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锡爵显然对于程栋这样的叛逆少年已经见怪不怪,见程栋胀红了脸,支吾不清的样子,便不再逼他,而是自顾自地说道:

“苏改之这个人,其实毛病不少。他只是一个秀才出身,诗书的功底连一个乡下私塾的腐儒都不及。因为读书少,他也不遵什么圣贤之道,说他是个斯文败类,我想朝堂上起码有九成的人是不会有异议的。”

“这……”程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王锡爵对苏昊的评价。谁不知道王锡爵是苏昊的后台,平时话里话外都是极尽袒护之能事的。

“大学士,下官有一事不明,下官感觉,大学士……当是颇为赏识苏昊的,可是适才大学士所言,恕下官无法领会。”程栋把心中的疑惑直接说了出来。

王锡爵呵呵笑道:“这就是老夫要跟你说的事情了。苏改之这个人,不通诗书,却精通测绘、勘矿、匠作这些读书人所不耻的事情,能够做出我们这些饱学之士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不遵圣贤之道,但他为社稷、为百姓所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圣人所为?相比那些满腹经纶却又贪赃枉法之辈,老夫觉得,苏改之悟的才是真正的圣贤之道。邦治,你说是不是呢?”

“下官愚钝……”程栋只觉得大汗淋漓,他无法否定王锡爵的话,但如果承认王锡爵说得有理,那他这么多年对苏昊口诛笔伐,岂不就是大谬了吗?

“老夫这一段也在想,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苏改之没读过这些圣贤之书,却都做到了。我们呢,又有谁能够比他做得更好?”王锡爵说道。

程栋脑子里乱糟糟的,他向王锡爵说道:“那下官该如何做呢,还请大学士指教。”

王锡爵道:“老夫一直在关注你,觉得你是良心未泯之人,只是没有走上正途。老夫以为,要想做一些有利于百姓社稷的事情,首先要了解百姓疾苦,在这方面,邦治,你实在是太欠缺了。”

王锡爵的这句话,程栋可不能接受了,他说道:“请恕下官无礼,大学士,下官也是民间出身,自幼与姐姐相依为命,各种疾苦下官都曾经体验过。”

王锡爵道:“你是站在一个百姓的位子上了解到这些疾苦,你可曾站在一个官员的位子上同样去看过呢?”

“下官不明白。”程栋道。

王锡爵道:“哀民生之多艰,很多文人墨客都能够做到。但知民间疾苦是一回事,知道如何让百姓脱离疾苦,又是另一回事。你身为言官,以往也经常弹劾地方官员,说他们尸位素餐。但是,你可知他们做事之难否?”

“那……苏昊知道否?”程栋只能拿苏昊出来当挡箭牌了,王锡爵把苏昊夸成一朵花,把他贬得一无是处,他不得不拿苏昊来比一比。

王锡爵道:“苏改之当然知道这些。你看他在江西时,打井、修灶、治水。在淮安时,帮着百姓讨还田园。在汝宁时,他与权贵斗智斗勇。对了,你父亲在汝宁当通判时的未竟之业,在苏改之手里都实现了,你认为他不懂如何做官惠民吗?”

“下官知错了!”程栋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他明白了自己与苏昊的差距。苏昊从来不讲什么大道理,但他一直都在勤勤恳恳地做事。而他程栋呢,嘴上说着各种悲天悯人的话,但到现在为止,他连一件有利于百姓的事情都没有做过。他曾经慷慨激昂地指责这个指责那个,但那些被他指责的官员到底做得如何,有什么苦衷,他其实是一无所知的。

“下官请求大学士给下官一个机会,让下官去做一些实实在在有利于百姓之事。”程栋诚恳地请求道。

王锡爵绺了绺颏下的胡须,点点头道:“邦治,你有这个觉悟,老夫甚是欣慰。朝廷近日要外派一些官员到地方任职,你是否有意愿去一个地方做一任知县呢?”

