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尚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漆沮'即洛水,漆沮流入洛水,所以洛水又叫漆沮。(5)'沣水'流入渭河。'同'会合。(6)'荆'荆山,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南,与湖北的荆山不同。'岐'岐山,在今陕西岐山
县东北。'旅'治理。(7)'终南'今称秦岭。'惇物'太白山。'鸟鼠'山名,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8)'原隰'指邠地,今之邠县和旬邑县。(9)'猪野'泽名,在今甘肃民勤县。(10)'三危'山名。郑玄说:“三危山在鸟鼠西,南当岷山。”(11)'三苗'《史记·五帝本纪》说:“舜迁三苗于三危。”'叙'顺。(12)'球'美玉。'琳'美石。'琅浦橹瘛#13)'积石'山名,在今青海西宁西南。(14)'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15)'析支'山名,在今青海西宁西南。'渠搜'山名。(16)'西戎'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总称。'即'就。
               2。1 (1)'导'通道,开通道路。'岍'山名,在今陕西陇县。'岐'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
'荆'荆山,在今陕西富平。
     (2)'壶口'山名,在今山西吉县。'雷首'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太岳'霍太山。
     (3)'叄Ъ慈派剑诮裆轿髌铰较亍#龀牵矫诮裆轿餮舫窍亍#跷荩矫诮裆轿髟亍
     (4)'太行'山名,在今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古称北岳。'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抚宁二县交界处。
     (5)'朱圉'山名,在今甘肃甘谷县。'太华'即华山,古称西岳。
     (6)'熊耳'山名,在今河南卢氏县。'外方'即嵩山,古称中岳。'桐柏'山名,在今河
南桐柏县。'陪尾'山名,在今湖北安陆县。(7)'?冢'山名,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8)'内方'山名,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南。'大别'即大别山。(9)'岷山'在今四川松潘县北。'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古称南岳。(10)'九江'洞庭湖。'敷浅原'庐山,曾运乾说。
2。2

(1)'导'疏导。'合黎'山名,在今甘肃山丹、张掖、高台、酒泉之北。
     (2)'馀波'下游。'流沙'郑玄引《地理志》说:“流沙在居延西北,名居延泽。”流沙指居延泽一带的沙漠。
(3)'华阴'华山的北面。
(4)'孟津'今河南孟津县。
(5)'大伾'山名,在今河南浚县西南。
(6)'降水'指漳、洚合流的漳水,在今河北曲周肥乡间进入黄河。
(7)'播'分布。'九河'指兖州之九河。
(8)'同为逆河'同,合。下游又合而名为逆河。
(9)'漾'汉水上游。
(10)'沧浪'即汉水。
(11)'三澨'澨音shì。郑玄说:“水名,在江夏竟陵界。”竟陵,今之钟祥。
(12)'北江'即汉水。
(13)'沱'长江的支流。
(14)'东陵'旧注认为是汉代卢江郡金兰县西北的东陵乡。
(15)'迆'音yi,水斜流着。
(16)'汇'曾运乾说:“汇为淮之假借字??江淮本通。”
(17)'中江'指岷江。
(18)'沇'水名。济水的上游。
(19)'溢'水动荡奔突而出。'荥'荥泽,汉代已成平地。
(20)'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
(21)'东会于泗沂'沂水流入泗水,泗水流入淮河。淮河在今江苏阜宁县东入海。
(22)'鸟鼠同穴'山名,即鸟鼠山。
3

