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6-知医必辨-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地养血凉血为君,黄芩则加之,白术则不用,人称余善保胎,其实并无异法,不过深悉养 
胎之经,知胎前宜凉之理,不泥于丹溪之法耳!此实屡试屡验,故详论之,以示我后人,庶 
不至以济世之术,转变为戕生之术云! 

论胎孕
附论胎产金丹
属性:或问部胎产金丹用以调经可乎?曰∶不可。金丹真良方也,然名曰胎产,因胎前、产后 
而设 
。其方以河车为君,佐以肉桂,取温暖畅达之意。怀孕将至足月,不复宜凉,服金丹一、二 
丸,可以易产;产后最忌停瘀,服一、二丸,可以行瘀。予治旗营妇人,怀孕五、六月忽小 
产,二胎不下,腹痛异常,以芎归汤下金丹一丸,不过数剂,衣胞下而腹痛止,足见为行血 
通瘀之品,胎前、产后实属相宜,至妇人经水不调,岂皆虚寒停瘀所致,如果过期不至,子 
宫虚冷,金丹可服,否则经不过期而转频数,金丹岂可服耶?至有善于滑胎,而欲以金丹保 
胎者,则保之适以催之,殊可笑也。 


杂论(十一条)
属性:病之生也,百出不穷,治法总不外乎阴阳五行四字。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医以阴阳 
五行 
调治百病。要之,五行之生克,仍不外乎阴阳。阴阳即血气之谓也,气为阳,血为阴也。气 
血即水火之谓也,气为火,而血为水也。气无形,而血有形,气附血以行,血无气亦不能自 
行。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阴阳和而万物生焉。人生一小天地,阴阳必得其平 
。医者偏于用凉,偏于用温,皆不得其正也。 
医有定理,亦有活法。王太仆云∶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热之 
不热 
,是无火也,宜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此定理也。又有论目云∶能远视不能近视,责其无水 
;能近视不能远视,责其无火。夫目乃水精之光,无水则任意滋水可也。而书称目无火不病 
,又称眼病无寒,设以不能远视之故而任意补火,能无损目乎?凡人生而近视者甚多,往往 
不受热药,此则当参以治法,不可尽责其无火也。 
用药之道,惟危急存亡之际,病重药轻,不能挽救,非大其法不可。否则法先宜小,有 
效乃 
渐加增,不得以古方分量之重为准。况考古方之分量,合之于今,并不甚重。如仲景立方, 
动以斤计,或称升合,似甚多也。及其用末药,不过方寸匕;丸药如梧子大,所服不过三十 
粒,又似甚少。何丸、散、汤液之相悬如此耶?考《千金》、《本草》,皆以古三两为今之 
一两,古三升为今之一升,则所两者,仅得今之三钱耳!且仲景汤液总分三次服,则又止得 
三分之一。合而计之,岂非古之一两,仅得今之一钱乎?惟世有古今,地有南北,人有强弱 
,药有刚柔,医者知所变通,庶几有得耳! 
凡人有病,如锁错 ;医者治病,如以钥开锁。不善开锁,虽极用力而锁不开,甚且将 
锁损坏。铜 
匠善开锁,只须铜钱一根,轻轻一拨,而锁自开。故不善治病者,虽用重剂,而病不解,甚 
且加增;善治病者,只须一药,即可得救。初学治病,当自审其能治则治,否则以待善治者 
,不可未识病情,孟浪用药,将人损坏,虽有善者,未如之何!夫锁可损也,人亦可损乎哉? 
