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燕惊龙-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不报,何以立足在天地之间。

这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天气,祁连山中早已开始降大雪,浅山峻岭,尽都被积雪复盖,触目琼瑶,茫茫无涯,变成了一片银白世界。

这当儿的陶玉,身手武功,已非昔比,只听他仰脸上一声长啸,施展开“踏雪无痕”

轻功,举步如飞,向左边峰上奔去。

峰顶上山风更大,寒风贬骨,但金环二郎却丝毫不觉寒意,站在峰顶极处,四外张望,好一阵工夫,突然捏唇作啸,力发丹田,啸如龙吟。空谷传音,直达数里之外,一声甫落,一声接起,和远山回音混合,只听万山千谷中尽是啸声。

一声声连续不绝,不到顿饭工夫,陶玉脸上已变了颜色。要知他这啸声,全由丹田内力发出,不管功力如何深厚的人,也不能长啸不停。

突然间,那不绝啸声之中,夹杂一声马嘶传来,不过声音极小、非有很好内功的人,不易听得出来。

陶玉脸上骤现喜色,啸声忽然一变,隐隐含着节奏,这正是他已往常招呼灵马的声音。

果然,不大工夫,正西方遥现一点黑影,快似飞矢,只听嘶叫之声,已知是那赤云追风驹了。

陶玉遥见宝驹无恙,而且守在此地,半年不肯离开,果是通灵之物,心中高兴至极,飞一般向宝驹迎去。马如电奔,人比流星,一来一迎之势,更是快速无伦,瞬息间之间,已经相近,陶玉纵身一掠,飞上马背,赤云追风驹,忽地一声长嘶,骤把急奔之势收住。

金环二郎细看灵马,雄势依旧,鞍镫之物,无一不全,连马鞍上扣挂的金环剑,仍还斜垂鞍侧,只是雪打露浸,鞍镫剑身,都结了很多坚冰。

陶玉翻身跃下,拂去挞镫上积冰,仰天大笑道:“我陶玉有此神驹相助,镖练好那拳谱上所载武功,当今之世,有谁还能和我一争长短!”说罢,狂笑不止。

突然间,他停住笑声,两个娇艳无比的少女倩影,同时在他脑际闪过。

这两个人都留给他无法磨灭的印象,一旦想起,不知先去寻见哪个才好。

他扶鞍停立,仰面望天,心中暗自忖道:红师妹是从小和我一块儿长大,才智绝人,貌若春花,只是她那冷若冰霜的性格,却使人难以捉摸;沈霞琳才貌比红师妹不相上下,温柔和婉,却非李瑶红能及万一……但她一颗芳心,早已托寄梦寰。

他付思良久,仍是难决行止,突然他又怀起昆仑三子伤害之仇,登时冲上心头一股怒火,不再犹豫,纵身跃上马背,径奔昆仑山去。

陶玉纵马西进,兼程急赶。这一段僻处边睡的荒芜旅程,本极艰辛难走。但那赤云追风驹走起来,仍是快速若飞。

陶玉虽然久走江湖,但多在江南一带,这次远行西域,只觉景物和江南大不相同,放眼尽都是无际沙漠,如非有着极好武功的人,别说那沙漠中还有风沙卷人之险,单就荒凉景象已非单人所敢涉足了。

那赤云追风驹虽然是初走大漠,速度仍是惊人,只不过三天工夫,已横越柴达木盆地,进入了新疆境内。

这天中午,陶玉已到了霍克甘镇。他在镇上休息了一夜,购足干粮,灌满水囊,第二天一早就动身赶路,这时,他不只是想寻昆仑三子报仇,而且还想早日见到霞琳。沈姑娘娇柔温顺的性格,如万缕绵绵情丝,缠紧了陶玉的心,她这几日中不停忖思,越想越觉霞琳比师妹可爱。

一日紧赶,到太阳快落时候,已到了昆仑山下,抬头望去,但见奇峰拔地,排嶂入云,重重叠叠,高接天际。陶玉想道:人说游过昆仑不见山,当真非欺人之谈,这座名山,果然雄伟无比,当下纵马登山,爬上了一座高峰,流目四顾,只见前面一峰比一峰高,一山比一山奇,不禁心中发起愁来。

他虽知昆仑三子住在金顶峰三清宫中,但却不知金顶峰在山中何处,如果盲目寻找,就是找上一年半载也是不易寻得,想到为难之处,不觉又恨起杨梦寰来,恨他在相处一段时日中,竟未把金顶峰在昆仑山什么地方告诉过他。

