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之,这种蓄水百万立方丈的水库,你果真能够修得起来?”韩文郑重其事地问道。

换成别人说这种话,韩文的第一反应就是叫衙役来把此人赶出去,因为他坚信这种事情只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话出在苏昊嘴里,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在打井成功之后,韩文对于苏昊的信任可谓如日中天,谁知道这个年轻的工房师爷肚子里装着多少新奇的玩艺呢?

苏昊道:“其实修水库并不难,选山间的河谷,在下游筑高坝挡水,则水库自成。设若坝高10丈,谷宽100丈,则5里长的河谷,蓄水就有百万立方丈了。”

“10丈高坝,如何能够保证积年不溃呢?”方孟缙在一旁问道。

苏昊道:“只要设计得法,选用合适材料,10丈高坝百年不溃又有何难?学生曾向夷人学得制水泥之法,其状如泥,干结后坚若磐石,正适合用于修筑水库堤坝。”

造水泥的工艺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不外乎是将石灰石和粘土在一起焙烧,然后加上一些石膏,磨细即可。苏昊前世曾经帮一些地方的水泥厂勘测过石灰矿藏,所以对水泥的配方、工艺等都有所了解。尽管诸如窑炉、风机、球磨机等设备目前还都不存在,但其原理也都不复杂,以明代的技术水平,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只要有了水泥,苏昊就能够把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建出来。当年的水库也不需要设计船闸、发电机组之类的设施,把堤坝一建,再装几个水闸,一个中型水库不就横空出世了吗?

苏昊没有告诉韩文,建水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地质勘测。尤其是重力坝的选址,下面必须是坚实的岩层。如果地基不稳,在巨大的水压之下,重力坝就会发生位移,直到崩溃。不过,这件事对于苏昊来说就不算什么难题了,他前世就是干这行的。

韩文道:“此事甚为重要,改之,你认真地谋划一下,如果真能办成,那么可是造福万世的大功绩,连本县都要跟着你沾光呢。”

苏昊连忙道:“韩大人说反了,此事要办成,肯定也是在韩大人的英明领导之下,功劳是属于韩大人的。学生能够在其中沾点光,已经是非常荣幸了。”

“哈哈,改之的确是会说话。”韩文笑道,“你去谋划吧,关键是需要用到多少钱粮,还有,你说的那个什么水泥,也要先造出来试验一下效果才行。”

苏昊道:“学生打算向韩大人汇报完毕后,就到工房去安排。要修水库,需要做的准备极多,除了水泥之外,钢筋、施工机械等等,也都需要设计和制造。还有,水库的选址也非常重要,我估计,光是选址一项,就得准备花费半年时间了。”

“半年的时间不算长,像这样的大型工程,花费十年八年都是可能的。”方孟缙说道。

苏昊道:“我想,如果要做,就要尽快,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造福百姓。韩大人、方师爷,学生想向你们讨一个方便,在此期间,我可能会安排工房做一些事情。如果是小事,学生就不打算事事请示了。”

“不必事事请示,你看准的事情,尽管去做。”韩文道,“本县会全力地支持你。”

“多谢韩大人。”苏昊说道。

第057章 分钱

得到韩文给的尚方宝剑,苏昊又汇报了一下其他方面的情况,然后便起身告辞,回工房去了。看着苏昊离开大堂,韩文对方孟缙问道:“方先生,你对苏昊所言是怎么看的?”

方孟缙沉吟一会,说道:“苏昊此人,学识不凡,尤其难得的是,其为人处世不卑不亢。我听胥吏们回来说,他在乡下行事,丝毫不像一个年未弱冠的少年所为。据我猜想,此子此前必有惊人的际遇,只是其不愿意声张,所以假托一个无从查证的佛郎机传教士所授。

到目前为止,此子的所作所为,并无不当之处,我的意见是,他想做什么,就由他去做,我们内紧外松,静观其变就是。”

韩文道:“对于苏昊的能耐,我也听倩儿说起过,的确很是不俗。今日听他说起建水库的想法,倒是激起了本县的争强好胜之心。我辈读的是圣贤之书,总记得圣人教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落个青史留名。如果苏昊所言的水库能够修成,永绝我丰城水患,那百年之后,史书上总会记下这是我韩某在任时的功绩。”

