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进抵大顺城,他麾下的悍将,麟州杨家的后人杨荣,一日之内,连挑韩军寨子三座,骇得布置在大顺城南面的诸多小寨的守军弃寨后退。

徐原大喜,即决定强攻。这时候他手里的兵力只有两万余,而张俊在他两倍以上。

九月初四,朱记关。

这座新建成不久的雄关有些面目狰狞了,关墙虽然还完整,但墙体上千疮百孔,八牛弩所发射的巨箭嵌入墙中,难以撼动,旁边朱记台上的壁垒,遭受了金军砲群的猛烈轰击。不过,除了一些女墙齿垛被击毁外,基本上没有大的创伤。

经历了多日的进攻之后,朱记关仍旧坚挺。关上那面军旗仍旧迎风招展。

此时,战场上格外宁静,进攻的金军已经退回了营寨。关前平地上,数千韩军士兵正在搬运尸体。他们完全暴露在守军弓箭火器的射程之内,但奇怪的是,关上的守军们靠着巨弩,倚着火炮,却无一人发射。

原来,连日强攻,金韩联军死亡惨重,那关前地上堆满了尸体。八九月份,虽然入秋,但气候时凉时热,没两天,尸体就开始腐败发臭,熏得朱记关上的将士们难以忍受。吴璘通知韩常,士卒有什么罪过?怎忍心看他们弃尸腐化?你派人来搬走吧,只要不携带武器,没有异常举动,我保证安全。

韩常同意,派数千韩军前往收尸。看着一车一车的尸首被拉回,金韩联军的将士们有些吃不消了。打了这么多天,虽然上头没有说,但据估计,少说折了万人以上!虎死架不倒,虎儿军在鄜州败得那么惨,可没想到他们还有如此实力。这几天以来,不论是参战的没参战的,无人对守军猛烈的反击印象深刻。尤其是他们用火器配合弓弩砲车的战术,简直让人窒息!打到现在,还不说破关,能攻上关头去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统制官人,几天下来,对方折损严重,会不会知难而退?”关墙上,一名部将向俯视敌军营寨的吴璘问道。

“难说!”吴唐卿摇摇头。“韩常在金军里以善攻守而闻名,他不会只有这两板斧,一定还会想其他路数,我军不可掉以轻心。”

“卑职倒情愿他知难而退,如果这么一直耗下去,我军的兵源和器械都成问题。”部将不无担忧地说道。

几天打下来,守军的死伤倒是不大,但为了进行密集而饱和的还击,器械消耗就有些惊人了。震天雷基本耗光,现在砲车群只能打石弹,飞火炮的铁弹丸和火药也消耗过半,并有两门炮炸了膛。箭矢倒还足够应付个把月,希望在此之前,如果敌人不退,凤翔张总管会增援咱们。

吴璘并不答话,神情凝重。如果我是韩常,一定会派骑兵绕过歧山县去袭扰凤翔府,切断府城与朱记关的联系,甚至可能迂回到朱记关背后发起奇袭。当然,张宪也不是吃素的,大帅调了李成卫两千“突火骑”给他,有这支精锐在手,他如果还让朱记关背后被捅一刀,那凤翔府兵马总管他就不用干了。

凤翔府城

尽管大战爆发,全城戒严,但得益于这两年的经营,凤翔府物资储备足够应付,军民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街上行人如梭,市场上各色货物仍在贩卖。若说要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巡弋的军汉们多了一些。

在总管府的节堂上,张宪会聚部将正研讨战局。一方长桌上,沙石堆成的模型十分直观地显现了凤翔的山川地理。

此时,身着官袍的张宪手里握着一把小纸旗,正一根根往沙盘上插。通过他标明的位置,部将们很容易看出敌我双方的态势。

“现在敌军进攻的重点主要放在朱记关,他们的马军绕过了歧山县,扎在府城东郊,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切断府城和吴璘的联系。你们有什么看法?”张宪插完之后,将纸旗一扔,盯着沙盘问道。

“朱记关再撑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府城不必急着增援,有我们杵在此处,敌骑也不敢迂回穿插。”有人说道。

张宪看他一眼:“那我们就什么也不干?干等?”

“可大帅说了,我军的任务是坚守……”部将辩称道。

没等他说完,张宪提高音量:“大帅还说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你怎么就记住一句?”

