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常败"的英雄-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方北辰

【,】

北京增订版自序

刘备字玄德,蜀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曹操眼中唯一能与自己并肩媲美的“天下英雄”。一个从小失去父亲,依靠母亲编制草席,自己贩卖草鞋艰难度日的农村可怜孩子,却怀抱乘坐天子礼仪专车的大美梦。他是白手起家的创业典范,值得后世发奋打拼事业者参照;因为在三国开国皇帝中,他是最没有父兄遗传老本可以坐吃的一位。他也是励志青年的完美样本,值得后世有心改变自己命运者效法;因为他的成功,主要秘诀之一在于超越常人想象的“坚韧”品质。他还称得上是不断反省自己总结失败经验的优秀楷模,值得后世遭遇挫折时一味怨天尤人者对照反思;因为通过认真反省,他才发觉自己确实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设计能力,于是三顾草庐,恭恭敬敬请来比自己年轻二十岁,但却具有超人眼光的忠诚辅佐。他早年很烦读书,酷爱骑马遛狗,完全就是问题少年一个。后来进入社会,发觉知识真的就是力量,于是洗心革面,痛下决心,赶紧补课,认真读书,而且读有用之书,到老孜孜不倦。经过整整六十年一个花甲的艰苦努力,多少次寄人篱下,多少次妻室儿女被对手俘虏,创业雄心依然不减,屡起屡败,但又屡败屡起,终于打拼出一个华丽的蜀汉王朝,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就在他刚刚登上人生的顶峰之际,却又出人意料急剧向下坠落,在史册上又留下愁云惨雾的另一页。本书描绘了他人生的登封造极时期,也记录了他惨淡经营的历程。总之,这是一部穷乡苦儿的天子梦。

本书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读者对象,主要是对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三国之史变化多端,以其为镜更可以知兴替;三国之人竞争激烈,以其为镜更可以明得失。以三国之人贯穿三国之史,融合人镜、史镜于一体,从而鉴古知今,鉴彼知我,是本书写作的动机。精心选取史学的真实素材,放手运用文学的生动笔法,将二者做有机、有趣的结合,则是本书写作的原则。真实严谨,但又不像学术著作那样艰深枯涩;生动灵转,但又不像戏说文字那样虚假无根。摆脱繁琐考证,拒绝随意穿越,追求简洁、流畅、温润、机趣,雅与俗共赏,老中青咸宜。

此书最初在1991年12月由台北群玉堂出版公司出版,获得海峡彼岸读者好评。当时,我在台湾出版了刘备、孙权、曹丕、袁绍、吕布、司马懿的新传系列。之所以选择此六人着笔,一是无人写,他们的白话专传系列还全都是空白。二是值得写,都是重量级人物不说,而且其活动涵盖三国各个时段,出身、个性、身份、行事等更是各具特色。袁绍、吕布,为酝酿阶段拉开三国序幕的割据群雄代表;刘备、孙权、曹丕,为正式阶段的开朝皇帝;而司马懿,则是衰落阶段终结三国竞争的先行者。有老有少,有南有北,有文有武,有优有劣,有高门贵胄,有草根平民,代表性非常广泛。通过他们,可以纵观三国风云的整体进程和千姿百态,行文走笔时也充满愉悦之感。二十年后,重视学术普及的北京大学出版社,邀约本人一并增订六本传记,同时出版,这是一种翰墨机缘,也是本人在史学普及方面的继续努力。