“下官愿意!”程栋说道,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下官希望去一个最穷的县,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成绩,以报大学士点拨之恩。”

“最穷的县?”王锡爵有些为难了,“此事还容老夫考虑考虑。”

第410章 二愣子的奋斗

程栋不知道,王锡爵之所以会突然上门看他,而且与他推心置腹地说了这么多,完全是因为苏昊的托付。苏昊对于程栋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他架不住程仪一次又一次的央求,只得厚着脸皮拜托王锡爵点拨一下程栋,这个年轻人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就废了。

王锡爵接受了苏昊的委托,找了一个程栋最失落的时候去开导他。程栋对于王锡爵本来就有一种敬畏之意,所以王锡爵的话,他很容易听进去。在想明白了自己与苏昊的差距之后,程栋决定奋起直追,首先的选择就是要求到地方上去任职,好好为百姓做点事情。

安排程栋去当地方官,这也是苏昊向王锡爵提出的要求之一,王锡爵是乐于去做的。但程栋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就与苏昊托付的情况不同了,所以王锡爵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让人送了封信给苏昊,征求苏昊的意见。

苏昊收到信之后,自然要和程仪再商量一下。程仪对于弟弟去艰苦的地方任职感到有些心疼,不过苏昊却告诉她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够磨炼人的心性。再说,程栋下去也是一个七品知县,地方上再苦,也不会苦到县太爷头上吧?

就这样,程栋最终如愿被安排到了河南行省的彰德府,担任林县的知县。

程栋怀着满腔抱负到了林县,让衙役带着自己往乡下转了一圈,就傻眼了。他不是没有想象过这里的贫困状况,谁知道实际的情况又比他的想象要恶劣出十倍。

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丘陵和山地。最要命的,是此处十分干旱,只要有十天半月不下雨,人和牲畜吃水都会成问题,更不用说农业灌溉了。当地的土地倒不算少,但没有水,再多的土地也无法耕种。

程栋回想起当年也是因为干旱,才有了苏昊到各村打井的事情。他从这件事里得到启发,决定依葫芦画瓢,也在林县境内打井,解决干旱问题。

程栋没有苏昊那样勘测井位的能力,他又拉不下脸去求苏昊帮忙,更何况当时苏昊还在宁夏,也不可能跑来给他帮忙。他找到了在工部任职的同窗江以达,请江以达到林县来帮助找水。

江以达曾经跟苏昊学过一段时间勘井位的知识,也有一些实践经验。但他应邀来到林县之后,却找不到理想的井位。万般无奈,他只好把林县这边的地理情况、岩石情况等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托人带往宁夏,请苏昊指点。

苏昊接到江以达的信,只觉得哭笑不得。林县在后世可是一个著名的地方,其出名的原因,就是林县百姓用了10年时间,在太行山上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名叫红旗渠。苏昊前一世的时候,曾经应邀去评估过红旗渠沿线的地质状况,对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都有着深刻的印象。

在苏昊看来,程栋这一回是玩砸了,因为林县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地下水贫乏的地区,除了从外面引水之外,没有其他的解决水源问题的方法。

他把这话讲给程仪听了之后,程仪急得眼泪汪汪,苦苦央求苏昊一定要给弟弟想个办法。毕竟弟弟刚刚浪子回头,想做点成绩,如果这一回不能成功,说不定他经受不住打击,又要自暴自弃了。

“程大小姐,非是我不帮你弟弟的忙,林县这个地方就不是储水构造,在没有地下水的地方,你让我怎么指点他打井?”苏昊无奈地说道。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成亲,所以苏昊这样称呼程仪。

“我不管!”程仪在护犊子的时候是不讲理的,“苏将军,你足智多谋,擅长为他人所不能为之事。我就不信邦治那里就是一个死地,不是说天无绝人之路吗?苏将军,你行行好,帮帮邦治吧,程仪为你做牛做马都行。”

“他那个地方……”苏昊有待继续推辞,但他看到程仪泪眼婆娑的样子,又不忍心了,于是说道:“要说出路,也不是没有,只怕程栋做不到。”

“苏将军请讲,邦治这一回是下了决心了,再难的事,他也能做到。”程仪替弟弟打着保票。

苏昊拿出一支炭笔,根据后世的记忆,在纸上刷刷刷地画了一张林县周边的地形图,标上了一些重要地点,然后说道:“程仪,你来看,在林县以西,跨过太行山,有一条浊漳河,水量充沛。若能在浊漳河上修一处水坝,提高水位,再沿太行山的山腰修一条水渠,就能够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灌溉,从而把林县的几十万亩旱地变成良田。”

苏昊这个设计,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