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马嘴边尽是沫子,喷出团团白雾,骑士也是气喘吁吁,浑身大汗。那小将从马背上跳下,将铁锥枪扔给士兵,打量起村中情况来。百姓大多缩于屋檐之下,不安地看着他们,村中一片狼藉,给祸害得不轻。

那小将看了一阵,向百姓们喊话道:“本地保正何在?”

没谁敢搭话,有个胆大的,回了一嗓子:“保正住在东头。”

“那劳你去唤来,我有事嘱咐他。”小将说道。

见他说话客气,那回话的汉子离了家,跑到村东头请了保正过来。至小将跟前,战战兢兢地行个礼:“小人乃本地保正,敢问官有何吩咐?”

小将还他一礼,朗声道:“这村中乱军尸首,劳你组织人手搬了出去掩埋,所掠财物,也请归还原主。”

保正一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谁的部队,竟有这等好事?把财物归还我们?心中不敢相信,遂说道:“不敢不敢。”

“嗯?怎地不敢?有难处?”小将倒有些疑惑了。

此时过来一个都头,是个老兵油子,见保正如此状态,喝道:“让你干你就干,我们是正经的官军,决不会取你一分一毫。”

语毕,又对小将道:“小官人,百姓把我军当成那祸害地方的烂部队了。”

小将闻言,宽慰道:“保正休怕,我们是朝廷的禁军,有军法约束,决不骚扰地方。你放心去办吧。”

保正半信半疑,拿了铜锣满村敲,告知百姓前来帮忙搬运尸首,取回财物。那些官军竟也不在村中逗留,都在村外野地上稍事休整,拿了又冷又硬的干粮啃。百姓们看在眼里,觉得过意不去。

保正与村中长者商量,官军赶走了溃兵,且秋毫无犯,现在冒着寒风在外头喂冷干粮,咱们好歹也给弄点热汤水去,算是劳军吧。随后布置下去,百姓群起响应,这家整锅热汤,那家蒸笼馒头,扶老携幼地送出村来。

哪知,他们这番意,军汉们却不敢领情。没有一人去拿百姓的饮食,只顾吃着干粮。百姓请保正去跟那年轻的统兵官说,却得到回答说,军法森严,不敢有违,若拿了百姓一瓢一饮,也是死罪。百姓们闻听此言,都很感动,执意要送。

“岳指挥,百姓一番盛情,也不好拒绝。弟兄们啃着冷货,也吃得难受。不如给些钱,算是买的如何?”那都头向小将请示道。

那小将姓岳,名云,乃神武后军副军统制岳飞之长子,听了这话,见手下的弟兄们追杀大半天,滴水未沾,粒米未进,也确实辛苦。思之再三,终于点头同意。

趁军汉们饮食之际,保正上前问道:“敢问官人,是何人部属?”

“哦,我等乃御营司神武后副军,长官乃岳飞岳统制。”有人回答道。

保正吃了一惊,脱口问道:“莫非昔年在东京留司守勾当的,岳飞,岳鹏举?”

“正是,老丈识得我统制官人?”军汉们问道。

那保正一拍大腿,并不回答,而是转身向百姓喊道:“此岳爷爷军!”

百姓一片欢腾,昔日岳飞在东京留守司供职,曾经在此地驻扎过。其部纪律严明,号称“冻死不拆屋,饶死不打掳”,百姓印象深刻。一听说是他的部队,如何不喜?这回咱们有盼头了,岳爷爷打回来了!看这样子,官军怕是要收复东京呐!

嘉定四年正月,折可求在襄汉战区取得重大胜利。击溃韩军十万,战果难以统计。高孝恭率残部退入东京,企图负隅顽抗。折可求与何灌商议,有心再集部队,筹办军需,一举拿下东京,恢复故都,把韩军赶过黄河去!

为了指挥这场战役,折可求把指挥部设在了颍昌府,其前军屯于鄢陵县,直接威胁东京。一面整顿部队,一面向杭州行在请求粮饷军需。

颍昌府,在韩军溃败之际,府城遭到严重破坏。官军进城,正尽力恢复秩序,街市上,随处可见士兵与百姓一道清理废墟,重拾家园。

颍昌府衙,已被充作帅府,西军元老,当朝太尉折可求坐镇此地,正积极谋划收复东京。一支马队奔至府门前停下,荆湖宣抚使何灌下得马来,望着城中热闹的景象,不禁叹道:“折太尉于戎马倥偬之际,不忘民生,真难能可贵。”

语毕,引众直役府衙而入,那把守的兵将谁不识得何宣抚?纷纷行礼,恭迎入内。时折太尉正于节堂之上点阅众将,何灌也不去打扰,一直等折家将领们鱼贯而出,他方才去见。

“太尉一举击溃贼师,震动中原,可喜可贺啊!”何灌一入节堂,就向折可求抱拳道。

折可求抬头一看,慌忙下得堂来,还礼道:“何少保谬赞!若非宣抚少保鼎力支持,哪有此胜?快请花厅奉茶。”说完,亲执何灌之手,一直拉到花厅上。

军汉奉上茶,两位手握兵柄的当朝重臣吃罢,何灌即问道:“如今高逆孝恭败退何方?”

