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1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还不成?但是现在,宋辽同盟不但破裂了,双方更走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如果一来,大辽非但没有了盟友,更多了一个敌人!这真真叫作“此消彼长”!

更可怕的是,多出来的这一个敌人,还极有可能跟另外一个敌人站在一起!原本是我们跟大宋联手打女真,现在倒有可能变成他双方联手打我!在此情况下,就不说复国了,你能不能在夏境呆下去都是未知之数!

你想,萧朵鲁不怎能不痛心疾首?老实说,萧总管并不想把局势弄到这步田地!但是大宋确实作得太过分,太绝,太不留余地!如今,说什么都迟了,在向辽廷报告请罪之前,如何化解面前的险情才是关键。

徐洪徐成两叔侄联手进攻萧合达,凭萧合达的兵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如果不救,萧合达就会完蛋。但如果去救,西军出动了两个帅司的部队,辽军就必须将南线的主力都压上,否则没有取胜的把握!但即使将南线的所有部队都投入,也未必就能击败这叔侄俩。到时,南线一旦迟迟不见结果,而东面女真人又趁势渡河,两面作战,凶多吉少!后果,有可能就是辽军退出夏境,甚至退出河西走廊,回到西域。

如果一来,就不要再谈复国了。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但凡有得选择,不是万不得已,绝不能这么干……

兴元府,川陕宣抚司。

战端一开,这川陕最高权力机关的衙署就异常热闹,从早到晚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员进进出出,报战况的,拿批文的,请指示的,络绎不绝。

刘光世一上任,光想着并军了,并没有自己的执政团队,所以到了这时候,就不得不借重徐卫的旧底班,很多事务都要假手张庆、马扩等人。而他自己,也没有闲工夫来处理这些繁琐的事务,他只关心一样,那就是战果如何。

泾原军在三岔口击败辽军阻击部队,捷报传来,刘宣抚十分高兴,立即就向朝廷报了捷。鄜延军拿下银州,他更高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又一纸捷报捅往了江南。到眼下为止,西军进展顺利,看来,灭了萧合达还是不在话下的。

得得的蹄声方听时还在远处,片刻便至眼前,一骑飞驰于门前停住,马背上的骑士跳将下来,顾不得满头大汗,取下背上的银牌双手捧定,边走边喊道:“前线军报!”

衙门口的卫兵上前接过,转身就往里头跑,一路送主管机宜吴拱面前。

“禀吴机宜,前线军报送抵!”

吴拱接过,点点头,卫兵自去。取下银牌,拆了袋子,拿出军报来一看,只短短几句。鄜延泾原两司,已会师于夏州,扣城正急,虑虏兵效围魏之举,乞宣抚司发秦凤军北上。

吴拱看罢,将军报执在手中想了半晌,折起来揣在袖子里,出了房,径投参议军事张庆处。示之以军报,询问处置。

张三一手拿着军服,一手在案桌上缓慢而有节奏地敲击着,一阵之后,他交军报交还吴拱,朝一个方向晃了晃头。后者会意,当即回去将军报装好,来到了刘光世签房。

“宣抚相公,前线有军报传回。”吴拱站在门口报道。

刘光世一抬头,道:“进来吧。”

吴拱这才入内,将军报置于他案头,在旁边听候示下。刘光世见状,挥了挥手,吴拱随即退出。他一走,刘太尉便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看到鄜延泾原两军围城进攻时,面露喜色,当看到请发秦凤军北上协防泾原时,微微蹙了一下眉。看罢,将军报放还桌上,坐了只片刻,又起身踱步,时而俯首,里面仰头,沉思许久。

虽并得王彦几万人马,但如今西军中执掌兵权的,仍大多都是徐卫旧部。如今出征的这两个,一个是徐卫堂兄,一个是徐卫堂侄。这回若打胜了,功劳自然自己最大,但是徐家叔侄挟战功,便越发不好收拾。

以裁撤环庆,宣抚司直属为由,兼并王彦所部,尚算是师出有名。可剩下几个都是经略安抚司,轻易动不得。而那几位大帅,又都是在抗金战场上赫赫有名,互相之间,又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可倘若是不发张宪的秦凤军,万一辽军真不救萧合达,转而行围魏救赵之举,进攻泾原。此时徐成带着泾原主力在前线,怕是抵挡不住辽军全力一击。到时不止泾原有危险,这两军的退路也被截断。如此一来,倒是消耗了徐家的力量,可道理上说不过去啊。这不仅仅是见死不救,而且追究起来,自己是要负责任的。再者,假辽之手,排斥异己,传出去以后也不好带队伍。这倒是个两难的抉择。

