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有点捧杀的意思了,小西山虎捷乡军之所以跟李金联军战成平手。首先取决于地形,那地方基本是山地,大规模的骑兵根本摆不开。可太原地形又不一样,虽说几面环山吧,可还有个小平原,就在太原中南部。到时候女真人一见势头不对,全按下来,骑兵一冲,宋军能有什么优势?

“大帅抬举,卑职愧不敢当。”徐卫冷冷地一句顶回去,又道“李植现在狗急跳墙,带着主力奔真定而去,如辽州、汾州、威胜军等地,防备自然就空虚。用河东义军,足以成事,杀鸡焉用牛刀?请制置相公以及大帅定夺。”

何灌一时无言,不得不承认,徐九的话确实有些道理。只是,虽说河东义军号称几十万,但义军总归是义军,它不是朝廷的正规部队。名义上接受朝廷领导,其实都是各自为政,要是河东让这些人全占了去,不但于朝廷无益,又置西军颜面于何地?再则,那义军虽以忠君勤王为号召,但背地里私行劫掠之举的也不是没有。别到时候,朝廷费了钱粮,地盘没拿回来,倒养了一窝贼寇,这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曲端见何灌没有明确表态,趁机道:“徐九,你小心谨慎固然是好。只是,这行军作战,最讲不得拖泥带水,瞻前顾后。别说现在李植正准备与高世由火并,防备空虚。就是他在,我军照样能打上去。陕西六路眼下兵强马壮,挟击退党项之威,正可还以颜色。”

姚平仲是难得安静,听了一阵之后,虽然极厌恶曲端为人,但还是附和道:“曲帅言之有理,就算粘罕率大军南下增援,我军也不惧他!平仲,愿为前军!”

他一挑头,张中孚张中彦兄弟是曲端旧部,自然极力赞同。徐胜当然心向着弟弟,于是并不表态。

何灌见此情形,一拍膝盖:“好!既然如此,那你们陕华路就作为先锋,只待李植一动手,就直取威胜军!进逼榆次!”

徐卫正欲进言,也不知想起什么,将话吞了回去。何灌看在眼里,也没多说,当下散了帐,正当众将都向外走去时,他唤道:“徐九留下。”

第二百四十三章 观念问题

众将佐一走,何灌也就不再端着六路制置使的架子,走下帅座,语气颇为平缓地问道:“自你离京,多时不见,你和九月可顺遂?”

徐卫一点头:“多谢制置相公过问,一切都好。”

“九月父母亡故,孑然一身,想来也叫人可怜。如今嫁于你,也是她的造化,好生待她吧。我这个作姨父的,也就放心了。”何灌拍拍徐卫的肩膀说道。他也知道张九月当初何府没过什么好日子,如今嫁入徐门,就怕这徐九知道九月的遭遇,对何家有什么看法。甚至将这种情绪带到公事中来。

何灌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来由,前些日子,徐卫随曲端到京兆,献了图谋河东之策。他完全可以直接跟自己说嘛,为何绕开我,却去禀了李纲?

徐卫应允,也没多的话。何灌见状,遂问道:“你为何执意让河东义军去打头阵?”

“制置相公,不是打头阵,而是主要依靠义军。”徐卫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

何灌看了他两眼,轻笑道:“徐九啊,你虽说是河东义军总管,但也不要对那帮人期望过高。说到底,在东京眼里,义军是个甚么东西?跟乱贼没多大区别。朝廷此次决定扶持义军,你真当是官家心甘情愿?那还不是少宰何栗他们极力争取的结果?官家根本没当回事,左右也就是费几个钱的事,不值当整日地纠缠。”

徐卫听出来他的意思,就是说我徐九作个总管,就非想把义军扶持起来,于是正色道:“卑职没有其他想法,而是这次出兵河东,西军最好不要直接干预。”

何灌眉头一皱,这话怎么说的?朝廷每年费去赋税的六七成养兵,图个什么?现在河东半境沦于贼手,西军不去打,有这样的道理?

