岁。臣奉师命下山,乃是了结俗缘,非是结因果来的。这国师,却是不敢应的。这万法大会,更是不好参与的。据我师兄所说,山人进献了这金龙珠后,已经是了结了一段俗缘。还了陛下与我昔日的情分。今后我逍遥于尘世之间,度了一生,来势才好让家师继续引渡我修仙。故此,我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赐我一山明水秀之地,令我逍遥一生,此愿足矣!”

李民这番话,当即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所有的人,都已经认定李民当国师,进入朝廷的中央权力圈子,乃是理所当然,板上钉钉的。

连蔡京和梁师成,都做好了暂时让出手中部分权力拉拢李民的打算。

甚至是几次弹劾李民的宿太尉等人,他们那么不希望李民进入朝局,也是没准备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凭生什么事端的。免得害了上天降给大宋得祥瑞。只想等李民献宝之后,再寻李民的痛脚,把李民赶走。反正,就凭李民一个贪花好色之辈,必不是道德之人,想来寻他李民的痛脚,也是容易的很。

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他们认为就这么着的时候,李民却没按着他们的惯性思维行事。而是跳了出来。不要了。

当即,众人的各自观念全都哗哗的翻个没完。别的不说,单只是宿太尉等人,当即就对李民的印象改观,要知道,李民不进入朝廷,自然也就不会乱政,而不贪图名利,及时好酒贪色,那也只是个人喜好,算不得什么大毛病,当今的哪一个风liu才子,不都是如此,那苏轼,不也一样,妻妾众多,好酒贪杯么,可不照样不妨碍他是一个良臣么。

故此,这帮清流,首先就觉得他们错误判断了李民。就冲着李民不贪图国师的名利,李民就可以划归到他们清流一党,他们首次想起大名府薛老给他们的信件正确性,貌似他们真的错过了一个可以拉拢来对抗蔡京等奸佞的一大臂助!

只不过,如今这个李民,貌似和高俅走的太近了。而且还跟蔡京有些瓜葛了,这些清流一时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突发事件。

而相对于清流的犹豫,蔡京和梁师成,却全都是果决地。虽然他们也全都对李民这个令他们想不到答复而吃惊,可他们立马就认为这样也很不错,最少朝中的权利格局,不用重新划分了。各人的权利和利益,不用重新计较了。

故此,他们俩人,只是互看了一眼,就立马达成了默契。

而在场的这些人李民,听完李民这个答复,最不满,最着急的人,却不是李民的那两个便宜徒弟徐知常与林灵素。而是当今高高在座的皇上赵佶。

这赵佶,那可是真把李民当高人,同时也是一个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了。

赵佶不仅想向李民求教长生的道法,更想和李民谈谈书法,聊聊女人,让李民给他出些玩乐的主意。

故此,李民一说完,不待群臣有什么反应。赵佶就率先说道:“先生莫非对朕有什么不满?可是嫌朕适才封赏的轻了。先生有意,但请直说。朕!无不应得。我大宋正需先生这样的高人辅国安邦。”

这番话,对赵佶而言,不过是情急之言,是真心想留下李民的心情表露。

可赵佶这番话,却当即让许多恼怒无比。当即就有一人站出班外说道:“臣请陛下慎言!神鬼之道。敬之即可。辅国安邦,却还需祖宗家法,圣贤之道。却万不可乱了章程!”

第三卷 第八回 各领封赏龙归海

清风浮云衬朝阳,柳絮飞舞吐芬芳。蝶舞虫鸣鸟兽奔,正是得意踏春时。

李民率着车队,行走在古道之上。看着满眼*。心中舒爽不已。

那日朝堂之上,李民很是有幸的目睹了,这大宋皇朝,果然是开明之至。身为封建皇朝权利最高集中的皇上,在士大夫们的反对下,竟然也只能退让三分。祖宗家法,果然了得。这也无怪乎赵佶要重用蔡京这等人了。若是没有蔡京这等人掌管相位,恐怕赵佶要做点什么合心的事,那几乎是跟本不可能的了。

李民当时就很庆幸。庆幸自己最终没有坚持选择进入朝廷的权利中心来引导变革变法,强国强军。要不然,恐怕就是能用利益打动引导蔡京和梁师成他们。可最后,那也绝对会死在这些卫道士的面前。这些既得利益者,那是绝对不会把自身占据的资源,分给工农商兵等其他阶层的。

不过,当日却也让李民很感动,赵佶果然是一个念情的人。对李民的挽留,确实发自肺腑。只是在李民强烈意愿下,以及群臣的群柬下,不得不妥协罢了。

而各方妥协之下,李民虽然不用成为什么奉天显圣护法大国师了,可仍是被赵佶奉为了道德普惠国师。不过,李民总算不用长久停留在京师接受供奉,接受朝廷各方面既得利益人士的敌意了。好赖也算是与天师道的虚靖先生一个待遇。可以超然物外,有个清高的身份了。只是,若是朝中有什么国之大事,还是需要随时奉召入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