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10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也不知走在哪儿,只听到外头人声嘈杂而已。忽然之间,一个声音传来:“是秦参政么?”

秦桧一听,掀起帘子问道:“谁在问?”

“回相公,似乎是枢密院魏编修?”随从答道。

“靠边停。”秦桧吩咐道。轿夫靠着路边停下轿子,片刻之后,果见一顶官桥挨过来,那帘子掀起处,一名官员在轿里冲秦桧拱手笑问道:“秦参政,这是要回府?”

说话的乃是枢密院编修魏师逊,按说以他的地位,是不可能跟秦桧这种身份的人结交。不过,当时徐卫奉诏紧急回京向行在君臣阐明战和关系时,魏师逊和一些官员曾当面为难徐卫。事后,徐良打算将这些官员全部驱逐出朝廷,是秦桧替他们求了情,才使他们免去到外地任职。

经历这事后,这几名官员得知内情,对秦桧很是感恩,平常见了也十分殷勤,又尤其是这魏师逊。此人四十多岁,长相可谓其貌不扬,一张瘦脸,下巴很尖,脸又生得平,但满面亲切的笑容却看得秦桧有些自得。遂答道:“正是,魏编修何往?”

“下官正是来请参政往寒舍一聚,有几位同僚也想向参政请益。”魏师逊笑道。

魏师逊的家,秦桧倒去过两回,都是吃酒弄文而已。想想左右也无事,权当聚聚吧,遂答应下来。魏师逊大喜,忙在前带路。

在杭州城里转半圈方至魏府,两人下了轿,魏师逊十分恭敬地迎着秦桧往里去。这都知道,宋代官员的待遇是非常好的,哪怕是枢密院编修这样的等级,其俸禄也是非常优厚。不过话又说回来,杭州是什么地方?行在!行朝所在!挑明了就是天子脚下,那是寸土寸金啊!你一个小朝官,俸禄再优厚,也不可能亭台楼阁地整。

魏师逊这宅子就两进两出,小是小点,可还算精致。宴席并未摆在正厅里,而是在偏厢,这显得对当朝参知政事的副相有些不敬了,可秦桧也没有介意,在主人引领下,来到了那偏厢房。

一进去,人还没有看清楚,便听见一片的问候声,都唤“秦参政”。秦桧抬头细看去,只认识一个显谟阁直学士,吏部侍郎郑仲熊,其他的都只是眼熟而已。话说,这郑侍郎当初在殿上也为难了徐郡王,徐相也曾想将他驱逐出朝廷,还是自己求情给免的。

随口应付着坐下来,主人魏师逊道:“秦参政今日赏光驾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作为东主,来,下官先敬参政一杯!”

秦桧也不客套,端起酒杯与他一碰,说了声客气,放到嘴边小小抿了一口。这魏师逊一挑头,郑仲熊等人也不甘落后,都来敬酒。秦桧将酒杯拿手一盖,似笑非笑道:“这酒,我不能喝得不明不白吧?诸位是有事找本官?”

这话一出来,房中官员都面面相觑,干笑着不说话。秦桧见状,说道:“有事但说无妨,何必吞吞吐吐?魏编修,你说?要不郑侍郎,你说。”

那吏部侍郎郑仲熊讪讪地笑着,还是提起酒壶给秦桧满上一杯,而后自己坐下,先啧啧两声,才道:“秦参政,实不相瞒,今日是我们几人共同商议,要请参政来请益的。只因这几个月以来,我等人轻言微之辈实在是看不明白这局面。还请秦参政不吝赐教,指条明路才是。”

第八百一十九章

秦桧闻言苦笑一声:“指条明路?我这还两眼一抹黑,哪来的明路?”

郑侍郎赔笑道:“参政,这朝中局势原来是清明的,可近来是越发的浑了。两位相公这一来一往的,到底是怎样?我听人说,数月以来,除你们几位参政负责的日常事务外,凡大事,竟无一件能取得共识,这么下去,那可不得了。”

秦桧端端正正地坐着,面带微笑,也不回应。那魏师逊见状也道:“是啊,纵使我等人轻言微,可这事关朝政,也不能不问。两位相公位高权重,我们是问不着,只要秦参政你咱们才敢冒昧。”

“谁说不是?前年武威王,哦,太原王回京,在朝堂上备官家咨询,咱们不过就事论事说了几句。谁想得罪徐相,差点扫出朝廷,若非是秦参政力保,咱们几位,只怕都在岭南吃荔枝呢。”有人感恩道。

听到这事,秦桧才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再说前年那事,原本只是讨论,没必要小题大作,所以我才劝了徐相一句。”

“是是是,参政,实话与你说了吧。我们这几个人,是不受徐相待见的,这点我们很清楚。折相那里呢,也用不上我几个。只是朝中局势如此,纵使我们想独善其身,也不可得。所以,这才请参政来,拿个主意。”郑仲熊把底亮了出来。

秦桧看他一眼,笑道:“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就是徐相力主调回中枢的么?你们难道也忘了当年我是鼎力相助清河郡王推行新政的么?”