“制置相公,宋金现在都处于靖康合议的约束当中。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纸合议就是张纸而已,敌我双方都想借着这张纸争取个几年光景,积蓄力量以图再战。如果此次出兵河东,以义军为主要力量,女真人就算要插手,也要考虑值不值得。但若是西军直接打过去,性质就完全不一样,金人铁定出兵,哪怕它正在休养生息。”徐卫说的这番话,正是当初马扩所主张的。李植将主力调去打河北,那么义军就能够再往北推进一大步。而女真人根本没把义军放在眼里,到时又要处理李植高世由火并之后留下的残局,河东几十万人正好借着这个空档发展壮大。等到两三年后,义军已有相当规模,相信女真人也缓过气来,准备再次南下了。而到了那时,会是个什么局面?宋金主战场,不在陕西,不在中原,而在河东!女真人前有西军牵制,后有义军骚扰,这才是对南朝最有利的!

马扩所设计的这个策略,正可让大宋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空间!义军没有一钱的军饷,粮草也都是自己屯垦解决,朝廷几乎不用耗费任何资源,至多也就是封些官衔下来,鼓舞士气而已。如此一来,义军占住了大宋故有领土,不至于落入外敌之手,又何以发展壮大,为日后抗击金国再度南下作准备,何乐而不为?

“马扩?马子充?”何灌听完之后,对这个远见卓识的计划似乎不太感兴趣,反而惊讶于徐卫与马扩的交情。“你可知道,女真这股祸水是谁引来的?就是他马家父子!他为什么弃官不作,宁愿浪迹江湖?那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回来没他的好。子昂,你是铁打金铸的前程,你的名字和姚平仲等人一样,都被官家记在禁中的屏风上。于公于私,本官都劝你一句,少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说完之后,见徐卫不言语,怕他没听进去,又补充道:“还有,你我都是武臣,以军旅之事事官家,其他的,我们少去操心。”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合议约束云云,那是政治上的事,我们带兵的只管打仗,其他的别去想。可问题是,政治和军事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军事就是政治的延续,不看清政治形势,单纯依靠军事斗争,跟蒙着眼睛打架有什么区别?

可何灌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谈下去没有必要。谁叫人家是掌管六路兵权的制置使,而自己连一路帅臣都不是?徐卫向这个教导提携过自己的长官长揖一拜,退出了帅帐。

顶着头上的烈日,看着营中的将士,徐卫暗叹了口气。虽说他现在以二十四岁的年纪,做到五品知军,还是预备节度使,可地位到底还是不够高,权力也不够大,总是束手束脚。有时气极之下想想,还不如到河东跟马扩那帮义军厮混,想怎样就怎样,乐得没人管束。

隆兴元年五年,李植抢在女真人立高世由为帝之前动手,猝然发难,纠集大量兵力,号称十二万,主要经太原边境攻入真定。高世由万万没有料到李植会来这么一手,而他的心腹大将高孝恭又带着大军与徐彰决战,因此李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就直达真定城下。高世由大骇,一面派出人马紧急向金国报信,又召高孝恭速回,一面关了四门,坚守不出。李植号令全军,竭力攻城,并宣称,有擒高世由父子者,重赏。

与此同时,高孝恭率领的部队正在大名府境内与山东军、河北军展开血战。马陵道口,徐彰伏下了徐洪、韩世忠、岳飞等人,高军步步进逼,果然中伏。两军大战,从上午杀到下午,高军终于不敌,全线溃败,河东招抚司统制岳飞,于乱军之中,一枪搠中高孝恭左肋,若非部下拼死相救,这位高世由的族弟恐怕就作了岳飞的枪下之鬼。高军溃退以后,徐彰纵兵掩杀,一路追赶。河北兵民闻讯欣喜欲狂,纷纷响应,以为一路打上去,直奔高世由的老巢真定府。可当宋军追到夏津县时,突然全军停滞不前。到了当天夜晚,又火速撤回了大名府。一时间,河北兵民惊疑不定,谣言四起……

第二百四十四章 汾州大战

五月二十三,在得知李植已经向高世由开战之后,曲端向下属各路兵马下发了命令,整备一日,明日清晨兵发河东!何灌也到了河中府坐镇,催促鄜延张深,环庆王似尽快引军前来。徐卫看他二人一个急着扬威镇六路,一个急着搂草打兔子,而且都不把义军当回事,知道说也是白说,也就不费那口舌了。

这天中午,因天气炎热,徐卫正敝着衣衫坐于军帐中打个盹,可心烦意乱的怎么也静不下来,那心里就像有十七八只猫挠一般,堵得厉害。起身到帐门口吹吹风,还是心神不宁,转身到桌前倒碗水喝吧,刚喝没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