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战伐之事,便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说。金军东路军攻燕山府受阻,知府蔡靖虽然是个文臣,但颇有节操。在接连向童贯求援而不得之后,一面怒向朝廷告状,一面坚壁清野。在燕山城破前夕,下令焚毁一切可供军用的物资。如果不是徐卫献策支开郭药师,那么历史按原来的轨迹发展,将是郭药师绑架蔡靖,以几千人的嫡系裹胁四万五千宋军倒向金国。金军入城,得到大批粮草军器,这才一路南下。还有一点让徐卫肯定金军粮草不济,那就是今天上午在村庄歼灭的小股金军,就是以抢夺牲畜为主,这也佐证了他的猜想。只要靖绥营和种师道会师,再收容溃兵,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粮草又告短缺,必然向燕云撤退。如果一切顺利,历史就将改变!

第七十九章 逼宫

就在徐卫率领靖绥营西进,意图和种师道会师之时,就隔着一条黄河的东京城内,已经乱成一团。尽管城外云集着数十万各地王师,甚至还有部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可一百多年来,东京何曾出过这等变故?过惯了太平安逸日子的东京百姓,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市面上,各种商品开始短缺,物价一涨再涨,若不是有官军弹压,只怕早有人开始哄抢。

宫里更是一团乱麻,道君皇帝听到金军南侵之初。想到的不是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而是沐浴焚香,祈祷满天神佛佑我大宋。等到燕山失守,太原被围,各路求援之书如雪片般飞到东京,赵佶仰天大哭:“大臣误朕!”

可是,误他的大臣们听不到他的哭喊。朝中权贵眼下都在派遣仆人搜刮金银,装船南下,准备逃跑了。各府各衙的掌印堂官十有八九都不理事,政事堂上,宰相们也是每日对座,大眼望大小,束手无策。行政机构,已经近乎瘫痪。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一众表面上忠心耿耿,言听计从的大臣们在蒙蔽他,拿他当猴耍!正当怒气冲冲,想要拿人开刀之际,童贯带着数万精兵从太原逃回京城。赵佶大喜,不但没有追究童贯临阵脱逃的责任,反而相言好慰。但接连战败失地,还敢带走精兵逃回京城,童贯犯了众怒!腊月二十七,以太学生陈东为首的仕子长跪于宫外上书请愿,直指蔡京、童贯、李彦、王黼、朱勔、梁师成六人虽身居高位,但祸国乱民,欺瞒君父,宜诛此六贼,传首四方,以安天下。对于几度为相的蔡京,赵佶现在着实窝火,再加上蔡攸不住的在旁边挑拨,一众爪牙死命弹劾蔡京蔡绦两父子欺上瞒下之事。

赵佶虽怒,但蔡京几度出任宰相,可见在他心里还是有相当地位的。于是降诏罢免人神共愤的蔡绦,意在震慑蔡京。哪知蔡京毫无去意,皇帝遂派遣童贯去蔡京府上,让他上表致仕。蔡京在童贯面前闻讯大哭,问道:“我今年已七十八岁,行将就木,官家为何不肯容我几年?必是有奸臣进了谗言!”

童贯自己都焦头烂额,哪有还有心思管他,只三个字:“不知道。”山穷水尽的蔡京无奈之下,因为双目失明,只得将印章交给童贯带回。赵佶命词臣替他写好辞表,盖上印章,罢去相位,连贬三级。又将朱勔夺去一切公职,打回原籍。将王黼罢到永州安置,可王黼这厮是个溜须拍马之徒,靠着认梁师成当干爹爬上高位,为人又极其张扬跋扈,开封府尹聂昌对其恨之入骨,派出家中武士追杀枭首,谎称盗贼所害。李彦因为搜刮田地,祸害百姓,民怨最大,赵佶将其赐死抄家。

一时间,朝野拍手称快。何灌、张叔夜、聂昌、李纲等主战派大臣接连上书,要求整顿军队,痛击金军。赵佶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根弦,一心想着求和,苦等郭药师回信不得,又想派出使节。聂昌、李纲、张所等文臣冒死力谏,甚至阻挡赵佶回宫用膳。赵佶大怒,命殿前武士扯开大臣,拂袖而去。

腊月二十八,金军抵达黄河北岸的消息传入东京,赵佶惊怒交加,厉声抗问:“金人安敢如此!”大叫一声,栽下御塌昏迷。醒来后,突然降诏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这一举动,让李纲等大臣嗅到,官家这是想让太子留守京城监国,代行天子之事。而自己,是想离京逃跑!自古以来,皇帝如果逃离京师,也就意味着有亡国之虞!

