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上梁山-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清风寨可是何人镇守?”李民继续求证道。

“正知寨刘高,副知寨花容。”

李民暗中点头:却又对了。看来这些好汉的关节处,却是不假,只是许多传闻错了。却又可做参考之用。

而那慕容知府,闻听李民问这些。却以为李民关心当地治安。这慕容知府,虽然是依靠妹妹的势力起来的,平日里也是欺压百姓,想法捞钱。可官面上的一些文章,还是会做的。更怕李民觉得这里治安不好。传了出去,上达天听,坏了他慕容彦达的政绩。

故此,慕容彦达连忙向李民试探道:“国师何以打听着清风寨?”

李民无所谓的说道:“我久闻这青州地界不太平,山匪众多。故随口问问。”

慕容彦达闻言,却更是心惊。连忙培笑道:“国师听差了。我这青州道,向来太平,那来的许多山匪。不过,我这青州道,恶山众多,藏匿个把山匪,却也难免。我青州兵力有限。守土有责。却也难以逐山扫灭。不过,您但请放心。我已命了黄督监,日夜操练兵马,只待兵马娴熟了。不日即将荡平贼寇。肃清我青州全境!”

李民微微一笑。暗自盘算:我盖我的清福宫,这青州的盗匪,却是与我何干?

不过,李民这话,自是不会和慕容彦达说的。而慕容彦达随后责令黄信剿灭山贼,那却是后话了。

而稍后,慕容彦达给李民办理手续时,看到原本的清泉岭,竟然成了二龙山,而且还把周围的荒地,以及周围七个大村落都划归了李民。

慕容彦达却也不由得羡慕。要知道,他慕容彦达,身为青州知府,那几乎就是青州的土皇上了。可就这样,他私自扩充的养职田,也不过才一百多顷的地。而且还没成一片。可如今人家李民,那可是整整齐齐的一座山,再加上周围的荒地。那得是多大的地方啊。这可开出多少好田啊。

慕容彦达很羡慕。这让李民的虚荣心,越发的小小的满足了一把。

不过,慕容彦达随即给李民交的底。却让李民有小小的不满。

却原来,那清泉岭,也就是现在的二龙山,原本山脚下,却还有着二个村落。只是几年前,扩田所闹得,有许多的歹人,进了山,当了强盗。这帮人,不适生产,过着有今没明的生活,每日里只求醉生梦死,日日向山下村落勒索。索求无度。那些村落应付了皇差,再应付他们,实在过不下去了,却也都跑了。光剩下些老人,却也被那些山贼祸害死了。几个村落都荒了。而那几个村落荒了之后,那些山贼没有了吃贡,这才又都跑别的地方去了。

要不然,李民如今封邑里的村落还多。慕容彦达虽然说的隐讳,可却还是让李民听明白了,李民自然有些不满。

只是,再不满,那也已经成了既成的事实。不满也没用。而李民办完了手续。却是还要到那几个封邑的村落看看。毕竟那今后就是他李民的村落了。那些庄头,里正换不换,都是要巡视过问一遍的。最少,也要让他们知道今后他们的税钱要交给谁!

第三卷 第十四回 小聚民心

“咣——咣——咣!”

阵阵铜锣山响。张家村的村民们,各自从屋里,树下等休闲的地方,各自不安的聚拢到村口的老槐树下。不知道这又是加租了,还是加税了。

只看那县里常来催税的差役,站在中央,大声喊道:“各位乡亲,都到齐了没有,没到的说个话,听漏了犯了事,那可不管我的差啊!”

众人没心听他胡咧咧。有相熟的在树下嚷道:“麻三!你小子有屁快放。都是乡里乡亲。听漏也有人给他带话!”

麻三嘻笑道:“二爷。您别急,我这不是当差的场面话,都得交待一下么。”随后,麻三正容大声喊道:“各位乡亲。恭喜大家了。县里面接到公文,以后你们这张家村的税款,县里面就不收了。”

麻三此话一说。这些张家村的百姓,当时全都懵了。县里不收税了?这种好事可能么?

顿时,众人议论纷纷,有与麻三相熟的,当即就向麻三问道:“你这话可真?都是乡亲,你且莫胡说!”

麻三赔笑道:“三叔。这话哪有假的。我若乱说,我爹也饶不了我不是。”

众人顿时喜庆。

有人当即笑问:“可是官家又生了皇子?免了天下的税不成?却不知这回免了几年?”