一般人认为,明朝晚期,朝野上下腐败丛生,官吏无人不贪,朝纲崩坏。但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向,或者说是把一个时代过于脸谱化了。

世界上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之分。即便是晚明官场上的那些人,也并非千人一面。力主改革的张居正、英勇抗倭的戚继光、蔑视权贵的海瑞,这些人都是想做一些名垂青史的好事的。即便是后世人颇为鄙夷的言官清流,其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辞,除了想骗骗廷杖之外,也未必就没有一份为天下苍生仗义执言的公心。

具体到韩文这样的地方官,千里做官,捞点银子是不可避免的,但除此之外,对于职责所在的事情,他们也同样是尽心尽责。读书人出身的官员,有几个不在乎生前身后之名的?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造就了良田万顷的天府之国,2000年过去,谁提到李冰的名字不是心存敬意?韩文也有这样的心思,希望百年、千年之后,别人能够像赞颂李冰一样,称颂他韩文的大名。

方孟缙明白韩文的想法,他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果苏昊所说的水库得以建成,那么丰城的10万百姓都将受益,这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过,老夫倒有一些担心,修筑这水库,不知需要花费多少钱粮、差遣多少民壮,以我丰城的财力,能支撑得起吗?”

“此事须从长计议。”韩文道,“民壮方面,可以安排各乡各村去抽调,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大家出一些劳力也是应当。至于钱粮,待苏昊算出一个数字之后,我们再奏报两院司府,请求拨付。每次丰城大水,布政司和南昌府拨下来的救济钱粮也都是一个大数字,如果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问题,请他们一次性多拨一些钱,又有何妨?”

在明代,县一级的财政里面是没有基建费用的,如果县里需要建什么工程,需要向巡按察院、巡抚察院和府衙打报告,得到明文批准后,再从府衙得到资金来兴建。修水库是一项大型工程,韩文相信,只要方案得当,两院和府衙应当是会支持的。

“嗯,此事我再与苏昊一起商讨几次吧,总要算出一个合理的数字才好。”方孟缙道。

韩文与方孟缙在大堂上制定大政方针,苏昊此时却在工房的廨舍里推销着自己的小算盘。工房书吏戴奇带着众衙役们围坐在苏昊身边,看向苏昊的眼神里,都闪烁着黄金一般的光彩。

在苏昊下乡去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戴奇也没闲着,他与吴达一道,迅速地搭起了“丰城县推广韩氏灶工作领导小组”的架子,当然,实际的名字不会是这样叫的,这也不必去考据了。

戴奇首先从韩文那里要到了一个批示,然后便以县衙的名义向全县各乡村发出告示,称县衙为了改善百姓生活,现组织国内外专家研制出了一种省柴50%以上的新型炉灶,名曰“韩氏灶”。韩氏灶的建造由县衙工房独家承接,造价比市价低三成以上,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报名改造。

在建灶的报价方面,戴奇也充分发挥了一个资深江湖油子的才能,他推出了高中低数种不同配置。最高的豪华型炉灶每个5钱银子,最低的经济型炉灶每个1钱银子,与之相配套的,有一些档次不同的炉灶配件,也各有不同的价格。

政策出来了,但百姓方面反应平平,除了苏昊老家龙口村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子之外,大多数乡村的农民没有看到实物,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神奇的炉灶。戴奇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把各村的里长召集过来,勒令这些里长家里必须改造韩氏灶,给村民作为示范。

各村的里长都是与官府走动比较近的人,而且一般也都是村里的地主、富农之类,家底较为殷实。为了区区几钱银子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去得罪官府,于是,韩氏灶的第一批用户便产生出来了。

第一批韩氏灶落户于各乡村,好奇的农民们纷纷前去观摩、试验,在亲眼目睹了韩氏灶的省柴效果以及火力旺、少烟尘等优点之后,众人都被吸引住了。农民是最精明的一个阶层,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花一两钱银子去打造一个这样的灶,每年光省下来的秸杆就足以补偿建灶的投入了。

秸杆沤肥还田,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这是众人皆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