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在筋节间乎。夫见于外者。未有不因于内者也。窥仲景有吐之法。惜乎方缺焉耳。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x鸡屎白散x 
鸡屎白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补注〕转筋者。脾胃土衰。肝木自盛。风火燥烁于筋。则筋挛而痛。故风气甚急。则 
肝血失养。筋失其柔和之性。乖其屈伸之节。故臂脚直。至脉直上下行者。乃督 
冲之为病。何者。督脉循阴器。阴器者。宗筋所主也。冲脉为肝之幕。肝木多风。则 
冲亦病矣。若微弦则转入于内。为病较重。因以鸡屎白投之。其肝邪外出耳。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x蜘蛛散方x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衍义〕厥阴之筋病也。狐、阴兽。善变化而藏。睾丸上下。有若狐之出入无时也。足 
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筋结。故偏有大小。气病。故时时上下也。蜘蛛布 
网取物。其丝右绕。从外而内。大风不坏。得干金旋转之义。故主治风木之妖狐。 
配桂枝以宣散厥阴之气结。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衍义〕腹痛。中焦湿土之为病也。腹为阴。痛为阴类。故脉当沉。若脉弦。是见厥阴 
风木之象矣。反洪大者。风木盛而生火。风木之邪。贼伤中土。湿热不攘则生虫。 
故曰诸虫皆生于风也。东方生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伤筋。此因 
风伤而生虫。故虫乃厥阴肝筋之为病也。是以伤寒蛔厥。在厥阴篇内。此章蛔痛。列于筋病篇中。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x甘草粉蜜汤方x 
甘草(二两) 胡粉(一两) 白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衍义〕夫饮食入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吐涎。蛔上 
入膈。故心痛。蛔闻食臭出。得饮则安。故发作有时也。毒药不止者。蛔恶之不食 
也。蛔喜甘。故用甘草蜜之甘。随所欲而攻之。胡粉甘寒。主杀三虫。蛔得甘则头 
向上而喜食。食之即死。此反佐以取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 
呕。又烦者。蛔闻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衍义〕蛔厥者。病蛔而手足厥冷也。蛔厥者当吐蛔。病者静而复时烦。此因肝脏 
寒而蛔上入膈。故烦。盖言蛔生于肝。因脏寒而上入于膈也。须臾复止。得食而 
呕。又烦者。此蛔闻食臭而出于胃。故其人常自吐蛔。盖言蛔因风而生于肝。脏 
寒则上入膈。闻食臭则出于胃也。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x乌梅丸方x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附子(六两炮) 川 
椒(四两去汗) 当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 
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 
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衍义〕乌梅味酸入肝。梅得先春之气。主助生阳而杀阴类。细辛发少阳之初阳。 
以助厥阴之化。当归启少阴之血液。以资肝脏所藏之荣。黄连配蜀椒。助心火 
以杀蛔。益子气也。附子配黄柏。资肾气以回厥。助母气也。干姜佐人参。补中焦 
而止呕。桂枝制风木。疏肝郁。阴阳和而厥逆回。风邪散而气血足。治蛔厥之法备已。蛔之 
化生。有若蜒蚰。生长极速。 

卷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属性:(证三条方九首)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 
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衍义〕妇人平脉者。言其无病脉也。阴脉小弱。其荣气不足耳。凡感邪而荣气不 
足者。则必恶寒发热。不妨于食。今无寒热。妨于食。是知妊娠矣。妊娠者。血聚气 
搏。经水不行。至六十日始凝成胎。斯时也。气血化于下。荣气不足。卫不独行。壅 
突中焦而不能食。津液少布。其人渴。用桂枝汤益荣和卫。设有医以他治。则更 
一月当化。若加吐下。复损其荣。土亦失其养育。条芩、白术可也。芎、归可也。参、 
可也。但要益荣生津。和中下二焦而已。 
妇人宿有 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 痼害。 
〔衍义〕宿有 痼内结。及至血聚成胎。而 病发动。气淫于冲任。由是养胚之血。 
不得停留。遂漏不止。 痼下迫其胎动于脐上。故曰 痼害也。凡成胎妊者。一 
月血始聚。二月始胚。三月始胎。胎成始能动。今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 
下血者。未成也。后断三月。始胚以成胎。方能动。若血下不止。而 乘故也。必当 
去其 。内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去则胎安也。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 
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 
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 
血既破。佐以茯苓之淡渗。利而行之。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不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 
不去故也。当下其 。桂枝茯苓丸主之。 
x桂枝茯苓丸方x 
桂枝 茯苓 牡丹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衍义〕此复申明胎成三月而后动也。上章以经断三月而漏下不止。然胎已成。 
故虽漏下。而胎动于上也。此章以六月动者。以前三月经水利时而成胎。胎虽 
成而血时下。至后三月始断而不血。是以妊娠六月而胎始动。盖前三月因下 
血而胎失养。前三月与后三月之血。下不止者。以其 不去故也。当下其 。此丸主之。 
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其所以然者。子脏 
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衍义〕妊至六七月筋骨坚强之时。若其脉弦。弦为虚。为寒。内格其阳于外而发 
热。阴寒内逆而作胀。腹痛恶寒者。其内无阳。故子脏开。少腹如扇也。用附子汤复返其阳。以温其脏。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 
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x胶艾汤方x 
阿胶(二两) 艾叶(三两) 甘草(二两) 当归(三两) 
芎(二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衍义〕经水与结胎。皆冲任也。冲任乃肾用事者也。肾属坎。坎者时与离会。则血 
满经水行。犹月之禀日光为盈亏也。精有所施。心神内应。血即是从。故丁壬合 
而坎离交。二气凝结。变化 胎矣。然持守其阴阳交合。长养成胎者。皆坤土资 
之也。阴阳抱负。则坤土堤防。故不漏。若宿有瘀浊客于冲任。则阴自结而不得 
与阳交合。故有半产漏下不绝也。若妊娠胞阻者。为阳精内成胎。阴血外养胞。 
负坤土失其堤防。用此方皆治之。芎、归辛温。宣通其阳血。芍药味酸寒。宣通其 
阴血。阿胶之甘温。内经曰。肺合外皮毛。皮毛生于肾水。东垣谓其入于太阴足 
少阴厥阴。尝思在身气化成形。金石草木之药。终不如血肉之资养同类者以 
养之。此方用阿胶安胎补血。塞其漏泄宜矣。甘草和阴阳。通血脉。缓中解急。其 
气内入。开利阴血之结。而通于阳。地黄犹是补肾血之君药也。调经止崩。安胎 
养血。妙理无出此方。然加减又必从宜。若脉迟缓。阴胜于阳。则加干姜、官桂。若数大。则宜加黄芩。 
妇人怀妊。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x当归芍药散方x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 (三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衍义〕此与胞阻痛者不同。因脾土为木邪所克。谷气不举。浊淫下流。以塞搏阴 
血而痛也。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利阴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