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氏在历史上不甚知名,但他们家后来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那个人叫朱熹。

听儿子这么叫,朱氏脸上忧色更重,看着儿子问道:“你眼睛通红,气色也不对,是没睡好?”

“朕一切都好,多谢母亲。”赵谌道。

朱氏叹了口气,伸手拉住儿子,带到椅子旁,母子两个坐下,又摒退了内侍,这才道:“大郎,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实在是让人难堪。”能不难堪么?老子抢儿子的皇位,从炎黄以降,历朝历代,有这样的事么?

赵谌不说话。

“今天来,也是你父让为娘来的。他想让为娘劝劝你,出面安抚朝中大臣,不要再继续僵持下去。”朱氏也不隐瞒,实言相告道。

赵谌听出来些意思,随口问道:“朝中大臣如何僵持了?”

朱氏沉默片刻,小声道:“朝中诸多大臣上表辞职,举朝求去,如出一口。”

赵谌嘴角微微一扬,但马上恢复如常,正色道:“太上皇执意如此,朕又为何要去安抚大臣?倘若真如某些人所说,太上皇复辟是顺应天意民心,又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朱氏肯定是说不过他儿子的,于是不在这些事上纠缠,只语重心长道:“大郎啊,这事还是快些了了吧,否则,天下人都要看笑话!”

到底是作儿子的,赵谌见母亲为难的模样,心里也不好受,叹道:“母亲,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唯独这一桩,儿子不能让步,这并非是我们赵家的家事,而是事关大宋国本!祖宗创业艰难,如今两河、山东、河南、淮东,还在北夷手里。倘若太上皇真坐稳了,他能怎么办?对金求和?继续伯侄之国?继续送岁币?母亲,朝中大臣反对,这已经说明问题了。”

朱氏无言以对,良久,才道:“即便你父复辟,你也还是太子,将来……”

“母亲,这话……”他本来想说,这话你自己信么?但考虑到母亲的感受,没有说出口。一旦太上皇坐稳位置,头一件大事就是要改立太子,是个傻子都能想到。

朱氏见儿子态度坚决,估计也说不通,叹了好一阵气,又道:“大郎,有件事,不是你父要问,是为娘想知道。”

“母亲请进。”赵谌道。

“听说当时跟你上山的,一共十四名大臣,回来时,却少了参知政事徐良,有这事么?”朱氏问道。

赵谌不正面回答,却反问道:“母亲问这作甚?”

“为娘只问你,是,或不是?”朱氏正色。

赵谌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这么说来,是你让他脱身离去?”朱氏有些慌了。赵谌再次陷入沉默。

“儿啊!你万万不可这么干!你让徐良脱身而去,必是为了征召军队!你知道这是干什么吗?父子之间,怎能兵戎相见?不管你父作了甚么,他到底是你父亲!你召军队来作甚?勤王吗?那你打算怎么处置你父,怎么处置为娘?”朱氏疾声道。

赵谌面无表情,好半天憋出一句话:“朕只能先国后家。”

朱氏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儿子是她怀胎十月所生,又一手抚养长大,这孩子聪颖好学,但从来没觉得他还有这样一面。先国后家?什么意思?莫非等你把军队召来,将你父赶下皇位去?

缓缓将起身来,朱氏忧伤不已,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儿子,她能怎么办?深深看了儿子一眼,哀声道:“天气凉了,你依时加衣强饭,不要坏了身体。”语毕,移步往外而去。

赵谌起身相送,至门口时,低声道:“太后回去,只需对太上皇说朕不答应就是,旁的,就不必多说了。”

“为娘晓得。”朱氏丢下这句话,带着内侍宫女远走。赵谌看着母亲的背影,脸上也不禁闪过一丝落寞之色。

十月二十四,江西宣抚大使折彦质,发一万七千勤王之师,从寿州出发。至庐州,徐良亲自找到淮西安抚使刘光国,示之以皇帝黄袍御诏,刘光国刘光远兄弟表示奉诏,但以淮西军兵少,且要防备金人为由,一兵一卒也不肯发。

徐六苦劝无果,便要调李显忠的部队。李显忠是淮西安抚副使,如果没有刘光国的命令,他想动也动不了。而刘光国当然不可能放李显忠,此去若成,李显忠有功,他们兄弟就得背锅,若败,李显忠是他部下,他也难逃干系。

