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学精要-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三途恶报。2。邪禅却伪心行善─命终后,随所与鬼神相应之法,共彼鬼神,同生一处, 以为彼眷属。3。邪禅而尚心存善念─或生于天人中,但有邪魔种子和习气,因此乐近邪师, 乐闻邪法,乐行邪道、供养亲近赞叹修邪行的人。见有正法的修行人,不 乐亲近,或时生恼乱。甚至虽得出家,犹造魔业。以上指入邪定的现象。若根本未得禅定,自谓已得禅定,则不是愚痴病,即是贡高我慢,或欲得名闻利养而欺诳众生。
  (8)。修习禅定有无障碍?答:障碍指不利于修习禅定的意思。这有五种:1。长病─久病不愈,身心失调,自然无法修习。2。远行─路遥疲累,体重昏沉,难以入定。3。谏谆─与人议论争讼,分别你我是非,心头昏乱,绝对无法修习。4。营事─世缘俗务繁多,或经营事业,送往迎来,亲朋交接等等,没有空闲 的时间来修习。5。多读诵─前面四种尚有补救的机会,惟多读诵所造成的知识障、恐怕一辈 子都放不下(多经验亦然)。如以知解推论的心来修习禅定,也会使禅定 一事变成了做学问,使得解悟和证悟永远扯不清。因此,于修习禅定时, 要有「放得下一事,少一分知解」的观念。否则一辈子被先入为主的成见 所束缚,除了贡高我慢外,岂能深入佛法大海?
  (9)。如何在坐禅中,打破时间观念?答:坐禅没有这些问题,这是由为希望心所生的邪见,坐禅就是坐禅,其他的事通通放下。如每天计较坐多久时间,即非正确的观念。
  (10)。修禅有否得定,旁人能否验知?答:诚于中,形于外,获得定心为今生现法,能当下体证,亦能令旁人有所知觉。有六事勘验,得定虚实立刻明白:
  (1)。颜色悦泽得定的人,身心放松,所以不会肌肉紧绷,脸部表情自然平和,即使身在病中,亦没有愁苦的相貌。
  (2)。举止端正得定的人,心中安隐,动静得宜。行走时安详徐步,站地时不晃不摇,坐下如钟覆地,躺卧如弓不辗转,目不斜视或转睛,手不无事挥舞或于身上乱抓,或逗弄他物。
  (3)。言语柔顺得定的人,音声轻柔和缓,非有必要,不会打断他人言语,亦不于众中喧哗。
  (4)。知足少欲得定的人,贪欲逐渐淡薄,虽然处于俗尘之中,但能知量知足,不过份贪求,不追逐五欲。
  (5)。嗔嫉渐除得定的人,喜乐在心,嗔恚逐渐断除,不会与人口角是非,不嫉妒排斥他人。
  (6)。常行布施得定的人,胸襟宽厚,心地光明,不与人计较,能为设想,能舍身外财物。此六事如于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便能监定某人得定的深浅。另外,坐禅三昧经有修禅人得定心的勘验法,可供参考:「修禅人得一心相,云何可知?」答曰:「面色悦泽,徐行端正,目不著色。不贪名利,击破□慢,其性柔软,不怀毒害,无复悭嫉。直信心净,论议不诤。身无欺诳,易可与语。柔软惭愧,心常在法,勤修精进,持戒完具。诵经正忆念,能随法行。意常喜悦,嗔处不嗔。四供养中,不净不受,净施则受,知量知足。寤起轻利,能行二施,忍辱除邪。论议不自满,言语甚少。谦恪恭敬,上中下座。善师、善知识,常亲近随顺。饮食知节,不著欲味。乐独静处,若苦若乐,心忍不动。无怨无竞,不喜斗讼。如是等种种相得知一心相。」能做到这个地步,即是人格完美的大修行人了。
  (11)。坐禅能开悟吗?答:坐禅是打坐和参禅合并的语词,如只有打坐而没有参禅的工夫,犹如在黑山洞窟里坐,是绝无开悟见性的可能。反之,打坐是参禅的基础,没有定心的参禅,必定成为狂妄之人,极易走入邪道。因此,真正的坐禅是先学打坐,然后学参禅,当机缘成熟时,一定会开悟。但由于各人根性不同,其悟境仍有很大的差距。七、综合问题
  (1)。修习坐禅工夫,有什么好处?答:坐禅是得禅定的基础,经上说:深修禅定,能获得五种神通。要断除一切烦恼,必须有禅定的工夫,因为只有禅定,才能发显般若智慧,包括诸佛成道,起转法轮,入般涅盘,都在禅定中。
  (2)。坐禅能否治病?答:坐禅能否用于直接治病,尚无确切的依据。但坐禅对于加精神有关的一些疾病,确有相当良好的减轻、减缓,甚至消除的效果。譬如失眠、焦虑、神经质、慢性胃肠病、高血压等,另外,坐禅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坐禅能强化血气的运行,能逐渐减轻受伤的筋骨所引发的疼痛。
