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学精要-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坐中数息不得,或数乱,或数忘,是何缘故?
     (10)。坐禅中,数息数到最后觉得很厌烦,又单调又控制不了妄想,应如
        何处置?
     (11)。除了数息,可有别的法门能修禅定的?
     (12)。要如何调适胸臆烦闷的现象?
    五、问调心
      (1)。坐禅时,杂念乱想很多,要如何消除?
      (2)。若在定中,应不能乱动身体,为何还要用心观察身体有否端直,随
        时调调整呢?
    六、问禅定
      (1)。什么叫欲界定?如何证知此定?
      (2)。证得欲界定后,为何会有退失的情形?
      (3)。什么叫未到地定?如何证知?
       (4)。什么叫八触?
       (5)。为何会有八触发生?
       (6)。发八触一定是得初禅吗
       (7)。修习禅定,得邪禅三昧的原因及现象如何?
       (8)。修习禅定有无障碍?
       (9)。如何在坐禅中,打破时间观念?
      (10)。修禅有否得定,旁人能否验知?
      (11)。坐禅能开悟吗?
    七、综合问题
      (1)。修习坐禅工夫,有什么好处?
      (2)。坐禅能否治病?
      (3)。学坐禅是否须要其他的助缘?
      (4)。如何选择坐垫的材料?
      (5)。坐禅的地方,一定要在室内吗?
      (6)。要坐多久。才能达到入定的地步?
      (7)。坐禅应一天坐几次、或坐多久为佳?
      (8)。有人说,坐禅的时侯,不可胡思乱想,是不是?
      (9)。何谓参话头?什么情形下才能参话头?如何参话头?
     (10)。坐禅中突然被音声惊吓,应如何处理?
     (11)。坐时,突然感觉像有蚂蚁在爬,或体内有热流,或突然全身冰冷,
        这是什么原因?
     (12)。有人说,坐禅的时间应该在子时最佳,是真的吗?
     (13)。听说半夜坐禅容易受鬼神或邪物侵扰,可有此事?
     (14)。半夜睡不著觉,便起来坐禅,忽然全身起鸡皮疙瘩,这究竟是怎么
        一回事?
     (15)。听说坐禅会走火入魔,是真的吗?
   附录:坐禅教学法(略)
            壹、序记
  这本书不谈禅,是谈修习坐禅时,调和身心的方便法。调和不一定能开悟,却是一个良好的助缘。什么叫调和呢?是调滥,使其和适的意思。用五种方法,从外面的饮食、睡眠,到身体的动静行止、气息的运为、心识的安放,来加以调和,然后才能进一步修习止观的工夫。
  为什么要调和呢?譬如画一幅画,必原先调配颜色,才能画出美丽的图案来。又譬如在弹琴以前,也要先把琴弦调到不宽不急,才能奏出悠扬的乐音。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行人要修心证道,对于身心的调适养护,不可不加注重。正确的调和,能获致安祥平稳,在面对人生的横逆时,充满自信和勇气。若能因此发诸禅定,对于走向修行之路,企望证取真理的人,它便是一种强大的引力,引领著你去探求智慧,开展无量的光明。另外,在学习坐禅以前,有三个基本的事项能配合调和的功夫,是初学的人最应当注意的。第一是学坐禅应有的观念和态度。第二,是坐禅的禁忌。第三,是坐禅应准备的器物。
  什么是学坐禅应有的观念和态度呢?有四件事: (1)。要持恒常心,勿求快速成功。
  (2)。要发勇猛心,遇困难时,不可退缩。
  (3)。要有专精心,勿到处参学,致生驳杂混淆。
  (4)。要有自信心,依师所教进度学习,切勿疑虑自己的根机浅薄,无法成就。什么是坐禅的禁忌呢?有四件事:
  (1)。坐禅时,要关门闭户,勿使直接受风。
  (2)。过饱、过饥、极度疲倦、二便急时勿坐。