夕阳照着林立蜂巅冰雪,幻化出彩丽无比的景色,可惜这美好的时刻太短促了,瞬息间日沉山下,暮色苍茫,千百奇峰,逐渐都隐入了夜色之中。

陶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停身的峰下,是一个千丈断涧,阵阵阴寒,由洞底直冒上来,心中一动,暗暗想道:这等荒寒山区,也难寻得睡觉之所,何不借此机会,练习那太阴气功,也强似露宿一宵。心念一动,回身轻向马背拍了一掌,灵马低嘶一声转身向峰下奔去,陶玉却凝神提气,游下断涧。

这深涧中,终年难见日光,是以特别阴寒。陶玉入涧后,亦觉那阴寒之气逼人难耐,赶忙调息真气,盘膝而坐,依觉愚所授口诀心法,开始练习起来,把涧中那阴寒之气,缓缓吸入腹中,用本身真气,把它逼入经脉,再由身体毛孔中慢慢散发出来,这是太阴气功初步的奠基功夫,先使练习人本身不畏阴寒浸袭,并能把阴寒之气,控制于体内任何一处,只待初基奠定,然后再真的吸收外界阴寒,以内功控制体内,对敌时再以本身真气逼出阴寒,击伤敌人。不过练习这门功夫必需要依一定的心法,才能有成,因为那阴寒之气要透过本身经脉要穴,一个不好,就会凝结成伤。

陶玉初习此学,甚是担心,依照口诀心法,丝毫不敢马虎。连吸几口寒气后,渐觉身上冷了起来,赶紧停下,行功调息,待身上寒冷消失,又复重行练习。

不过练习数次,天色已是大亮,他心中思念霞琳,跃起爬上峰顶,捏唇作啸,招来灵马,飞上马背,又向深山中寻去。

第十五回不速之客

太阳爬上山巅,金色的光芒照射着重叠的山峰,一层层连绵不绝,是那样深长无涯。

陶玉纵骑在绝峰立壁之上,脑际飘浮着霞琳妖美的情影。这情影给了他无穷的渴望,鼓舞他盲目觅寻在万山千峰之中。

不知翻越了多少峰巅,越渡过多少深壑,太阳又逐渐向西天沉下,一抹晚霞返照,天色又快近黄昏了。

这时,陶玉正纵马缓行在一片松林旁侧的小径上,忽见右侧林角处,晚霞中闪起一片白光,陶玉久历江湖,一望即知有人在练剑,当下精神一振,翻身跃下马背,施展轻功,向右边林角奔去。

绕过林角,隐身望去,果然见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和一个妙龄道姑,各执一把长剑在对手过招。

陶玉默查两人剑法,只见那大汉快中带稳,功力要比那道姑深厚得多,如是真的动手,那道姑恐怕早就败在那大汉剑下了。

突然间,那道姑施出绝招,宝剑左刺右点,刷、刷,刷,疾攻三招。

那大汉却不慌不忙,长剑舞起一圈银虹,把道姑三剑快攻封解开去,反手一剑,把道姑逼退一步,收剑笑道:“你的剑招,功力都已有很大进步,只要再下二年工夫,当可有极高成就,几位同门师妹,都无法和你抗衡。”

那道姑笑道:“我再练习两年时间,又有甚么用呢?这两年时间中你还不是一样的增长功力,算来算去,我这辈子是打不过你了!”

那大汉道:“你如不肯下工夫,不要两年时间,眼下就要有人超越你的前面了。你追随三师叔时间最长,也是她老人家最器重的弟子,但近两月来,似乎已有人更获得三师叔的宠爱了。本来都是同门师兄妹,不应有所猜忌才对,但我这两天中听得消息说,师怕、师父和师叔三位老人家,在丹室中曾作密谈,决定每人选出一个门下弟子,传授追魂十二剑招,要知那追魂十二剑,才真正是本门中绝学,听说大师伯门下只有一个弟子,而且已得了那追魂十二剑的绝学;你如不用心力争上进,只怕难以入选三师叔衣钵弟子,无法学得那追魂十二剑了。”

言下,一声长叹,神态间,对那道姑能否人选师父衣钵弟子,甚为关心。

那道姑虽然穿着一件肥大的道袍,但仍难以掩盖她那娇美气质,嫣然一笑,答道:

“掌门师伯亲传弟子虽然有九位之多,但能入选衣钵弟子,自非大师兄莫属了,你是掌门座下大弟子,也是我们昆仑派下一代首座师兄,论成就,十多位师兄妹也无人能赶得上你……”

那大汉听道姑尽是颂赞自己之词,不觉脸上一热,摇摇头,道:“你说了半天,但却没有一句说到我肺腑之中……”

道姑摇摇手,截住了大汉话把儿,接道:“我知道,你完全是担心我不能入选师父衣钵弟子,对吗?”

那大汉点点头。

道姑微微一笑,接道:“但我自己却丝毫未有入选心意。你所指夺我宠爱的人,定是指沈师妹而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