  (3)。学坐禅是否须要其他的助缘?答:需要,学坐禅除了本书所谈到的调和工夫外,依智者大师所论,尚需要具足五缘,呵除五欲,弃舍五盖及行五方便,连同五事调和,称为二十五方更法,这修止观坐禅的前方便,可参考「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或「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4)。如何选择坐垫的材料?答:坐垫的填充材料有棉花、茶叶、兰草、艾草、决明子、雏菊等,现在一般较常用的是棉花,但以木棉为佳、草棉太热,易出汗。也有少部份用茶叶的,坐起来很凉爽,听说有降血压的功能,但茶叶容易粉碎,用久了会变硬,而且潮湿后,就立刻生虫,处理很麻烦,所以有的人改用兰草或艾草,效果也不错。艾草的针毛,用于针灸的灸法上,有疗病的功能,改成坐垫后,是否也可治病,就很难说了。另外,还发现有的人使用泡棉,这个材料稍徵软了一些,而且又是化学物品,坐久坐热以后,会起化学变化,也许对身体不太合适,尽量少采用。坐垫的外部,一般要缝两层,一层装填材料,一层和身体接触,可随时拆开洗净,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这通常是用含棉质较重的布来做,切忌不要使用尼龙布,因尼龙布不透风,容易长痔疮。
  (5)。坐禅的地方,一定要在室内吗?答:初学的人,容易受风,或受到惊吓,以安静的室内较佳,若久修的人,在外面坐也无所谓,如古代的苦行者,也有在水边树下,旷野露地而坐的,但现在环境复杂,要选泽能露地而坐的地方又在不多,最好还是在室内就可以了。
  (6)。要坐多久。才能达到入定的地步?答:只管打坐,个人的机缘不同,不必去推论,若心中存有要入定的念头、反而不易得定。
  (7)。坐禅应一天坐几次、或坐多久为佳?答:不一定。但宜每天坐禅即可。坐禅是一种耐力和恒心的训练,一个能每天坐禅的人,日久他的忍苦能力和做事情的果断力一定会增加,同时自信心也相对的提升。至于次数多寡,应看自己的时间和环境来冲量,每坐的时间最好能在半个小时以上,若能坐一个小时则效果更佳。因刚入座的前几分钟,心念、气息尚粗,属于调和的阶段,到了能专注收摄心神之时,才有坐禅的效果。当然,如禅定功夫好的人,很快进入定中,便不需长时间坐禅了。
  (8)。有人说,坐禅的时侯,不可胡思乱想,是不是?答:这是一句空话,坐禅没有这个道理,讲这句话的人,连坐禅是什么都没弄清楚,才会如此瞎址。坐禅即是坐禅,有它一定的方法,依法而坐,不能用己意来忖测坐禅的问题。凡是初学坐禅的人,没有一个不胡思乱想的,但随著调和的工夫愈来愈好,胡思乱想的状况就愈来愈少,念头也就愈来愈安定,到最后只剩一念存著,到最后连这一念也无,浑然一片。若说是无念,又能起观照,能遍知一切法,如此不可思议,又岂能用有念无念来分别?更何况随便说一句:「不可胡思乱想」,就算数的呢?
  (9)。何谓参话头?什么情形下才能参话头?如何参话头?答:话头就是话之头,一句话未说之前叫话头,已说之后,就成了话尾。由于说话时必须运作心念,可知说话与心念同步进行,因此,话头就是念头,就是一念未动之前的那种状况。所以,参头等于看念头。从前六祖慧能向惠明禅师说:「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要惠明体证那「念头」是什么?禅宗曾用一些形容词来形容念头,如「本地风光」、「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等,但未实际说出那个念头究竟是何物,凡能说出的,便又成了念尾了。早期的禅宗并无参话头的方法,只是很单纯的修习禅观,时节因缘一到,即便悟入。如初祖达摩教人「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到了一切「无有分别,寂然无为」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