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领旨出殿,匆忙向宫外而去。出了禁中,刚刚跨马,便瞧见一骑疾速奔来,不是徐卫是谁?心头大喜,迎上前去叫道:“子昂!”

原来,徐卫仔细思索之后,决定进宫找李纲商议。韩昉为金国使臣,能与他见面的,除了皇帝,但是执宰大臣。宰相中,他只与李纲相熟。没想到,碰巧在这遇上了。

两人同下坐骑,李纲一把扯了徐卫拉到僻静之处,将事情简明扼要讲述一遍。后者听罢暗喜,赵桓反应还挺快!

“你速去牟驼冈调派兵马,迟则生变!”李纲神情严肃,沉声说道。

徐卫一阵沉吟,摇头道:“此事不宜太过张扬,当秘密抓捕。卑职选派得力之人,脱了铠甲,只穿便装。”

李纲深以为然,赞道:“子昂果是心细。如此甚好,既稳妥又隐秘。只是,你并不认得韩昉等人,不如随我同入馆驿,猝然发难,方是上策。”话刚说完,没等徐卫回应,又摇头道“不妥!那班细作走脱数人,韩昉目下有可能已得知消息!这样,你速去调人,我立即去鸿胪寺馆驿!”

徐卫称善,两人立即分头行事。徐卫已经让张九月赶去牟驼冈,自然不用再调,便佯装出城,离去不表。单说李纲心急火燎地赶到鸿胪寺,也不知会鸿胪寺官员,直投接待外国使臣的馆驿而去。一问相关人员,这位大宋次相心惊胆战!韩昉从晌午便外出,至今未归!

李纲立在那馆驿之外,一时方寸大乱。难道对方收到消息,已经潜逃出城?若果真如此,逼不得已只能派出大军追捕。这样一来,消息便守不住了。

正忧心如焚时,门人手指其背后喊道:“金使回来了。”

心头一震,猛然回首,果见三人正朝这边而来。为首一人,年约五旬开外,生得慈眉善目,颇有长者之风,戴幞头,着汉服,儒雅风流,气宇轩昂。与那街上行人相比,真如鹤立鸡群一般。此人便是金使韩昉,字公美,燕京人,生于辽国官宦世家。曾于辽末代皇帝天庆二年中头名状元。后契丹覆亡,以少府少卿官阶降金,得到重用,历次出使高丽等国。

李纲暗呼庆幸,急步下得台阶,拱手问道:“韩学士何来?”韩昉以翰林侍讲学士身份出使大宋,李纲因此呼之。

韩昉笑容满面,微微欠身还礼,不急不徐道:“闻得东京大相国寺乃佛门胜地,借机一游。”

李纲神色不改,又问道:“如何?”

“果是名不虚传,哈哈。”韩昉大笑道。李纲闻言亦笑,心里却已是怒火滔天!民间俗语,咬人的狗不叫,此话用在这人身上,倒也当真贴切!平素里,一副谦谦君子的作派,哪知是阴险狡诈之徒!你笑,稍后我看你还笑得出来!

两人干笑一阵,韩昉突然问道:“少宰相公因何到此?”

“哦,于两国议和之事有些问题要请教贵使,因此前来。”李纲不动声色。

韩昉听了不禁生疑,两国外交,最重礼仪。凡议事,必至相关场所。馆驿之内不谈公事,受访国大臣亦不得因公至此,这是外交礼节,李纲为大宋丞相,如何不知?

心中已疑云密布,脸上却不露分毫,恰逢李纲说道:“韩学士外出,想是劳顿,还请入馆歇息。”

“哦,不急。难得来次东京,若不游遍名胜,岂非入宝空手而还?我在燕京时,便听人说,东京景致,铁塔第一,因此欲前往观赏。”韩昉说道。

李纲暗思,牟驼冈距京城不远,徐卫想是不久便至。自己没有必要打草惊蛇,且先稳住他再说。遂提议作倍,韩昉愈加生疑,你一身官袍就这么招摇过市?但也不好拒绝,几个便同行往京城东北隅铁塔而去。一路上,两人各怀心事,都不说话,气氛十分诡异。约莫走了四五条街,韩昉见街边有茶肆,便说口渴,不如进去买碗茶吃。坐下之后,又说腹饥,吩咐一名随扈去买些瓜果糕点。

李纲也不疑有他,与韩昉在茶肆里坐定,四周茶客见堂堂朝廷次相李少宰居然出现在这种地方,激动莫名,相公这是体察下情,与民同乐来了!于是纷纷上前拜见!有人当面痛斥李邦彦、耿南仲等人屈膝求和,朝廷应该将他们一撸到底,最好流放广南吃荔枝去!