凡用药调理病患,如浇灌花木,然有宜清水者,有宜肥壮者,既得其宜,而又浇灌适中 
,无太过不及之弊,自然发旺异常。调理病患亦然,有宜清养者,有宜峻补者,有宜补气者,有 
宜补阴者,必求其当而后有效,不可蒙混施治也,即如有求速效者,以为人参补气,既服人 
参,何气尚不足?熟地补阴,既服熟地,何阴尚不足?不知用药培养,亦如浇灌花木之道,浇 
灌得宜,则花木借以易长,非所浇灌者,即是花木也。即如芍药最宜稠粪,多以稠粪加之, 
岂即变为芍药乎?是故气虚者,宜参,则人之气易生,而人参非即气也;阴虚者,宜地,服 
地则人之阴易生,而熟地非即阴也。善调理者,不过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若以草根 
树皮,竟作血气用,极力填补,如花木之浇肥太过,反遏其生机矣。我辈用药,总要轻重得 
宜,不可呆泥。况善用补者,补中有开,譬如作文,尽填实字,无一虚字,可能成文乎?总 
之,不通儒学,不能通医理也。 
药有甚贵,宜于人有益而反有损者,人参是也。据《本草》人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 
乡,可 
而弱,可以补救;若气至无何有,人参何能为无气之人生出气来耶?然此不过无益而已,而 
更有损者,何也?富贵之人,骄奢之性,淫欲不节,自谓体虚,初病即欲服参,庸工无识, 
意 
进。予至亲丁吴氏,肺热音哑,某医顺病患之意,人参服之数两,而更无音。乃延予诊,嘱 
以停参,进泻白散数服而愈。又予至友吴在郊翁,肝火上升,头晕、出汗,其家皆以为虚 
,某医亦以为虚,逐日服参,而汗、晕更甚。遂延予诊,欲代平肝,本人深信,而旁言哓哓 
,以为如此温补,汗尚不止,况停参服阴药耶?予辨以服参多日,毫未见效,且觉病进,犹 
不更法,必欲以参治死老翁耶!予曾代伊芳家排难解纷,素知感激,故能如此争论。而其子以 
为知医,最喜用参,某医附和之,究不信予之言,幸老翁深信不疑,自愿服予之方。予总以 
平肝养血为主,调理一月而愈,然则服参何益耶?更有目睹者,吾乡富户赵氏,为予近邻。 
其父血痢,死于参。其弟疔证,亦死于参。又有吴景贤者,偶感时邪,赵氏因其父之老友, 
特送参数钱,景贤并不肯服,奈旁人以为财东所送,何能不服?某医尤加附和,极力劝服, 
遂致邪不出而死。此皆人所同知,以益人之药而损人,谁之过欤?予治病四十余年,大抵富 
贵者少,中平者多,类多无力用参,而予亦轻易不用;即富贵之人,其病不当用参,予必禁 
止不用。如必用参而始能活人,则无力之人能活者有几哉? 
药有极贱,似于人无益而大有益者,黑芝麻 是也。予尝治肝气胀痛异常,气逆呕吐, 
前医 
用二陈、香附、木香,顺气不效,加用破气,如枳壳、腹皮、乌药、沉香之类,更不效。予 
思肝气横逆,固非顺气不可,但肝为刚脏,治之宜柔,前医所用皆有刚意,故肝不受。治宜 
甘以缓之,兼养阴以平肝,然非兼通气之品,亦难速效,惟通气之药,难免刚燥之意。偶思 
及芝麻 ,外直内通,其色黑可径达肾,其性微凉,毫无刚意,遂用一支,助以金橘饼三钱 
,一服而效,数服全愈矣。每遇举发,即用是方,无不速愈。嗣后予治肝气必用之,无不应 
手,所谓软通于肝最宜。因思凡人脏腑之气,无不贵通,《内经》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固 
已。而推展其意,通则不胀,胀则不通;通则不逆,逆则不通。凡治气病,无不宜通,不独 
肝经也。兼治哮症多年,肾气上逆,予用六味地黄加减为丸,每服五钱,以芝麻 一支,煎 
汤下,竟能渐愈,久不发矣。又治肝气犯胃,饮食阻滞,欲成膈症,予以滋润平肝、青金畅 
胃 
之品,加芝麻 、金橘饼,十数服而愈。又遇胀症,几有单腹之象,予用甘麦大枣汤加芝麻 
、金橘饼,连服月余而愈。其它诸气为病,服之得效者,不可数计。今诸亲友,凡有气症 
,延予延医,必嘱以芝麻 为家藏。若夫财翁,惟知爱参,此种贱药之妙,彼固不知,且不 
信也。此药各家本草所不载,予偶得之,十年于兹,始以治肝气,渐则可治之病甚多,虽蛊 
胀单腹,亦所能治。予不肯以为独得之奇也,特表而出之,以公诸世。 
予尝以所阅医书,配以儒书。如《内经》,儒书之五经也;仲景《伤寒论》、《金匮玉 
函 
》,儒书之四书也。汉以后医书虽多,皆不甚醇正,惟喻嘉言发挥仲景之书,精微博大,奥 
义毕宣,儒书中之朱注也。虽有柯氏出其后,意欲抹煞喻氏以炫其书,亦如朱注之后,有吹 
毛求疵,妄肆讥评者,究何能灭朱文正而行其说耶?予所以心悦诚服于喻氏也,惟其书独详 
于《伤寒》、《金匮》,欲为仲景后之一人。其《医门法律》于杂症颇略,幸有《冯氏锦囊 
》,书称美备,议论深醇,且其书于幼科尤为精细,为钱仲阳所不能及,即如痘症一门,予 
尝本之以治家中痘症,皆万全无弊,时下幼科所未尝见也。予故于喻氏外,又推重冯氏,而 
欲后人学之也。 
予不习外科,而治杨梅疮十数人,果未吃捺药,无不应手而愈者,盖推冯氏治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