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七节



  “毛军门授予我东江游击、领长生督司,归还旧部并领一千壮丁。”黄石得意洋洋地向部下介绍了情况。

  本来根据辽东巡抚王在晋的命令,黄石必须立刻前往山海关,这让他昨晚度过了不眠的一夜。今天早上,毛文龙给黄石看了一封信;“这是我写给辽东经略的信,本将向他要你。”

  信中首先声称辽东战局很紧张,毛文龙大吐了一堆苦水,然后宣称要立刻反攻,所以正需要黄石这样的猛将。

  然后就是抱怨,毛文龙指出,天启元年以来,除了天子赐下的五万内币,东江一粒米、一颗豆、一钱银都没有收到。他很委婉地指出,辽东经略既然以上峰的口吻要人,那就应该尽快把欠饷发下来。

  毛文龙还开了个价:十五万两银子和十二万石米,这是一万士兵一年的军饷和口粮,此外还有武器和布匹。

  “如果辽东经略真的给了……”毛文龙微笑着说:“那本将就只好把黄游击卖了。”

  黄石奉还了信件,勉强按耐住心中的感激:“大人厚爱,末将杀身难报。”

  “好,本将正式任命黄游击为东江游击,即日将发往兵部报备。”毛文龙很慷慨地没有降低品级,这让黄石有些惊讶,但是马上就得到了答案。

  毛文龙敲着王在晋的来函:“黄游击已经是都指挥佥事,看王经略的意思,你到了辽镇怎么也能得到参将,本将却只能给你一个游击,黄将军可不要嫌少啊。”

  “末将初到东江,寸功未立,本来也不敢要求太多。”

  如果一下子授予黄石参将,毛文龙也怕嫡系手下有怨言,现在看黄石这样上路,他也很满意:“黄将军能理解我的难处就好,现在我交代一下黄将军的工作。”

  毛文龙的意思是黄石就留在皮岛中军,作为东江本部使用。虽说靠近毛文龙本部,物资和兵员都更有保障,但是黄石犹豫再三,还是提出外放地方。

  “长生岛?”几个千总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齐声发问:“在哪里?”

  “旅顺西北,很大的岛,我们的大长生岛不用说,就是小长生岛也比这东江要大。”黄石随口介绍着情况,让张再弟摊开地图,指向了渤海内弯的一个位置,就在复州南边一点儿,和金州也不远。

  “这么好啊。”金求德先是喜形于色,但马上又是疑云大起:“那怎么轮的倒我们?”

  “一个荒岛,没有人迹,此外,这里是南、北信口。”黄石指着岛屿和大陆间窄窄的海峡说:“冬季会封冻十几天到几十天,冰面结实到可以让骑兵通过。”

  黄石认为自己并非毛文龙嫡系出身,留在东江本部也未必有多大前途,还不如出去经营一个独立岛屿。不过这个危险地点却是黄石自己挑的,太小的岛过于依赖东江本部支持,不利于扩充军队。

  在黄石原本的时空,长生岛在共和国建立后改名长兴岛,是中国长江以北第一大岛,占地三十余万亩。共和国时期,这个岛并不以农业见长,而主要是以养殖业、旅游业和造船业为经济支柱,开发了很多养殖鱼场和天然温泉。

  可惜黄石并不知道这些,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岛在地图上的醒目面积时,就深深爱上了它,当即向毛文龙请求驻守此处。

  这个选择也让毛文龙很惊奇,此时,该岛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岛屿,而且后金兴起以来,复州、金州沦陷,该岛过于靠近大陆,人民早已根据禁海令挪往内地,每年封冻期间更是危险。

  “君子不立于危墙,”毛文龙还试图劝解黄石,并指出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都是不错的驻地。

  “末将但求杀敌立功,要是远离敌境,反而有背末将所愿。”黄石一心要找个大岛,好扩军练兵。毛文龙见他志向坚定,也就不多说了,只是交待要小心应付,不要太固执于一地,如果冬季不好防守,完全可以携带全岛军民出海。

  黄石满心就是要深根固本,建立坚实的基业,毛文龙这番劝告自然全成了耳边风。

  两个人还顺便讨论了战略规划,这本来也是应有之意,毛文龙自然希望黄石能成功,一旦长生岛成为堡垒,那么不但旅顺有了可靠的侧翼支援,金州也就在明军眼皮底下,更可以窥视复州,甚至直趋娘娘宫,逼近海州。