  (3)。暴怒中,惊恐中、大喜中、大悲中,处于极端的情绪作用时勿坐。
  (4)。坐时、勿一面做事,或与人交谈。什么是坐禅应准备的器物呢?也有四件事:
  (1)。准备静室一间、铺木板、蹋蹋米或地毯均可
  (2)。准备坐垫一具,以坐定后,能使身体骨架舒适为原则。
  (3)。穿著宽松衣服,避免紧缚身躯。
  (4)。准备盖巾一件,寒冷或风大时,盖于头,肩及腿部。但不论是谈调和身心,或坐禅的应注意事项,都要了解坐禅本身,著重于悟道的经验,如果虚构文言,而忽略了实际的行持,犹如贫人终日数他人财宝,究竟不是自己的家当,结果毫无半点的益处。因此,一位真正的智者,不只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行者,他能论理于讲堂上,更能观行于生活中。理和事的融会印可,成就了无上正觉的境界。           贰、五事调和一、调饮食饮食法门,本是为了资益色身,以便进修道业的,古德说:「法轮末转食轮先」,虽然此身是幻妄的躯体,但现前在此幻化的机缘中,必须藉著此身来修道,所以必须饮食。饮食有六种的不调相:
  (1)。饮食过饱─令人血气贲张,内部胀满,息喘体重,百脉因是不能通阳运行,脑海因是昏沈闭塞,坐立难安,心思繁杂而不定。
  (2)。饮食过少─饥饿过度,身体赢瘦,精神不足,造成心思彷若空悬,意识不清晰,不牢固,思虑无法稳定。
  (3)。饮食秽浊─如辣、炸、油腻、腥荤等,令人血气紊乱,心识因是昏迷,欲念转炽,易生嗔恚。
  (4)。饮食不宜─如脓疮食鲜,必定动发宿病;风寒食补,必定四大违反,增重了病情。
  (5)。不按时食─如一日三餐,本有一个固定的进食时间,却常太早或太迟,或是少一餐,少二餐,或是成了一日四餐、五餐,都是不按时食。
  (6)。临睡夜食─晚餐后,不宜再食固体的食物,若是到了睡眠时刻,又吃了许多食物,将会干扰肠胃的运作,阻碍消化。这六种不调相,除了影响身心的健康外,还会影响三昧的发生,所以修行人在修禅定前,必须十分留意饮食的问题。饮食的调相有三种:
  (1)。不饱不饥能知所节量。
  (2)。按时进食,不非时食。
  (3)。食以清淡为主。经上说:「饮食能知道节制,适时适量,再加上常喜好处在空闲的环境,心中清净安宁,乐于精勤进道,便是十方诸佛的教法了。」这是谈调和饮食,成为助道的善缘方面。二、调睡眠众生睡眠的原因,是因为无明的迷惑盖覆了本心觉性。若放纵骨心,尽情睡眠,一来废修圣法,二来使本已成就精进的工夫再度丧失,从此心识逐渐□昧,一切的善根将沈没不起。所以,凡是修行人,应当觉悟诸行无常,妥善地调伏睡眠,使得神清气白,念心光明湛净。睡眠的不调相有二种:
  (1)。睡眠过多─其过患是浪费光阴,丧失工夫和道心。
  (2)。睡眠过少─其过患是身体有亏,精神不济,倦怠不进。由这过多或过少二种,又可细分成六种:
  (1)。食后睡眠─蒸气充脑,今人昏沉。
  (2)。饥饿睡眠─色力疲败,情神不振。
  (3)。劳后睡眠─劳动过度,疲乏昏睡。
  (4)。懒惰睡眠─百务失调,脑海停顿。
  (5)。思久睡眠─胡思乱想,妄久成昏。
  (6)。长久不卧睡眠─长久不卧,无记昏沈。调伏睡眠的方法,也有二种:
  (1)。不节不恣。
  (2)。睡时则睡,一寤即起,不可复睡,易生懒惰。佛遗教经上说:「不论是初夜后夜,都要精勤懈,不可因为睡眠的关系,空过了一生,而终无所得。要常观照无常的火焰,能烧毁世间的一切,早求自度解脱,切勿贪求睡眠啊!」三、调身调身、调息、调心三种,本应合起来运用,不得分开解说,因为在坐禅时,身、息、心三者是互相连带关系的。但在坐禅的次第上,有初中后方法的不同。初明调身,中明调息,后明调心。再就入、住、出三相的差异来看,调身是粗相,是初入定相;调息是由粗渐细,是由入定到住定;调心是细相,是住于定中,而在要出定时,心动则息随之而粗,然后身动,这是由细转粗。如果专明定中调心的方法,是由心来控制,心知息不调,就立刻调息,心知身不调,就立刻调身,心有浮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