“这谁不知道?但我们尊重参政的是,你虽出自徐家门下,却不趋炎附势,丧失立场。从保下我们几人可见一斑。而且,下官还听说……”语至此处,他停下,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

秦桧瞄他一眼:“听说什么?”

“罢了,左右不过是些传言而已。”郑仲熊笑道。

秦桧将手一摆:“别,不管什么传言,说来听听,我这个人最喜欢听这些传言了。”

郑仲熊犹豫片刻,这才道:“我听说,这首相的位置,圣上原本是有意参政的……”

秦桧的脸立马拉了下来,郑仲熊一见,有些不知所措,讪讪道:“这,这只是传言。”

“参政,且不管这传言真假,以你的资历和功绩,想必不是空穴来风。”魏师逊道。

秦桧沉默一阵,忽地笑道:“几位的意思,我明白了。”

所有人都将密切关注着他,在场的几乎都是朝廷里的“边缘人”,别看还有个学士兼侍郎。他们在这场争斗中,不能或者不愿选边站,但这样一来,就只能更加“边缘化”,搞得舅舅不疼,姥姥不爱。正巧,他们当中有人知道了秦桧那件勾当,至于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只要想想当时在场有哪些人,就能猜得出来。

更巧,秦桧曾经“施恩”于他们,所以,他们今天是来拱秦桧了。

“现今朝堂上的局势,是两家在作争斗。”秦桧道。

“没错,徐家和折家,这都是多年纵容姑息的结果。”魏师逊频频点头道。

“也不是这么说,这几家能崛起,不是纵容姑息的结果,而是时势造就,没有办法。只是如今看起来,确实有些过了。”秦桧分析道。“要说实力,徐相明显强一些,这点相信你们也清楚。但是,这一时期以来,徐相一直被动,除了无法避免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折相有官家的支持。”

“不错,徐相独揽朝政已久,官家也是不放心的。”郑仲熊附和道。

秦桧点了点头:“所以,从中你们可以看出一个道理。这社稷终归是圣上的,臣下权力再大,那是圣上赐予的。所以,与圣上保持一致,这才是最紧要。”

众官琢磨着他的话,啥意思?你是说咱们既不站徐相那边,也不站折相那边,而是站圣上那边?这不等于没说嘛。

见众人疑惑不解的模样,秦桧笑道:“再说句不能外传的话,如今朝堂上这两家,都是累积军功起来的,祖宗家法里没这规矩。再多一句嘴,宋金之间,战事打到这份上,都乏了,当今天子是仁君,而两位相公都主战,言尽于此,多的我就不说了。”

话音落地,屋里好久时间都落针可闻,大伙仔细揣摩着他的话,虽然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见解,但有几点是相同的。秦参政认为,眼前的局面长久不了,所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徐家和折家在朝堂斗法,肯定有一家要先倒下来。

只要一家倒下,另一家也失去了利用价值。这两家都是累积军功起来的,祖宗家法里没有这个规矩,这大宋的天下,到底还是“宰相须用读书人”。而对于眼前这场争斗,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卷入过深。要等“守得云开”那一日。

“听参政一席话,这才叫茅塞顿开。”郑仲熊捧起了杯。

酒席散后,各人自打道回府,魏师逊亲自送秦桧出门,郑仲熊跟在后头。作别罢,秦桧称有些酒意,不想坐轿,就缓步走着。郑仲熊跟了上来。

“郑侍郎还有事?”秦桧头也没回地问道。

“无事,陪参政走两步。”郑仲熊随口道。

秦桧突然毫无预兆地问道:“你跟宫里沈都知有旧?”

郑仲熊一愣,没料到秦参政这么开门见山,片刻惊讶之后,他坦承道:“我与沈都知乃同乡,因此有些交情。”

秦桧停下脚步:“那你这何需向我请教?沈都知深得官家信任,又是皇后跟前的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