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鉴于本司的佐官,大多都是徐处仁作四川宣抚使的旧班底,为了有效地控制四川政局,徐卫有意安插自己的人马进入。王次翁被罢,徐卫就以自己的心腹马扩为“川陕宣抚处置司参谋军事”。

这个时候,徐卫也考虑既然自己作了川陕最高长官,还兼着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和兵马都总管有些不合适,打算辞去这个差遣,让吴玠接任。但转念一想,自己虽说是长官,但毕竟没有扶正,这说明杭州方面还有疑虑。另外,川陕宣抚处置司毕竟是个临时,或者说战时的中央派出机构,以后万一罢去也未可知。虽说在西军将帅里很多都是自己的兄弟,部下,但握着一路兵权总归稳当些,遂作罢。

宣抚处置司迁到兴元后,徐卫把家也搬到了这里。不难看出,紫金虎急欲一展手腕,加强自己对四川的控制。眼下,四川在休养生息,陕西在恢复重建,大的矛盾没有,一切都以发展为主轴。

到兴元后,徐卫想起了王庶给他推荐的赵开,于是张庆好生调查了这一下这个人。赵开,普州安居人,也就是后世的四川遂宁安居区,也就是说赵开是四川本地人,这跟张浚是一样的。

这个人在宋哲宗元符年间就中了进士,在中央作过小官,也在地方上任过知县,后来回到家乡四川作“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四川在宋代虽然叫得很普遍,但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行政区划,而是指“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四大川路”,简称“四川”。

在“成都府路转运判官”任上,赵开政绩斐然,后又出任“都提举茶马司”,专门负责四川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以茶易马”的贸易。有“一跬步而能运百货”的美誉。

徐卫了解了他的履历之后,十分欣赏。从前,刘子羽就比较善于理财,因此任他为陕西转运使,这个赵开看起来,比刘子羽有过之而无不及。徐卫随后下令,征召赵开至兴元府备咨询。

九月,徐卫又添一桩喜事。他的侍妾祝季兰证实怀有身孕,这一来不得了,正室张九月悉心照顾就不用了,急于让徐卫添丁的徐王氏则是隔三差五就往弟弟家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眼神,祝季兰肚子还没有挺起来,她就认定是怀的儿子。徐卫虽然知道没什么科学依据,但还是很开心。

这一日,徐卫刚刚接待了西夏使者。李仁孝派人来质问,为什么熙河军进攻仁多泉城,又吞并了桑济城,还收了数万帐吐蕃羌。徐卫强硬地答复,说彝生者龙屡犯边境,济桑城主又窝藏其人,自然要施以惩戒。反过来,他又质问党项使者,为何陈兵边境?对方却只能支吾地回答说,因为大金赐地,增兵卫戍是常理云云。他遂让使者转告夏王,麟、府、丰三州,晋宁一军,原是大宋领土,现在你们既然占了,我别的不多说,只一条。折氏世居府州,其祖宗坟茔都在,希望你们善加看护。

徐家的祖坟被伪韩扒了,徐彰为此忧愤而死,徐卫跟折仲古私交甚厚,而折家又跟党项人仇恨极深,他可不希望折家祖坟再被扒。西夏使者表示答应。

送走了西夏使者,徐卫刚喝口茶,便有佐吏进来报道:“宣抚相公,赵开赵提举已经等候多时了。”

“哦?快,请他进来。”徐卫合上杯盖,朗声说道。

不一阵,只见一位官员快步入内。看到他,徐卫有些意外,因为许多人都说赵开“极善理财,能力很强”,徐卫想象中,这种人应该年富力强才是。哪知进来这位官人,约莫已经六十左右了,鬓角已有白发,背也不那么直。而且徐卫在他脸上也没看出来有大才者应具备的奇容异貌,倒是个神态慈祥,举行有礼的老者。

“下官赵开,见过枢密相公。”那官人施礼道。川陕两地的文武官员,对徐卫的称呼比较混乱。跟他亲近的武官,多以“太尉”相称,因为这是最高军阶;宣抚处置司的幕僚,按习惯称“宣抚相公”;跟他不熟悉的外地官员,则多以最高衔“枢密相公”相称;陕西一些官员,又有称“制置相公”者。

“嗯,坐下说。”徐卫平视对方道。

赵开谢过,落座,徐卫让他给他奉上茶水,随口道:“久闻你名,早就想见见,只是一直事务繁忙不得空。最近你司情况如何?”