徐良深忧折彦质兵力不够,到扬州时,对李显忠晓之以情,动之以义,后者毅然率本部四千兵马同行。刘光国听闻消息,引兵来追,被折彦质斥退。

两万一千人马在长江北岸,遍征民船渡江,自不用提。再说长江对岸的镇江府中,赵点自徐良离开后,一直留心朝中局势。数日之内,从杭州连续发来两道诏命。第一道,晋升他为正一品少保,封国公;第二道,则是命令他看紧江防,以防不测。

到底什么“不测”,诏书中没有明说,但赵点却心知肚明。十月最后一天,赵点接到了第三道诏命,要他注意淮西动静,这几乎把事情挑明了。

徐六在扬州城险些被捕,虽然被李显忠护送至寿州,但消息还是很快上报到了杭州城。赵桓等人据此判断,首先,徐良没有说动赵点,所以赵点可以派上用场;其次,徐良是要去找折彦质,所以才让赵点注意淮西方向。

“报!”一个雄浑的男声在两浙宣抚司衙门二堂里响起。随后,一名武官闯进了赵点的办公堂。

“何事?”赵点抬头问道。

“相公,江北有大批兵马迹象,正四处征集舟船,企图渡江!”武官洪声道。

赵点眉头一皱,他知道,徐良一定是搬到了救兵!当下不敢迟疑,麻利地起身走来,命令道:“马上命水师戒备!我随后就来!”

“得令!”武官应了一声,转身大步而去。赵点立在原地想了想,神情越发地阴沉,来的必是折彦质,这可如何是好?如果说打,自己倒不怕他,大江之上,乃水师争雄之所。自己麾下这支水师部队,就是当年折郡王在江面上大败金军的那一支。折家军虽然战力强悍,但水战么……

只是,这仗能打么?思前想后,心里拿不定主意,也匆匆出了堂去。

离了镇江城,不一阵至江边军港,水兵已经登船,正等候着他。先前那名武官迎上前来道:“相公,战船已经齐备,是否出发?”

赵点摇了摇头:“且慢,你派两艘快船,跟着我。”语毕,在卫兵搀扶之下,上了一艘战船,即命朝对岸驶去。两艘快船,各载百十名军士,左右两侧保护着他。

行一阵,船至江心,赵点远眺对岸,果然看到一大片舟船的影子。再驶得近些,便能看到对岸来来往往的身影。更近一步,就连战旗也能看到了。

没过多久,对岸也发现了有战船靠近。十数艘大小船只离了岸边,对着面冲过来。

“相公,是否迎敌?”旁边战船上,水军战将大声问道。

赵点只摆了摆手,示意部下不要轻举妄动。很快,那十几艘大小船只都围了过来,估计是看到赵点身旁有两艘快船保护,也不敢贸然行事。

“来者何人?敢犯水师战船?”一名水军将佐喝问道。

对方却不知道,对峙片刻,都掉头北去。部将一见,劝道:“宣抚相公,回吧。”

“别急,再等等。”赵点立在船头道。

果然不出所料,没等片刻,但见对岸一艘可载数十人的大船缓缓驶来。距离拉近后,还能看到船头上站着一人。

稍后,赵点看得清楚,来的正是徐良!

“赵宣抚,你引战船至江中,是何用意?”徐良也看到了对方,在船头上高声问道。

赵点没有回答,却吩咐道:“将船靠近过去。”

对头徐良一见,也道:“靠近他。”

两船相隔不远,双方都能看清对方的面容,赵点见徐良一身戎装,不免吃惊,问道:“徐参政这是从哪来?”

“你何必明知故问?我持天子诏,征得江西折宣抚大军,眼下便要赴行在勤王。赵宣抚,你打算怎么办?”徐良直接问道。

赵点神色不变:“赵某接到朝廷多道诏命,让我紧守江防,防备淮西,参政说说看,我该怎么办?”

徐良没什么耐性了,开门见山道:“赵宣抚,咱们废话少说。现在我与折宣抚率江西宣抚司,淮西安抚司诸路部队勤王。你若奉诏,就休要阻拦,待大军登岸,你也率本部前往杭州;你若要违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淮西军?淮西安抚司,受我节制,没有我的命令,你无法调动!”赵点心知徐六是在唬他。

徐良不答,转身向船里说了几句,片刻之后,只见一将登上船头,抱拳道:“卑职李显忠,见过宣抚相公!”

赵点定睛一看,不由得脸色大变!还真是李显忠!这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