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学精要-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5.法性穷尽:亲见究竟法性之显现,无有身心一点执著,外所现增长觉受尽,内幻化身之法尽,密六识分别心尽,一切迷乱显现,本性清净,及显不显之执著心尽,而轮廻涅槃无有分别;有译「穷尽法性」、「法性尽」、「诸法尽入法性」。
  76.基:此处为藏文诸释用词之推巧备考,故不录之。
  77。三种相:即后所云之一味相、解脱相、隐没相。
  78。法界:此处为藏文诸释用词之推巧备考,故不录之。
  79。一方:指法性密意唯一之处。
  80。地道:十地、五道之略称。
  81。正士所证量:此中所云正士所得量即如莲师、密勒日巴诸大师成就之相。
  82。暇满:八暇、十圆满之略词。远离地狱、餓鬼、畜生、蛮人(边地)、长寿天、邪见、佛不出世、暗哑等八有暇及生为人、生于中土、诸根全具、未造无间业、敬信佛法、值佛出世、值佛说法、佛法住世、入于佛法、遇善知识等十圆满为具暇满。
  83。寂静处:表面泛指安静之处,详究之则需具身口意三寂静处,身寂静处(门*臭)无人迹,无见友朋冤仇敌寇;口寂静处无喧嚣声音,包括有情无情之声侵入耳根,勾引心念;意寂处,不起烦恼妄念,不起诸不乐不适之处;具德之处实极难得。
  84.幻身:四大假合凑合而成危脆身,如幻易灭故云幻身,与圆满次第中所云虽无形相然有种种现分,其现分虽有,然无自性之幻身名同义异。
  85.悉地:梵又Siddhi,义为成就,此中有殊胜悉地(成就)及共同(成就)悉她,殊胜悉地指成佛,共通成就有八:宝剑、丹丸、眼药、神行、摄粹、飞天、隐身、遁地。
  共同悉地内外道籍禅定能力均可获得,殊胜悉地唯内道不共所有,此处乃指殊胜悉地。
  86.补特伽罗:梵pudgala之译因,依附五蕴任何一蕴所施设基,其所安立之人、士夫、有情众生之相续中有功过二者时增时减,数数聚散故名之,汉译以「数数往来诸趣。故译「数取趣」,此处以为人之代称。
  87.中有:俱舍论卷八云:「於死有後在生有前,即彼中间有自体起,为至生处故起此身。二趣中间故名中有」。俱舍说「有」体为五取蕴,中位别分析有四,中有、生有、本有、死有,然密宗说六中有:处胎中有(自性生处中有)、睡梦中有(梦境中有)、禅定中有、命尽中有(临终中有)、法性中有(实相中有)、投生中有(顺次有趣中有)等六中有,显教中生有同於处胎中有,死有同於命尽中有,中有即含法性中有、意生身、投生中有,本有即处胎後直至死前,或有译此名为「中阴」。又,此处之中有指命尽中有、法性中有、投生中有三分位。
  88.勝观:梵vipasyana亦译毗婆舍那、观;解深密意经云:「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捨离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勝解,即於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惟、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苦思、苦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婆)舍那」。
  89.画:喻如画,为造作境非真实。
  90.知境:仅概念上所了知之境,非经由证悟而得之境。
  91.沈掉:昏沈、掉举之略称,集论云:「云何昏沈?谓:痴分摄,心无堪能,与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云何掉举?净相随转,贪分所摄,心不静照,障止为业」,昏沈障明显,掉举障无分别住(坚固),对治昏沈掉举当用正知正念之法。
  92.驴等众:藏原作佳喉众,佳喉为驴子之藏文藻饰异名。此处用以影射愚昧如牲畜者。
  93.方便道:即指会道,以二根为道。
  94.止:旧译「三摩地」、「闍摩他」,为一切禅定的总括或因,心不散驰外境,专一安住所修之静虑中谓之,解深密经之分别瑜伽品云:「即於如是善思惟心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闍摩他」。
