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战争雄而闻名的将领。“锁城法”未必就困得住他。行军作战,最怕腹背受敌,如果弃河东不管,直趋陕西,前面的几路西军是南朝战力最强的军队,万一战局不顺,想往回撤,紫金虎把退路给我堵住怎么办?他手里可不光有虎儿军,还有几十万所谓的河东义师,力量不容小觑!鉴于这些原因,他否决了马五等人的建议。

与娄宿的纠结相比,徐卫倒悠哉得多。平阳城里,兵精粮足,战事开始之前,他就问李纲要了足够五万人吃半年的粮食,此外还有充足的器械。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是伙食单调了点。羊肉吃多了,烧心;面食吃多了,易胖。

眼看着就到春节了,这些年东征西讨,就没过过一个安乐的新年。真有些思念在定戎的娘子,可没办法,走上了带兵这条路,与家人聚少离多是难免的,古往今来都有一样。

这几日,金军消停了些。徐卫一面命将佐小心防备,一面继续跟匠人们研究火药。在奔赴河东之前,李纲要求他无论如何镇住局面,而他也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我要的粮草器械,陕西务必满足;第二,若是金军南下,我先在河东挡着,但希望宣抚相公保证我的后院不起火;第三,不是说要新成立一个都作院么?就设在定戎如何?

这三个要求,李纲满口答应。并给他派出了一批制造军械的工匠赶往平阳助阵。具备了这个条件,徐卫心里琢磨日久的想法也就可以具体实施了。

火器取代冷兵器,这是历史潮流,是个人都知道。不对,应该说是后世人都知道。来到宋代后,尤其是带兵之后,徐卫对宋军的火器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于火器在宋军器械中的地位,一言以蔽之,还是跑龙套,作为辅助手段。原因很简单,火药的威力不够。你想想,成分中甚至出现清油、桐油、芭豆的火药,那威力怎么可能大?霹雳炮,名字够威风吧?大得面盆一样,一颗出去,愣炸不死几个人!

有鉴于此,徐卫决定,拿平阳来充当试验场。所以才会出现前些日子,作院校场上那一幕。可这些天以来,他让工匠把焰硝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新配制出来的火药威力还是不理想,这倒让他有些不解了。

这一日,徐卫巡视城防完毕后,又去校场呆了一阵,回到帅府天已黑尽。又坐堂处理了一些城内军中的事务,忙活好大一阵,方才入室就寝。其实,征战在外,所谓的就寝不能说是睡觉,只能是打盹。除了铠甲,啥也不能脱,万一有警,一个鲤鱼打挺你就得起来。

让亲兵服侍着脱了铠甲,吹熄了灯,他甚至连战靴都没蹬,合衣半躺于床上。刚躺下去没一会儿,突然笑出声来。想来还真好笑,人家穿越吧,脱个衣裳还有俏丽丽的丫头伺候,我就永远是粗手粗脚的军汉。

又过一阵,迷迷乎乎就要睡着了,忽地一声响惊醒了他。跳起来一看,却是士兵忘记关上窗户,这会儿风一起,把支杆给吹掉了。

回到床边,再躺下去,却又怎么都睡不着。索性脱了外袍靴子,让亲兵打盆热水来,娘的,脚都快冻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了,得好好烫烫。

“舒服!”两只脚一伸入盆里,徐卫忍不住暗叫一声。睡暖铺,烫热脚,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是奢侈的享受了。早知道干个文官多好,不用戎马倥偬,不用浴血奋战,地位还比武臣高。可谁叫咱投身到一个行伍世家里?

想到这一点,心中一动。也不知现在东京方面怎么样,赵桓是去是留?如果是走,又走往哪处?陕西?江南?嗨,我操那个闲心干嘛,爱去哪去哪,哥现在只关心后院是否安稳,陕华的防务是谁在主事,以及西军备战情况如何。金军十一月初的时候南下,到现在过去一个多月了,相信李纲何灌也忙了个差不离。只要不出现历史上“富平之战”那样的失利,保全陕西应该没有问题。只要保住这八百里秦川,还背靠天府之国的四川,进可攻,退可守,先不说取胜,至少立于不败之地。虽然现在距离“川陕”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但至少有了一个大体的眉目。

“招讨相公可曾睡下?”正想着,房外突然响起马扩的声音。

这时,徐卫心里冒出一个没来由的想法来,略一迟疑立即回答道:“是子充兄么?请进。”

门缓缓推开,裹得跟个棉团似的马扩踏进房里,带进来一股寒风,吹得人直打冷战。马扩一见,赶紧掩上门,笑着抱歉道:“往日招讨相公总是衣不解带,对不住,对不住。”

徐卫麻利地擦干了脚,笑道:“无妨,坐坐坐,让军士弄盆羊杂汤?”