“已查明,高孝恭率残部退至东京,企图负隅顽抗。我欲集重兵往攻,一举克复故都,何宣抚以为如何?”折可求道。

何灌喜形于色,击扶手赞道:“诚若如此,中兴之功,太尉当为第一!”

“不敢不敢,这都有赖于朝廷支持,将士效死。”折可求谦虚道。他出身番将,如今虽居高职,手握重兵,其子侄皆显要,却不改谨慎的本色。

“太尉过谦了。”何灌摆手道。“只是,此役进展顺利,超出预期,若要打东京,恐军中粮饷不足敷用,还要早作准备才是。”

“我也正有此意,须得向行在多请些粮饷军备才行。”折可求点头。

正说着,忽见一员小将奔入花厅,先对何灌行个礼,口称见过宣抚相公。

“哈哈,折家小帅每每为先锋,立得好大功劳!真是虎父无犬子!”何灌大笑赞道。

折可求亦笑,随即向儿子问道:“何事?”

“父帅,儿于外间巡弋,遇一马队自南而来,经询问,乃川陕宣抚司官员,领头的乃干办公事,名叫赵开,本欲往江南,闻听何宣抚与父帅在颍昌,特来拜会。”折彦野禀报道。

川陕宣抚司?

此次伪韩挑起战端,陕西必定不能置身事外,也不知道现在西北情况如何?徐子昂受命节制西军,充任制置使,他能镇得住局面么?

这在场两名重臣,何灌曾经提携过徐卫,又是徐卫之妻张九月的姨父;折可求曾经率折家军在河东平阳救援徐卫,而后合师一处,取得定戎大捷,他率折家军下江南时,紫金虎还亲自到潼关送别。

论起来,这两人都跟徐九关系匪浅,因此急欲知道他的消息。见有官员自川陕而来,急忙命请来相见。

不多时,一官员入内,年五旬开外,个头显得有些短小。但他千里而来,舟车劳顿,此时却衣冠整齐,丝毫不见凌乱。而且这人身上,少一分威仪,却多一分精明。名叫赵开,四川遂宁人,现任川陕宣抚司干办公事。

进来之后,折彦野向他介绍道:“此乃荆湖何宣抚,上座者乃家父。”

赵开听罢,即向何灌施一礼,又向折可求施一礼,朗声道:“下官赵开,见过两位相公。”

何折二官都点头,何灌让他坐下,直接问道:“你,欲往何处?”

“下官奉本司徐宣抚之命,往诣行在,上报川陕近况。”赵开回答道。

见他虽居干办之卑职,但应答之间从容不迫,折何二人都高看他一眼,语气随即缓和。折可求原为西军帅守,心系故土,因此迫不及待地问道:“赵干办,陕西可有战事?”

“已无。”赵开道。

“已无?怎地?伪韩未犯陕西?”何灌眉头一皱。莫非此番伪韩进兵,只图襄汉?

“非也,去年伪韩在陕西大起兵戈,并得女真相助,集结数十万大军进犯环庆秦凤两路。”赵开摇头道。

此言一出,折可求何灌皆惊!我襄汉战场,敌以韩军为主。陕西既有金军相助,恐怕事态不妙啊。慢,这赵开说“已无”,莫非……

正惊疑时,赵开补充道:“然西军将士,在川陕宣抚司领导下,受陕西制置相公徐卫指挥,于凤翔府和庆阳府两处大败金韩联军,斩获无数。下官离开四川时,西军已复京兆耀州等地。此行,便是向行在报捷。”

折可求霍然起身,惊问道:“当真?”

“下官怎敢拿这等大事玩笑?”赵开笑道。

何灌折可求对视一眼,均感欣喜。西军到底是西军啊!鄜州败得那么惨,接连丢失多个府州,没想到,现在居然一举扭转战局!徐子昂刚刚升任陕西制置使,就立此大功,他在西军中的地位,算是稳了。

当下,两位重臣细问战事经过,赵开虽为文吏,但却侃侃而谈,说得活灵活现。又提及徐处仁苦心经营,徐子昂运筹帷幄,川陕的局势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