  不过希望归希望,现实还是要正视,这次军事冒险既然成功率极低,毛文龙也就不想投太多本进去。最后黄石如愿以偿得到了长生督司,还有一千壮丁和少量渔船,此外毛文龙还拨下些谷种和刀斧工具,更多的毛表示暂时也没有了。

  天启二年四月十六,都指挥佥事、东江游击、长生督司黄石返回张攀处,领走了他的嫡系部下,然后出师长生岛。

  小小的船队航行在万里波涛之上,如同光滑镜面上的一只黑色蚂蚁,迟缓但又坚定不移的向西北挺进。日光倾泻而下,海风扑面而来,黄石站在船头,盔上的红缨仿佛烈焰一样地燃烧,和火红的军旗一起欢快地跳动。杨致远、赵慢熊、金求德还有贺宝刀紧紧站在他身后,一望无垠的碧池让每个人都心潮澎湃,他们的魂与灵也都融入了这宏伟的景象。

  船只行过茫茫辽海,如同苍鹰掠过天际。饱满的黑色土地隐身在大海之后,默默地注视着这群欢乐的雏鹰。如同见证乳鹰展翅、初试翱翔一般,大地将始终这样地注视着他们,记录下勇士在辽东的足迹,还有他们开创霸业的每一步。

  四月二十日,黄石部抵达长生岛。

  “真是荒岛啊。”杨致远忍不住发出感叹,众军官也都是一幅心有戚戚焉的表情。

  全岛都被密林覆盖,沿岸有少数空地,有些被渔民遗弃的房屋,不过也都破烂不堪。黄石沿着岛案巡逻一番,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差,整个大岛还没有开发耕地,岛东岸距大陆的南信口只有三、四百米。

  “幸好后金实行禁海令,这让南、北信口都没有人烟。否则有大陆的渔民出没,就算是夏季我们也不安全。”黄石发完感叹后,随即双手一拍,把众军官的吸引力调动过来:“这里就是我们的领地了,诸君,谈谈想法吧。”

  (第七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八节





  要砍伐森林、要平整土地、要耕种庄稼、要招募流民、要训练士兵。大家提出的看法就是耕战的那一套,不过每个人都很清楚,粮食就是一切。有了粮食就有人力,然后就可以打造武器,开垦耕地,训练士卒,最后北伐辽东。

  “开垦土地是最急迫的任务,然后我们抓紧时间播种,为冬季多储备些粮食吧。”杨致远军户出身,觉得农时已经耽误了,已经是心急如焚。

  “毛军门拨下五千石粮食,够我们吃半年,希望到时候我们能有收获了吧。”贺宝刀也出声附和,他对种田没有什么心得,早已打定主意当甩手掌柜。

  赵慢熊主张去打猎,他报告说发现了鹿、熊和豺狗,如果有肉类补充,粮食也可以吃得慢一些,应该能坚持到收获。

  “今年又很寒冷,种田恐怕没有什么好收成。”黄石淡淡地说出了他的打算:“以打鱼和捕猎为主,砍伐树木煮盐,把野兽和鱼类储存起来,或者干脆把鱼串起来晒干,作为军粮。”

  “大人不可。”杨致远发急了:“如果人手都去打鱼了,我们就来不及开垦土地了。粮食是根本,渔猎是不能解决大问题的。今年是很冷,但是老天的事情谁能知道?我们还是要竭力种田啊。”

  黄石心道:“老天的事情我知道,网上说从1580年到1650年,太阳的黑子活动消失了七十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小冰河时期’,人力不足,种田多半是颗粒无收,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了。”

  “大人,三思啊。”看黄石不说话,杨致远再次恳求:“天命在我大明,老天一定会保佑我军,让我们丰收的。既然保佑我们历经险阻来到这里,就一定不会让士兵饿肚子的。”

  黄石沉默了很久,斟酌着杨致远的话……

  明朝拨出了一亿亩的耕地作为军屯,产出充作军资。万历朝开始,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中国北方粮产量大减,军户既要打仗,更要从事武器生产等各种劳役,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军屯收上来还没有种下去的多。

  为此,万历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