  又,此处觅止之法,略似於大圆满广大心要本觉道次第一书中之心业清净部分。
  95。显示:藏本作显示,阿闍黎云应作坚固,本句当作坚固得证外内之诸法。
  96.知障:所知障,唯识论九日:「所知障者,谓执徧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圭/心)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97.九次第:声缘菩萨,事行瑜伽续,摩诃阿鲁阿底等九乘次第,详见导论中九乘见修行果。
  98.总持:梵Dharani亦云陀罗尼,以持久不忘诸法词义之念力和神验不测之智力为基体性,以受特善法,遮止不善法为其功用,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
  99.界与智:法界与本智。
  1OO.自显:自所显现,非由他力、外力产生而显现。
  101.奥明:奥明刹土,居中,为清静法身毗卢遮那佛净土。
  102.现喜:现喜刹土,居东,为不动佛之净土。
  1O3.妙宝悉周遍:妙宝周遍刹土或具吉祥刹土,居南,为宝生佛净土。
  1O4.莲华从集:即极乐刹土,居西方,为阿弥陀佛净土。
  1O5.事业极成就:事业极成刹土,居北方,为不空成就佛净土。
  106.牛首阿瓦:牛首阎罗,此为佛於六道所化现六导师之名讳,具列加下:
  天道导师帝释
  人道导师释迦牟尼佛
  阿修罗道导师毗摩质多
  畜生道导师狮子坚固
  餓鬼道导师焰口天、焰口
  地狱道导师阎摩法王、牛首阿瓦
  107。事业与受生:指三种变化化身,殊勝化身指前所述之释迦牟尼佛,事业受生或工巧化身,如利益众生所需之沼池桥梁莲花树医药珠宝等物,受生化身如转世诸古等。
  108。贝玛森巴瓦:莲花生大士之梵号也。
  109。雪山蜕嘠山颈:禅定休息及虚幻休息译颓格雪山,龙钦巴祖师曾长期在此闭关、著述、度过大部分时间。










 
大 圆 满 法_大圆满法性自解脱论本颂






  大圆满法性自解脱论本颂
  无垢光尊者
  梵云:摩诃珊底达摩达都阿麻果拿麻
  藏云:卓巴钦波却尼郎卓
  汉云:大圆满法性自解脱论
  敬礼吉祥普贤王如来
  本初不生光明平等体心性不动无执极广大
  三身任运大乐奥明处基圆满无迁转前顶礼
  我于众生心性虽正觉随无明力漂流轮廻境
  欲于有趣解脱妙车辙了义藏要法轨此当说
  诸友于此无边之轮廻种种苦痛滔滔汹涌浪
  我执迷妄无明中所出珍视此中对治之本理
  如此现有轮涅诸法等元始不生本来平等性
  无有证违无常断来去离边无二法性虚空性
  种种法相不紊虽任运显时是中自性离戏论
  外境无实心之所现理非心亦非心之所生法
  所现五境如翳如游丝如无而现执二成迷妄
  犹如迷梦虚幻之大象误见敌军众所包围时
  执自所出诸馀而怖畏彼之自性他或心孰有
  其时外内何者悉不成知自性者怖畏处解脱
  如彼无二执为二之时未善巧者执实而迷有
  达者了知二现无有二轮廻自性解脱涅槃中
  噫(山戲)此现本初本不生种种无二犹如镜中影
  空之自性所现非相异如水水沤双融而无二
  离幻化边亦如幻化城约生性中不生本初体
  显现安住亦不住法身约灭性中不灭无增减
  如何显现如彼不成立凡诸观察如彼无自性
  本解同等普贤之状态於基根本无实之诸法
  为谓此故无执无认持如空能作无缘所作空
  是诸是何是此无意向以执方分宗义许和合
  见修行之法门虽甚多难见藏要心性原始义
  声缘唯识自续中观宗虽以人法无我之区别
  正行见修空等四谬故显现成立无数芸芸众
  事部行部瑜伽无上密续义生圆修整虽多法
  无造自恣任运原始中不得亲谒终为戏网转
  谓此心觉见修行果具或有遮灭想与受以及
  若干虽于三时断连繫谓为当下之识洞然澈
  其馀施设诸等生灭数谓元始义分别浪涛涌
  如彼制气二合乐明中谓本然义受执贪有缚
  陷于轮番取捨妄罟中藏要义理永远悉不见
  彼诸以意观察法迷妄轮廻所缚无有解脱期
  悲夫不知观察妙宝故弃如意珠反寻琉璃瓦
  捨自性心性原始勝理修整疑虑幻化罅所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