与台北初版相比,北京增订版的新特色,主要有如下五点:第一,近二十年来,本人在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又取得不少新成果,都将其改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融入到各传当中,以提高其水准。例如刘备传中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方法的深刻文化背景,他何以会对刘备的来访异常感动,刘备的遗体究竟安葬在何处,曹丕传中“鸡肋”与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等等。第二,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丰富的文化营养,又特别增加了“三国小百科”的内容设计。小百科分为六个部分,即概况篇、政体篇、军事篇、人物篇、风俗篇、轶闻篇,分别安置在六本传记的正文后面。每一篇当中,又分为若干条,分别介绍三国时期相应的有趣知识。结合传的内容去读小百科,读了小百科再回头去读传,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一定会有更加可喜的收获。第三,将各本传记中古代重要地名所对应的现今地名,全部使用最新而且最权威的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逐一进行补充和更新,从而使读者能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第四,全部六本传记的各章结尾,增加了一对七言古体诗句,提炼本章内容的精华,为全书风格增添文彩。第五,全部六本传记,都配齐了传主的“大事年表”,以醒目的表格方式,将其一生的重大事件,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在大学从事三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因为深知学术普及的重要,所以坚持不懈;也因为深知学术普及的不易,所以锐意求新。谢谢你能关注这本小书,如果它能够帮你吸取借鉴而开启智慧,为明天的竞争增加一点点能量,或者能够使你兴趣盎然而会心一笑,为今天的歇息纾解一点点压力,那就非常之欣慰了。

方北辰

公元2012年暮春3月于成都濯锦江畔双桐荫馆

台北初版自序

在中国,刘先主,刘皇叔,亦即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自然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就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对刘备的了解,都是从明朝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文学艺术作品中得来的。

不过,《三国演义》乃是小说家言,是小说就允许虚构,就允许夸张,所以人们对它早有“七实三虚”的评价。至于在史实上的谬误,在书中亦随处可见。其中,仅第一回中关于刘备本人者,例如它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刘备起兵攻黄巾,“年已二十八岁矣”,其实是二十四岁。又言刘备起兵后谒见“幽州太守刘焉”,东汉的州长官称“刺史”或“牧”,州下面的郡,其长官才称“太守”。再说刘焉也从未任过幽州的官职,当时的幽州牧乃是刘虞。又言刘备以讨伐黄巾有功,得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其实“定州”始置于北魏天兴三年(400),“中山府”始置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东汉时根本不可能有这两处地名。而且东汉的地方行政机构,分州、郡、县三级,何来的府?总而言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已经是罗贯中新创造的文学形象,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如果你想读一本关于刘备的传记,它在叙事上有如历史学家的论文那样务实求真,而其笔调又绝对不像历史学家的论文那样古板枯燥。那么,就请你翻开面前这本小书罢。

方北辰

公元1989年初伏时于濯锦江畔之自得书斋

一 少年春梦

步出今四川省成都市的南门,经过横跨锦江、著称千载的万里桥,西行约二里许,即到了一处名胜古迹之所在。只见红墙之内,幽篁细细,古柏森森,显露出一种在闹市之中罕有的静谧气象。在那匝地浓荫之中,巍然耸立着一座帝王陵冢,高约12米,周围约180米。这座陵冢虽不如明清帝陵之宏大雄伟,却也形势不凡,令人生几分敬畏之心。陵前之寝殿两侧,有近人所书之楹联一副,系八分书体,文云:

一抔(音pōu)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联文贬抑曹操,尊崇蜀汉。细心的游人,看了联文已可猜知墓主的身份了。由从寝殿旁侧小门进入陵园,举目一望,一通高大的墓碑,掩映于萋萋芳草之中,碑上赫然大书七字:汉昭烈皇帝之陵。

这位“汉昭烈皇帝”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这座静谧肃穆的墓园,则是刘备与其皇后甘氏、吴氏合葬的惠陵。

欲知刘备如何从东汉末年的割据群雄中崛起,以匹夫开创蜀汉基业,南面称尊,又如何抱恨而死,长眠于玉垒浮云之下和锦江春色之中,且听一一从头说起。

距今一千八百余年前的东汉桓帝年间,天下分为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益、凉、并、交、幽十三州。幽州之下,又有涿、广阳、代、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辽东属国等共十一郡。那幽州涿郡的属下,有一个涿县,乃是郡治所在的首县,其故地即在今河北省的涿州市。

当时涿县城东南约二十里,有一偏僻穷困的小村落。村中数十户人家中,以姓刘的居多,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