左思右想,不得要领,刘光世又回到座位后,方要落座,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他不由得拊了一下掌,匆匆往外去,到门口,唤道:“升堂,议事。”

宣抚司堂上,自宣抚使以下,幕僚们都到,一个不缺。刘光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出原委,询问意见。

“这自然是要发兵的,倘若泾原有失,战局恐将崩坏。再者,秦凤军本也是作为泾原预备而集结的。”张庆也没一句多余的话。

“此乃理所当然,宣抚相公又何必问我等?”马扩道。

刘光世听了,环视众官一言,问道:“都是这个意见?”

旁人都无异议,见状,他即点头道:“我意,也是如此,总要保后方无虞,前线将士才能安心作战。罢,就此决定吧。吴机宜,你即刻以本司名义起草奏本,向朝廷请示,望朝廷尽快批准。”

张庆、马扩、吴拱等人闻声侧目!干什么?请示朝廷?这泾原正等着秦凤军北上协防,你要去请示朝廷?这一来一往,少说一月时间!一个月,在战争期间是什么概念?完全可以改变战局!左右胜败!

初听时还震惊,但一瞬之间,所有人都想清楚了刘光世的用意。这是借故拖延!欲置泾原鄜延两军于险境!挑明了,就是想假辽军之手,排斥异己!手段之卑鄙,拙劣,实在令人不齿!

马扩当即发难:“刘宣抚,此是何意?”

刘光世装着不明白,皱眉道:“马参谋,你这是何意?”

“作战计划,已经报朝廷批准,在这紧要关头,还请个什么示?相公欲置两司部队于险地么?”马扩不客气地揭穿道。

刘光世脸一拉:“参谋官人说话要想清楚。我为西军统帅,怎作得如此勾当?作战计划,是朝廷批准。但我调动秦凤数万兵马,难道不需要朝廷点头么?这事,只有徐宣抚在任时才作得,我却作不得!”他这话,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自己不像徐卫那样有处置大权,二是指自己也不像徐卫那样擅权专断。

马扩顿时火起,冷笑道:“卑职在军中多年,只听说方略调整要报朝廷,还不曾见过十万火急之时,调兵救援还要先问过朝廷意见。宣抚相公要开这先例?”

刘光世亦还之以嗤笑:“我亦在军中多年,深感西军之积弊。武臣,手握兵柄,当知有朝廷!”

张庆听到此处,插了一句:“宣抚相公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数万弟兄的生死?如此这般,如何带兵?”

“哈哈。”刘光世笑了起来,“张参议,我出身将家,未及弱冠便效力军前,还不用你来教我怎么带兵吧?再说,鄜延泾原两司,出动正军、番兵、弓箭手、乡勇等近十万人马,兵精粮足,器械锐利,怎能不堪一击?这两司的部队,可是前任徐宣抚着力培养的,不至于吧?”

马扩长身而起,手指顶上道:“刘宣抚,天日昭昭!”

刘光世面色不改:“我自问俯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朝廷,子充不必拿这话来压。”

“哼!人作天看,有见分晓的时候!”马扩说完这句,一屁股坐下去,看也不看对方一眼。

刘光世却不放:“你倒跟我说说,怎么个见分晓法?”

马扩嘴一动,话没出口,张庆已抢道:“罢,宣抚相公是执意是如此了?”

“此乃军法,不容便宜!”刘光世态度坚决道。

“如此,我等无话可说,但听相公裁决。卑职只将一句话说在前头,倘若两军有失,又或者泾原遭袭,这责任……”张庆面无表情道。

“不必你提醒,我是川陕长官。”刘光世道。

会议不欢而散,张庆、马扩、吴拱等人都感觉到事态严重,刘光世竟然作到这种地步,联想到日前他向朝廷保举熙河姚必隆的儿子入宣抚司勾当,“分化”“重整”西军之心,昭然若揭!但假敌之手排斥异己,手段实在不堪!

当晚,他们便在张庆府上相聚,商议对策。酒饭都不及吃,便都身处偏室之中,紧急讨论。

马扩显得犹为激动,唾沫横飞道:“刘光世全无大局,志在并军!这种人统率西军,早晚把家底败个干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