赵开刚端起茶杯,听了这话又赶紧放下,答道:“此前,下官刚刚自吐蕃人处易得马匹三千,已发往荆湖。”

“嗯?”徐卫面露疑色。我在陕西卯足了劲到处求马,你这一买就是三千匹,怎地还送往荆湖?

赵开见状,会意,马上解释道:“枢密相公,是这样的。往常,川陕两地茶马互市,我方以茶易诸羌之马匹,所得俱送东京,再分拨各地。自太上南巡后,所得之马便听朝廷命令,直接送往各地。荆湖战事需要,因此近来所得之马,俱付神武后军。”

徐卫这才明白,四川买马并非只为本地,而是要供应全国。

“那光是你一司,一年能买多少马?”徐卫又问。

“茶税每年可收两百万缗,买马六七千左右。”赵开如实答道。

如果是旁人,听到这个数字肯定惊呼,一年就能买六七千匹马,那宋军应该不缺骑兵才是。其实,买来的马并非都可充作战马,一些驽马只能充作役用。此外,他一地买马,供应全国,这个数字就微不足道了。

“如此说来,这茶马互市倒是大大有利,既收了茶税,又购入了马匹。”徐卫说道。

本来以为赵开会顺着他说,不料,赵开却道:“实情并非如此。”

“本帅最喜听实话,说说看。”徐卫道。

“置司榷茶,虽购得一些马匹,然而弊端也明显。从前茶叶未专买专卖,听由商人自行收售,买卖还算公平。但自从置了茶马司,收归官营。边境上大小官员为饱私囊,一面将茶叶压价收上来,再以高价贩去另处,比如西夏。”

刚说到这儿,徐卫一提手:“慢,茶是战略物资,而陕西与党项人互市,并无一匹马输入,怎地……”

“正是因为如此,党项人需要茶叶,又不愿输出战马,所以愿出高价。有人看重此利,便将茶叶贩往西夏。”赵开如实道。

徐卫越发不明白:“那茶马司是有任务的,茶叶输去了西夏,拿什么去换马?”

“不法官员往往发给羌人‘兑券’,上面注明欠了多少茶叶,先把马拿过来,然后让他们等来年。到了来年,只给兑换一半,又给空券,再等来年。羌人一日不可无茶,见此情形,多心生怨恨。前些日子,边界上动乱,便是因此而起。”

徐卫将茶杯一顿,不由得怒上心头。原来调两千兵去弹压民变,就是为了这个。正恼怒时,心中一动,问道:“赵提举,你可是茶马司的主官,你这……”难道他是在检举自己?

赵开一拱手:“下官上任不久,已发现本司弊端重重,积重难返。早就想禀报宣抚处置司,但王宣抚半引退,其他长官又作不得主。今日见枢密相公,方才直言相告,请相公裁夺。”

徐卫也是刚上任,对这些事务本不熟悉,也不愿装懂,遂请教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也简单,茶马司独立于外,难以监管。下官建议,最好是罢茶马司,仍由转运司买马。如果不行,也要并入转运司,由转运使兼管。”赵开道。

徐卫不禁对他好感陡生,这人自己身为茶马司的主管,能不护短,揭自家弊端,难能可贵,怪不得王庶如此推崇。

但话说出来,只此一件不能证明多少。徐卫又跟他闲聊一阵,便将话题扯到四川赋税上来。说自己总兵陕西,累次征战,四川方面虽然竭力支持,但有时也出现拖欠的情况,所以现在打算加赋。

赵开听了这话,竟慌得站了起来,连连摆手道:“四川民力已尽,分文不可加!”

“那有什么办法?二十万西军屯在那里,每月所耗甚巨,我们又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问谁要钱?”徐卫正色道。

赵开缓缓落坐,若有所思,良久,严肃道:“枢密相公,倘若要开源,不应该在百姓身上打主意,当先自茶税始。”

“我听着呢。”徐卫道。

“不法官员勾结商人,把本该克茶税的茶叶扣下,贩往西夏,却按缘边榷场的规定来课税。非但谋了暴利,更省下了巨额税款。只要清查此事,使茶贸回归正途,赋税自然增加。”赵开说道。

“只此一项,恐怕也难足敷用。”徐卫显得漫不经心。

赵开更急,洪声道:“除茶以外,盐和酒也可下些功夫。只要想办法,不必增加百姓负担,也可增加财政收入。”

徐卫这才笑道:“那我就洗耳恭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