李纲情急之下,剑走偏锋,与其好友给事中吴敏商议,逼迫官家退位!这可是捅天的大事!吴敏慎重建议说,让太子监国率领文武大臣抗敌就是了,没有必要逼宫。但李纲坚称,如果当年唐肃宗不是在灵武果断抛弃唐玄宗继承皇位,就没有后来大唐的复兴。眼下的局势,就如同三百年前一样,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要有大动作!并劝说吴敏,如果此事成功,抗金局面将为之一新,天下臣民将为之鼓舞。除了你这样刚直不阿,忘身殉国的大臣,没有人能担当这个重任。

李纲之所以选择与吴敏商议,原因在于吴敏任职给事中。给事中,以在殿中执事而得名,是天子的近臣,有顾问应对之责。由他开口,是最合适的人选。

吴敏答应之后提醒,这种捅天漏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万一失败,我等将万劫不复。李纲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想起另一个人来……

侍卫步军都虞侯何灌府邸,较之往日,明显戒备森严,执枪披甲的武士虎视眈眈,凌厉的目光扫视着经过的行人。

几匹马奔到府前街上停下,一个五短身材,獐头鼠目的汉子利落地跳下马,对身后几名军士抱拳:“多谢!请代徐指挥使拜谢枢密相公!”那几名军士应允,调转马头向城外奔去。

那汉子大步上前,被何府门前武士挡住,长枪抵在胸口,厉声喝道:“来者何人!”

“请通传一声,就说夏津后辈求见何太尉。”那汉子抱拳说道。

“滚!太尉近期一律不会客!”武士将枪一挺,吓唬道。

看着眼前几个威风八面的军汉,那人冷笑不止:“耽误了大事,你等吃罪不起!”

几名军汉一愣,好大的口气,莫非有些来头?商议几句,一名军士收了兵器便往府里奔,不多时快步跑出,说是太尉有请,态度明显不同。那汉子瞄了军士们一眼,昂首挺胸步入何府。

花厅之上,何灌一身戎装,茶几旁还靠着一柄长剑,看样子正打算出门。自金军南侵以来,官家非常倚重,并将宫廷卫戍之责交托到他手上。眼下时局艰难,这京城里也是暗潮涌动。刚刚收到消息,自己长子何蓟所部,已被金军击溃,目前下落不明,让人好生头痛。好在听了徐卫建议,否则,金军怕是已经兵临城下了。

第八十章 新君

看着面前站立的这个猥琐汉子,何灌不禁感到奇怪,徐卫这小子搞什么?这样的人都能当兵吃饷?转念一想,也替他感到为难,朝廷给的待遇实在太低了一些,要不是有斩级赏钱撑场面,恐怕连这样的人都招不来。

“你是徐九部下?你们乡勇营现在何处?你又怎么到了东京?”何灌问道。

对方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咂舌道:“小人是徐指挥使麾下都头李贯,奉命前来东京求见太尉。若不是张枢密帮忙,险些进不来!”

“本官在问你话!”何灌皱眉道。

李贯一个激灵,赶紧双手把信奉上:“我部与女真人遭遇,打了一仗,现已向西转进,寻找种少保部会师。小人奉指挥使军令,有书信一封在此,请太尉过目。”

何灌接过信,关切道:“哦?与金军遭遇?战况如何?”

李贯将战况详细报告给何灌,后者听罢大感意外。徐卫的乡勇营竟歼灭了一千余金军?确定是一千余金军?没有虚报?李贯再三保证,都有敌人首级为证,绝无半点虚假。何灌大喜过望,拆开徐卫书信读了起来。

在信中,徐卫并无支言片语提到自己的战功,反倒是建议何灌:女真人肯定会威胁东京,但眼下都城之外已经云集数十万勤王之师。金军必然不会来强攻,多半是会提出议和条件,逼迫朝廷接受。但金军粮草已经不济,他与种师道会合后,金军不知虚实,只要再咬牙撑一阵,敌必退无疑。

何灌看罢书信,一声长叹。难得这小子如此用心,可惜啊,你们在前头流血牺牲,后头尽在干些拆台子捅棍子的事。官家被急昏了头,居然派郭药师出使金营,那厮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怕只怕……

“你回去告诉徐九,千万不可与敌硬拼。我这边会想办法支援他。”何灌起身取过宝剑系在腰上,大声说道。李贯领命告辞而去,何灌刚要出门。外头又报来,太常少卿李纲求见。李纲?在这个档口,他来作甚?

大宋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