李纲暗暗叫苦,一边安抚百姓,一边焦心地等待徐卫。

却说那韩昉随扈,出了茶肆,起先还在外头瓜果摊上挑选一阵。见里头人潮涌动,将李纲围在中间后,立时向东而去。步伐极快,后来简直成了飞奔。遥望城门在即,使出拼命的劲头奔跑不止。突然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一挡,身体前倾,重心立失!扑倒在地,摔了个狗吃屎!没等他反应过来,便听一个声音叫道:“哎呀,对不住,快快起来。”随即,便感觉几双手用力按在自己肩头,身体不听使唤,腾空而起。正欲挣扎时,已被人强行推入一处所在,此时定下心来一看,却发现身在车厢之内。四个脸上不带丝毫表情的壮年汉子正拿刀锋一般凌厉的目光盯着他。

“青天白日……”这名随扈刚想装装样子,忽觉面前白光一闪,一个冰凉的物件抵在自己咽喉,生生将下面的话吞了回去。马车前行,却不知往何处去。

再说李纲韩昉在茶肆里坐了一阵,便结了茶资往铁塔而去。方出门,李纲猛然省悟!失声道:“你那随从……”

韩昉面不改色,直视对方道:“相公此来,必为图我。”

暗吃一惊,李纲既没承认,也没否认,瞥见一人大步而来,心里尤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舒出口气,冷笑道:“你做得好大事!”

“少宰相公何出此言?”韩昉脸上,那一贯的从容儒雅之色消失不见,目光已经变得冰冷。

“金贼,欺人太甚!简直视我大宋如无物!你出使我朝,意图麻痹我君臣。你的随从四处活动,刺探我军情防务,你真当我不知?”李纲义正辞严,声色俱厉。

韩昉身体不由自主战栗一下,难道……忽见一人来到李纲身边,约莫二十左右,身形提拔,轮廓分明五官俊秀,眉宇之间英气勃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能洞人肺腑。对李纲耳语几句后,李纲面露喜色,频频颔首。

“这位是?”韩昉下意识问道。

李纲一声冷笑:“他就是将你家二太子挡在黄河之北五天五夜过不来的徐卫!”

韩昉闻言,目视徐卫良久,点头道:“果是少年英才,真乃将种也。”略一停顿,轻笑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南朝虽有忠心为国之士,又有悍不畏死之将,奈何……”

李纲勃然色变,厉喝道:“住嘴!”

一辆双马车缓缓驶来,徐卫问道:“自己上去,还是我帮你?”

韩昉默然,身后那神情剽悍的随从听了这话,突然往前一靠,挡在他面前。几乎同时,茶肆内出来七八人,将他们不远不近的围在中间。韩昉环视之,才知对方早有准备。马车在旁边停下,李纲神色冷峻,沉声道:“请吧。”

望着马车驶出城外,李纲刚刚松了口气,忽又一拍手,惊道:“不好!还有馆驿……”

“李相勿忧,卑职早已派人去了。”徐卫笑道。

李纲闻言,欣喜不已,徐卫这般年轻,办事却如此牢靠,这回说什么也要在官家面前保奏,非把他弄上去不可!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按规定文武官员都有“朝假”一天。恰巧靖绥营今天歇息休整半日,徐卫安排好营中事务之后,又到李贯处查看关押的韩昉等人一遍,便赶回城里。本欲与家人团聚。可到家后得知,徐太公早领着全家老小按照重阳习俗,登高望远插茱萸去了。在家中呆了一阵,烦闷得紧,遂脱了官袍,改换便装,金带鱼袋尽皆取下,手摇一柄西川折纸扇,也学学那文人雅士的风范。并未带随从,只身一人便出门去。

虽然时常出入东京城,可由于忙着练兵,从来没有好生游览过。徐卫便从西水门出发,至御街,再向东而行。如今的京城,已经完全恢复宁静。百姓们的脸上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忧愁。无论商铺、酒楼、茶肆,都人满为患。徐卫闲庭信步一般,一会儿到商铺逛逛,虽然并不买什么东西。继而又到酒楼瞅瞅,没想到还真遇到几个相熟的官员。只是大家都在放假,不好打扰,招呼一声便辞别而去。后来再到茶肆坐坐,让茶博士倒上一茶清茶,听那说书先生讲些隋唐英雄,乡间异事,时间倒也打发得快。

估计时辰差不离,也该回去瞧瞧老爷子是否返家,便结了茶资,又摇着纸扇沿着街边一路逛回去。踏进一家商铺,店面颇大,架上货物琳琅满目,生意像是不错,十数个客人三三两两聚着。徐卫突然发现,那店里客人见他进来,都多瞅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