旁边有一人,自体麻三回道:“不管免了几年,都是朝廷的恩典,官家的赏赐。谢天谢地。”

而这时,麻三却又说道:“各位乡亲,天地就不用谢了。官家也没生什么皇子,更没有什么天下税免。咱们县,也就是咱们村不用向县里缴税了。”

众人顿时全都奇了怪了。各自议论,咱们这村怎么有这般造化?难道咱们村的风水好?祖宗显灵?

而那个麻三在众人议论中却又说道:“各位静一静。听我把话说完。咱们张家村不用向县里缴税了。那是因为当今的官家,把咱们村,赏赐给国师李民,作为他老人家的封邑了!”

众人闻听,当即更乱了。很多人不明白这封邑是怎么回事?半明白的,却不知道这张家村成为封邑后,会有什么变故,各自议论纷纷,却也没人再听麻三讲什么了。

最终,众人琢磨不出一个头脑。全都看向了一人。

此人三十多岁,一身青布长衫。很是干净整齐。众乡人全都看着此人说道:“先生。您给说说这事。”

此人微微皱眉,示意众人不要争嘈。径直向麻三问道:“三哥,你这差办得可不地道。先说没税,后说做了别人的封邑?可是那众乡亲取笑不成?”

麻三头上当即汉就出来。媚笑的躬身说道:“先生。这可不敢说的。若让我爹听到。岂不要打断我的腿。。。。。。”

不等麻三说完,一个老汉就蹦了出来骂道:“你这个畜牲!当了个小差。竟然拿乡亲取笑。我打断你的腿!”说着,一胡拐,已经打了下去。

麻三利索的躲在了那个先生身后喊道:“爹!您怎么也来了。我不是说了么,有什么事,我回家跟您说么。”

“我不来。能知道你小子出息了。竟然敢拿乡亲取笑。你出来!让老子打了解气!”

麻三顿是拉住先生后衫哀求道:“先生救命。帮着给说和下。”

那先生知道轻重,当即对那老汉说道:“三叔。莫要打了。且让我问三哥几句话。”

这先生是村里六代,唯一出来的秀才。明事理,在村里教书,除了收些乡亲给的米面蔬菜,却也从来不收乡亲的钱。颇受大家的尊敬,不论辈分,皆称他先生,而不呼其名。他的一句话,远比村里的里正还好使。

此时,他说完,那麻三他爹,当即不再咋呼了。只是恶狠狠的对麻三说道:“好好回先生的话。再要胡说,我就真的打断你的腿!”

麻三当即擦汗的道:“不敢。不敢。”

先生一笑,也不多言,径直向麻三问道:“我朝公爵封邑,皆是虚封,需得实封,方有俸禄补贴。那也不过每户二十文,随俸禄发放补贴。却也是与地方无关的。地方赋税,依然是交纳朝廷。这国师李民,何许人也?何以特里,却将村庄税赋,交与他用?”

麻三却也不是太清楚。只安知道的,老实说道:“这位国师的来历,我却也是不太清楚。只听人言,这位国师,乃是有大法力的。曾见过官家,威震京师。可操雷电,可降天罚。驱神御鬼,无所不能。而我们这张家村,却也不是什么公爵的恩赏封邑。而是如皇庄,道产,寺田一般的,划归成了国师清福宫的供奉村落。而且,据说不止咱们一个村,这清泉岭方圆五百里的地方,今后都属于了清福宫的道产。而咱们张家村的八百户,以及临县老槐村,靠山村等,共七个村落,也全都成了清福宫的封邑,今后清福宫的米粮供奉,就落在了咱们七个村的身上。赋税田税,也由他们做主!”

那先生一听,当即皱了眉头。而其他村民,却也全都不干了。好好传了几辈的田地,就此与了他人。算作什么清福宫的道产。却又那个甘心?

只是,不甘心又如何?那是朝廷的旨意,他们这些小民小户,却又如何抗衡!

当即,各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那位先生。

那先生皱眉道:“各位也无需多虑。我村虽然成了封邑。可也未必是坏处。各人的田地,依然是个人,那些道爷,也不过那些田税罢了。与原先咱们缴与官家的,却也没什么分别。只是今后三哥收的税,不再缴到县里,而是交到清福宫罢了。而且,咱们这成了道产,官家的徭役,却也找不到咱们。横滩的赋税,也没有了。却也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众人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