(1)'隩'音ào。可以定居的地方。'宅'居住。
(2)'九山'上文所举的九条山脉。'刊'削除。'旅'道。
(3)'九川'上文所举的九条河流。'涤源'疏通水源。
(4)'九泽'上文所举的九个湖泽。'陂'修筑堤坊。
     (5)'四海'《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会同'会同京师,指进贡的道路畅通了。
(6)'六府'水火金木土谷。'孔'很。'修'治理。
(7)'交'《孔传》:“俱也。”'正'征。
(8)'叄Фǎ娑ā
(9)'则'准则。'三壤'上中下三等土壤。'成'定。
(10)'中邦'中央之国,指天子之邦。'锡'赐。
(11)'祗'敬。'台'音yí,以。于省吾说。
(12)'不距朕行'郑玄说:“不距违我天子政教所行。”
     (13)'甸服'古代在天子领地外围,每五百里为一服役地带,按远近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胡渭说:“五千里内皆供王事,故通谓之服,而甸服则主为天子治田出谷者也。”
(14)'纳'交纳。'总'指禾的总体。
(15)'銍'《孔疏》说:“铚谓禾穗也。”
(16)'秸服'带稃的谷。
(17)'侯服'江声说:“侯之言候,候顺逆,兼司候王命。”(18)'采'事,指替天子服差役。
     (19)'男邦'男,任。男邦,担任国家的差事。
     (20)'诸侯'《孔传》说:“同为王者斥候。”《孔疏》说:“斥候,谓检行险阻,伺候盗贼。”
     (21)'绥服'《孔传》说:“安服王者之政教。”指替天子做安抚的事。
(22)'揆文教'《孔传》说:“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23)'奋武卫'奋扬武威保卫王者。
(24)'要服'要,约。接受王者约束而服事之,叫要服。
(25)'夷'平,谓相约和平相处。
(26)'蔡'法,谓相约遵守王法。
     (27)'荒服'荒,远。替天子守边远之区叫荒服。
     (28)'蛮'郑玄说:蛮者,听从其俗,羁縻其人耳,故云蛮。蛮之言缗也。”意思是维持隶属关系。
     (29)'流'郑玄说:“流谓夷狄流移,或贡或不。”意思是贡否不定。
(30)'渐'入。
     (31)'被'及,到。
     (32)'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九字一句,谓北方南方和声教皆止于夷狄之区。见《尚书易解》。
     (33)'锡'赐,被赐。'玄圭'玄色的瑞玉。
甘誓
     【说明】甘,地名,在有扈氏国都的南郊。誓,是古代告诫将士的言辞。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十年,东巡狩,死在会稽,政权交给了益。三年以后,益又把政权让给禹的儿子启。启很贤明,受到诸侯的拥护,于是继承了帝位,称夏后帝启。夏的同姓诸侯有扈氏不服。夏启举兵讨伐它,在甘地大战。战前,夏启誓师告诫六军将士。史官记录了启的告辞,写成《甘誓》。
     《淮南子·齐俗训》说:“昔有扈氏为义而亡。”高诱注说:“有扈氏,夏启之庶兄也,以尧舜传贤,禹独传子,故伐启。启亡之。”高诱揭示了新旧制度之争是这次战争的真正原因。
本篇分两段。第一段说明兴师讨伐的缘由。第二段宣布赏罚的办法。
【译文】
 将在甘这个地方进行大战,夏王启就召见了六军的将领。王说:“啊!六军的将士们,我告诫你们:有扈氏轻慢洪范这一大法,废弃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对他的惩罚。
 “车左的兵士不善于射箭,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车右的兵士不善于用戈矛刺杀,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驾车的兵士违反驭马的规则,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从命令的,我会在先祖的神位面前赏赐你们;不服从命令的,我会在社神的神位面前惩罚你们,我就会把你们降为奴隶,或者杀掉你们。”

【原文】
 大战于甘(1),乃召六卿(2)。王曰:“嗟!六事之人(3),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4),怠弃三正(5),天用剿绝其命(6),今予惟恭行天之罚(7)。
 “左不攻于左(8),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9),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10),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11);弗用命,戮于社(12),予则孥戮汝(13)。”

【注释】
(1)'甘'有扈氏南郊地名。(2)'六卿'六军的主将。(3)'六事'六军的将士。(4)'威侮五行'《经义述闻》说:“威乃烕之讹,烕者蔑之借。蔑,轻也。蔑侮五行,
言轻慢五行也。”所谓轻慢五行,夏曾佑说:“即言有扈氏不遵洪范之道。”(5)'怠'懈怠。'三正'指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见《尚书易解》。(6)'用'因此。'剿'绝。剿绝同义。(7)'恭行'恭,《墨子·明鬼》和《史记·夏本纪》都作共。共行,就是奉行。(8)'左'车左。《孔传》说:“左方主射。”'攻'善。(9)'右'车右。《孔传》说:“右,勇力之士,执戈矛以退敌。”(10)'御'驾车的人。'非'违背。(11)'赏于祖'天子亲征,载着祖庙的神主。有功的,就赏于神主之前,表示不敢自
己专行。(12)'戮于社'天子亲征,又载着社主。不听命的,就在社主前处罚,也是表示不敢自己专行。(13)'孥戮'孥,通奴。指降为奴隶。戮,刑戮。颜师古说:“案孥戮者,或以为奴,
或加刑戮,无有所赦耳。”
 商书汤誓
     【说明】汤名履,又称天乙,舜的大臣契的十四代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