“进攻?张总管,现在城里连正军带义勇,两万人都不到,进攻是不是太冒险了?”部将质疑道。

“不错,总管,固守府城是我军首要之务,不容有失!府城可是朱记关和大散关的支撑所在!”众将都劝。

张宪沉默不言,他承认部将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我不能总让敌人的马军在我眼皮子底下转悠,切断我和吴璘的联系吧?如果任由这么下去,吴唐卿早晚有撑不住的一天。

正讨论着,忽听一声巨响,把堂内众将着实骇了一跳。张宪不禁火冒三丈,哪个不开眼的,不知道这是节堂重地么?寻声望去,只见数名身着戎装的战将匆匆而入,众人定睛一看,那提条马鞭走在最前头,戴个皮眼罩,只露出一只眼睛的,不就是……

“卑职张宪,引凤翔诸将见过杨都统!”张宪连忙上前抱拳道。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秦凤经略安抚司都统制,杨彦。杨大点了点头,把头盔一掀,连同马鞭扔在桌上,又扯了围脖,卸了身甲,口中道:“别管我,你们商量什么,继续继续。娘的,都九月天了,还他娘的热!”

“卑职正在研讨战局,不想都统忽至,就请杨都统……”张宪请示道。

“你也得容我吃口茶吧?”杨彦大声道。

有人立马捧过一碗茶,他长鲸吸水般灌了一气,一抹嘴,这才看向沙盘:“朱记关打了几天了?”

“今天是……第,第八天了。”张宪回答道。

“才八天?早着呢,吴璘扛得住,不用急。”杨彦扯开衣襟道。

“不过,敌一股以马军为主的部队把营寨扎在我府城东面不远,时常出没于近郊,切断我与吴璘的联系,牵制的意图很明显啊。”张宪报告道。

杨彦闻言,眉头一皱,指着沙盘上一面小旗道:“可是此处?”

“正是,据探,这不是一两千骑能说得了的。”有人回答道。

杨彦把茶碗一放,盯着那沙盘半晌,自言自语道:“你有马军,我也有,我也有……”

听他念叨一阵,也没个明确的指示,张宪有些着急,索性问道:“都统自秦州而来,大帅有何示下?”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洒家都到凤翔来了,这一路的战局就归我指挥。大帅现在操心的是整个陕西,才不搭理秦凤这摊事呢。”杨彦笑道。

张宪闻言苦笑:“再操心全陕,可这秦凤一路是咱的根本呐。那,都统带了多少兵来?”

“哎,张宗本,你小子这话我怎么听着那么不顺耳?我姓杨的不会打仗?还带多少兵?一个也没!就这几个汉子,怎么地?”杨彦一本正经道。

张宪心知杨大是个浑人,跟他抬杠没好处,遂赔礼道:“卑职绝无此意!都统莫多心!”

“哼,不是说你几个,急什么?这才刚开打,就着急忙慌地四处抽兵?镇定!要镇定!真到需要抽兵的时候,大散关和尚原不还有徐四哥徐五哥么?说远点,熙州还有姚大帅呢,甭急,慢慢来。”杨彦轻描淡写道。

说得张宪等将连连称是,他又看了沙盘一阵,他问道:“你们先前在商量什么?我怎么听着谁要轻举妄动一样?”

“哦,卑职提了个想法,说是以攻代守,正与诸将商量呢。”张宪回答道。

杨彦一听,举起右手道:“别搞这事,来时制置相公再三告诉我,这次作战,首先就是求稳。利用凤翔的防御体系,最大限度消耗敌军。哪怕是出现了战机,也要慎之又慎,因为此番是防守作战,明白么?”

“明白!”众将齐声答道。

杨彦点点头,又往沙盘上瞄一眼,啧道:“不过,这支金军偏师总扎在眼皮底子也不是个事。府城和朱记关必须要联通,不能被隔断。”

张宪眼睛一亮,这不正是我的想法么?难道杨都统也有此意?想到这里,朗声道:“不错!都统所言在理!卑职认为,有必要敲打它一下。”

“敲打有个鸟用!”杨彦哼道。“要打就拳拳到肉,把它撵回去!不过,止于此处,不能再往前,守住府城是重中之重!”

张宪频频点头道:“不错,正该如此。请都统坐镇府城,卑职……”

正当他请缨之际,杨彦挥手道:“打住,这杨再兴,李成卫都在,几时轮到你去突击?你是凤翔兵马总管,还是顾着城池吧。再说,我这里也离不开你。”

张宪扭头朝杨李二将望去,二人都冲他抱个拳,面有得色。这两个都是虎儿军中的马军骁将,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