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申论的命题规律、特点和解题技巧-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大量权益受侵害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第一,观念上有错误。我们大多数人都还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认为他们不过是城市过客。第二,社会保障不完善。我们还没有以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他们的社会权益。法律保护对于任何公民来讲都是一致的。我们绝对没有理由从一个人的出身上、处境上对他加以歧视。
当前,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为尽快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问题,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时常被雇佣者随意克扣工钱、拖欠工资等问题。对雇佣者的上述非法行为,政府部门要持之以恒地监督、打击、惩办。劳动部门牵头,专门成立学习培训中心,首先应对雇佣者进行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雇佣者了解自己的权责和所要承担的义务;再者对进城务工人员定期进行劳动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法律的学习,逐步提高务工人员的道德、纪律和法律维权意识。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食宿环境应纳入政府部门的检查管理范围;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简化手续,降低收费,转变服务态度,真正让进城务工人员看得起病。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以工地为基础建立进程务工人员夜校。授课内容涉及施工操作、文化法律知识和时事政策。夜校还可举行卡拉ok比赛、棋牌比赛等娱乐活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报考各类成人中专学校或普通中专学校的业余班。要广泛宣传、动员进城务工人员先培训后上岗,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求学——就业这一问题。应改革职业培训机制。面向农村的职业学校,应增开半工半学的短期培训学习认证班,并与用人单位挂钩,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发证) ,用市场机制把就业和学习培训结合起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务工与求学读书的后顾之忧。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因为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决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优先得到确立,政府在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主要是制度设计和依法强制推行。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一是要明确民工最低工资支付标准。二是技工、民工工资要按《劳动法》规定确认,充分体现“按劳计酬、多劳多得”原则。三是要根据民工作业特点,实行综合工时制。凡超过每日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双休日的作业,都另行统计报酬,双休日按200%工资支付,法定节假日按300%工资支付,加班日按150%工资支付。如果用工单位拒不执行,移交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通过正确的组织、引导,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余生活。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定期举行进城务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活动。比如技能、文艺特长、文化教育等诸多形式的比赛活动,同时表彰胜出人员并从中发现人才,让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在积极奋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200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    论   试   卷

2004年11月27日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新闻记者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回快解决在一定程度和特定地区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我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后,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其后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2、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已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有助于使今后的扶贫开发迈上新的台阶。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根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养活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就降低零点八个百分点。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扩大劳动力需求,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陕西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欠发达省份。2001年全省贫困人口有817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1%;其中未解决温饱的382万人,低收入的435万人。全省50个县被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7个县被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0700个行政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村。2002…2003年,陕西省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加他们的收入为目标,整村推进,全面抓好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项工作。到2003年底,陕西贫困地区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68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元,较2000年增长179%。2001…2003年,陕西省共解决10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6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脱贫。
    4、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性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中国农民在与市场的强势主体进行竞争时,其不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常遭到干预,有些乡镇政府常常打着农业结构高速的旗号强制农民种植指令性作物。在种田无利乃至亏本时,农民没有休耕的自主权,有些乡镇政府对那些自愿休耕的农民强行收取“撂荒费”。其实,即便农民拥有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因为极其分散的小农经济必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走向破产和衰落。
    5、农民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乡镇体制的重构。一位外国学者指出,“乡镇自主权在各种自主权中是最难实现的,也是最容易受到侵犯的。为了进行有效的防御,乡镇政府必须全力发展自己。”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农民自由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国家宏观制度的设计和创新。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来说,要统筹城乡发展,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普遍实行免费式义务教育。当前,有些地方进行了乡镇体制改革的试验,这说明我国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转变,从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的进一步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一步转变。
    6、要集中力量继续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项目。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准产品和项目,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和要求,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进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乡、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2010年,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域内,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做到绝大多数行政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做到大多数贫困乡有卫生院、贫困村有卫生室,基本控制影响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主要地方病。
    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