马扩头摇得飞快,苦着脸道:“我最近闻着羊骚味就直反胃。”说话间,坐了下来。

徐卫穿上袍子,套上靴子,命士兵提来滚烫的开水,亲手泡上两杯茶,一面笑道:“那就整点清淡的,这茶还是出征之前李宣抚送的,一直没舍得喝,今天拿来招待子充兄才相配。”

马扩一语戳破他的谎言:“你那是没空喝!最近几日,女真人消停下来,你才有这般闲情逸致。”

“哈哈,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唯子充兄也。”徐卫大笑道。

两人靠着坐了下来,只因徐卫这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床,一桌,数凳而已。桌上还堆着铠甲,先得搬到床上去才有地方吃茶。捧着滚烫的茶杯,沉默片刻之后,徐卫先开口道:“子充兄来得正好,有件事憋在兄弟心里多时,不吐不快。”

马扩双手抱着茶杯,听到这话,好像还有些意外,抬头道:“哦?不知招讨相公所为何事?”

“别一口一个相公,这里又没旁人。”徐卫怪了一句后,思索片刻,又道“兄长之才干,兄弟佩服得紧。不是吹捧你,纵观朝中和地方,没有任何人有你见识多。当初,子充兄奔走于宋金之间,力促盟约,跟契丹人,也打过交道。可以这么说,时至今日,对天下看得最明白的,恐怕非兄莫属。”

马扩认真听完后,淡然一笑:“女真崛起,欲席卷天下。契丹耶律大石率军出走西域,所图者,无非复国而已。党项自横山天都山一线失守后,国势大为削弱,夹于诸强之间,只能力图自保。至于我朝……”语于此处,他停了下来。

徐卫也不去追问,等了一阵,马扩叹了口气:“官家虽有恢复之心,但宋金之间实力差距虽有缩小,却仍旧悬殊,攻守之势十年难易。”

“那敢问兄长破局之策?”徐卫揭开杯盖,吹了口气,轻抿一口。

“坚守川陕,经营东南,鏖战中原,力图恢复!”马扩这十六个字说得是掷地有声!

徐卫听罢,不禁暗呼佩服,马扩对局势判断之精确,可谓一针见血!而这十六个字,也是字字珠玑,真知灼见。

“若能再缓和对夏关系,联通耶律大石,则事半而功倍,虽女真再强,亦不足惧!”马扩这句话出口,徐卫知道,不能再等了。

在心里思量一阵,他开口道:“子充兄,恕我直言,以你的才干,本可在这乱世之中大展拳脚。但你何苦只作个义军之首?诚然,两河义师是抗金大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真正的中流砥柱,还是禁军啊。我知道,对于兄长早年奔走宋金之间,促成盟约一事,朝野颇多不谅解。可当时,你是奉了上头的命令办差,责任并不在你。对于此事,兄长不应该有包袱。”

马扩闻言默然,这么些年,总算是听到一句公道话!认识徐卫的时候,以为他不过是出身将门,能征惯战罢了。可与他相交日久才发现,此人虽然年轻,但见识却着实不浅。今天他说出这段话,够了,能得如此知己,真乃一大快事!

抬起头,看着对方半晌,他笑道:“本想与你作个磕头兄弟,但你现在既为招讨大使,又是义军总管,是我的上峰,此时与你结义,未免有攀附之嫌。罢,来日方长。自昭德失陷后,我也一直反思,眼下金寇狰狞,正是我辈中人建功立业之良机。我虽恶朝中权贵之言行,但率义军奔走于两河,终究难以施展抱负!子昂贤弟,恕我托大呼你为弟,非是马某夸口,若有人能识得我这身本事,给我一个机会,我必在抗金大业中……”

马扩的情绪有些激动,说到这里竟拍案而起,双目炯炯,若明星朗月!可后头,却没有了下文,他的情绪渐渐平复,眼中光芒逐渐消退,终于,还是颓然地坐了下去。现在,非但朝野之中,便是举国上下,都认为我马扩是女真南寇的祸根,说我马扩引狼入室!对,联金灭辽,确实是一大败笔!也确实为大宋种下了祸根!可那是我马扩一人之过么?我不过是奉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