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 
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衍义〕内经有谓五脏之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强则为太过。弱则为不足。四时 
皆以胃气为本。有胃气曰平。胃少曰病。无胃曰死。有胃而反见所胜之脏脉。甚者今病。微者至其所胜之时 
病。又谓五脏之色。在旺时见者。春苍。夏赤。长夏黄。秋白。冬黑。所主外荣之常者。白当肺当皮。赤当 
心当脉。黄当脾当肉。青当肝当筋。黑当肾当骨。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其内经 
之言如此。斯论殆将本于是之节文也。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 
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 
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谓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谓 
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谓至而太过也。 
〔衍义〕夫斗建子月中辰。即冬至节也。节阳至。一之气即至。故律管飞灰。候于是 
日。今仲景乃云。冬至后甲子夜半候以至未至者。何欤。殆以天干地支所合节 
至之日。便名甲子。非直待其真甲子日至以候气也。不然。假如乙丑丙寅日冬至。两月后方是甲子。 
其时始候之乎。考之内经。候气至不至。有谓四时者。有谓五运者。有谓六气者。发明详矣。至四时。 
则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六甲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 
时。四时为一岁。而各从其治主焉。求其气之至也。皆从春始。未至而至。此为太过。则薄所不胜 
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为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然在 
脉应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太过者病在外。不及者病在内。在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阳年先天而至当岁之运, 
则气太过,阴年后 
天而至当岁之运。则气不及。与其年和。则非太过不及而平。与司天地气不和。 
则胜而报复。复则郁发待时而作。作则风湿燥热火寒之气。非常而暴。在六气则曰六气之胜。清气 
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燥金受邪。肺病生焉之类。在脉应则 
曰厥阴之至弦。少阴之至钩。少阳之至大而浮。太阴之至沉。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 
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然候六气之应。常 
以正月朔旦平明视之。观其位而知其所在。而其至则从运之先天后天也。由是观之。仲景言四时之定 
法者。若遇气运加临主位。则必将奉天政之寒温。虽与四时气有反者。难为逆时也。候同也。且经曰。 
主胜逆。客胜从。又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此又不在独守四时之气。而参之以运气者矣。 
师曰。病患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衍义〕脉浮为虚。关前属阳。主表。关后属阴。主里。所谓表者。以足太阳言也。里者。 
以足少阴言也。一腑一脏。是其表里所合。其太阳经自足从背至项腰者。肾府 
也。是故表病则背强不能行。里病则腰痛短气而极少。虽然。寸尺脉浮。非一经一病之可尽。今独出 
此病。何也。大抵用表里而言病。必举太阳肾为例。盖太阳是诸阳之属。凡受邪必自此始。肾是治内 
之主事。书独言此例以推之。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上言阳虚。此言亡阴。 
〔衍义〕厥者。犹极也。独行无阴与配也。王冰注内经一水不胜五火。谓五脏厥阳 
也。经又谓六阳并至。谓之至阳。又云。至阳盛。地气不足。由是观之。火即阳也。至 
阳。即厥阳也。独行。独并至也。皆是阴不足而阳盛之极者也。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厥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 
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衍义〕沉、阴象也。滑、阳象也。阴主血。阳主气。邪在于血则血实。邪在于气则气实。 
故血实者脉沉。气实者脉滑。邪盛者脉大。五脏治内属阴。主藏精宅神。今血气 
并其邪而入。堵塞于脏。身之精气不行。神机化灭。升降出入之道皆绝。荣绝则 
唇口青。灵枢曰。是厥阴气绝则唇青。夫六腑治外属阳。主传用水谷之气。充乎 
内外者也。今血气并邪入于腑。腑阳动不比脏之阴静。静者得其邪。则因而堵 
塞不行。动者邪虽入。终不能久闭其气道。何则。为在内之神机应乎外。主养荣 
卫之气。则散行于表而身和。和则腠理开。邪散而汗自出。荣卫之气行。故愈矣。 
此仲景举阴阳脏腑之大端如此。至若厥病多由。难以概论。内经曰。血气并走 
于上。则为大厥暴死者。其上非膻中三焦之府者乎。而乃以气反则愈。不反则 
死。又如邪客五络。状若尸厥者。以通脉络为治。非头面诸脉证为难概论也。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 
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衍义〕脱者去也。经派乃脏腑之隧道。为邪气所逼。故绝气脱去其脉而入于内。 
五脏阴也。六腑阳也。阴主死而阳主生。所以入脏即死。入腑即愈而可治。非惟 
脏腑之阴阳然也。凡内外阴阳之邪毒出入表里者。皆然也。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 
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 
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 
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 
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紧。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 
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补注〕此总内经所着之病。而为之分阴阳。悉表里。合上下内外以立言。庶几经 
络明。腑脏着。所因显。不致散而难稽也。如三阳在外。病头痛等六证。则各有所 
行之经。各显本经之证。三而六之。非十八乎。而三阴之在里者亦然。五脏各有 
十八。合计为九十病。其为病则于灵枢论心脉为螈 。班班可考矣。若六腑则 
何如。腑居内而实合于经者也。故言腑者取诸合。如胃合三里。大肠合巨虚上 
廉。小肠合巨虚下廉。三焦合委阳。膀胱合委中央。胆合阳陵泉。故邪之在腑者 
合外于经。其受患为浅。而欲散不难。不若五脏之深且甚焉。故曰微也。其为病。 
内经有分属。仲景括为一百八病。盖因腑之六以为数也。凡此共二百三十四病。统内外而言之也。乃专 
为内因者。如所谓五劳。即视久伤血等云云也。夫行立坐卧。俱不可强。乃至久者。必迫于所不得已也。 
其为伤孰甚焉。然后知人之有体。固有以用之也。不用则体为不运。然使过于用。则体亦太劳而失所养矣。 
若七伤。则太饱伤脾等云云也。夫五脏各有所司。苟无以节之。或贪于可欲之 
事。或任其性气之偏。皆足害其和。而况形为外之气侵。志为内之情动乎。至极 
者。又各极其偏之谓也。气血也。肌肉也。筋骨也。精神也。相均始为无弊。设有过 
则必有不及者矣。妇人三十六病。瘕居十二谓月不应期。而所下之物不一色 
也。夫妇人为阴。其痛属腰半以下居多者。以冲督任三脉之病。有九痛也。七害 
五伤三因。各详于经。共为三十六病焉。然则人之病也。邪有以中之也。明乎所 
中之邪。则此邪非彼邪。从可识矣。人之一身。上下表里尽之矣。而所谓清浊大 
小邪者。一为雾露。一为地浊。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百病之长。伤人之阳。肃 
杀之气。伤人之阴者是也。从口入者为内伤。亦足使人发热腹痛。喘呕胀满。不 
去其陈而致新。不足以为功。然邪之本于外中者。因乎六气。乃仲景以为五邪。 
如风寒湿雾热。而遗燥之一气。岂非以风寒与火。皆足以成燥。则燥本非一致。 
而其情已兼三气之内欤。夫风之伤人。三时俱有。若寒必于冬。故云暮。其脉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