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是有限的,认为因此人就得有信仰,而有信仰就得有宗教。他肯定宗教, 

  这同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显然是不一致的。 

       在认识论上,西周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人们认识的 

  来源,认识不过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他说,“我人依色见物,若无色何得 

  见焉”,“知觉者,其目的在依感觉而知外界生感觉之物也”。西周所谓的 

  认识,主要指经验认识,他认为把大量事实积累起来,就能得到一贯的真理。 

  由于他强调归纳法,轻视演绎法,因而没有能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 

  结合起来。对于西周哲学的性质,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家永田广志(1904~ 

  1947)后来指出:西周“动摇于唯心论之侧,也接近了唯物论,但他的立场 

                           ① 

  还是孔德的实证哲学” 。这是有道理的。 

       在伦理学上,他从穆勒的功利主义出发,提出所谓“人世三宝说”。他 

  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追求幸福,快乐而无痛苦。如何才能达到幸福?他 

  指出,“健康”、“知识”、“富有”是人生的“三宝”,得此三宝,人生 

  便获得了最大幸福。而阻止人们幸福的是“疾病”、“愚痴”、“贫乏”这 

   “三祸鬼”。为要得到三宝,就必须消灭“三祸鬼”,“送之于阎罗之首所”。 

  西周主张,在个人获得“三宝”,达到幸福时,还必须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而不能损害别人的健康、知识和富有。他指出,有害自己“三宝”的是“三 

  祸鬼”,而损害他人“三宝”的是“凶贼”、“诈伪”、“窃盗”,即“三 

  恶魔”。它们是人世间一切恶行的根源,必须要消灭。而消灭“三恶魔”, 

  既是个人的义务,又是社会的责任,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西周的伦理思 

  想在日本的启蒙时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总之,西周新哲学的创作活动,加速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对以后的日本哲学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日本哲学同时也为亚洲哲学的发 

  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日本的伏尔泰”——福泽谕吉的哲学思想 

       福泽谕吉 (1835~1901)是对日本近代文明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伟大 

  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福泽自幼丧父,从母亲那里得知 

  父亲因受下级士族身份限制而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后来经过自己对下级士族 

  悲惨状况的体验,使福泽在心中深深埋下了强烈的反封建感情,这成为他一 

  生对封建制度一贯严厉批判的根源。因为家贫,他年近 15岁才开始学习汉 

  学。1858年在江户开设家塾。  1860年随幕府军舰长官赴美国,后又先后三 

  次 (1861~1867)游览欧美诸国,考察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和文教设施。 



① 西周言论转引自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年出版的《东方哲学概论》一书。 

① 转引自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 年出版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评论讲座》一书,第336 页。 


… Page 91…

他写的《西洋事情》(1866~1869)一书就是他欧美游历的产物。这本书使 

他作为介绍西方文化的启蒙思想家而闻名于世。之后他又连续发表了著名的 

 《劝学篇》(1872~1876),对封建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该书发 

行数百万册,流传之广,世所罕见。1876年发表《文明论概论》,同样引起 

很大的反响。1873年他同西周等人一起组织“明六社”。他终生不为官,对 

明治政府屡次的聘请,坚辞不就,一心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 

     福泽谕吉的哲学思想基本上也是源于西方的实证主义。他强调“实学”, 

指出应当把不切实际的学问放在次要地位,而专心致力于接近世间一般日用 

的实学。他认为实学才是对社会和人类有用的学问,能扩大知识,增长见识, 

辨明事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地理学、物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他推崇 

西方近代科学,看到了从物产制造,交通运输,农工商等一切事业乃至居家 

日常事务,大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福泽谕吉受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试图用自然科学来说明世 

界。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万物是由物质的各种元素构成的,并且处于 

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这表现出他的唯物主义的倾向。他还认为一切事物都 

有一定的道理,并主张要用人类的智慧去解释、说明事物的道理。只要实事 

求是地研究,人们就可以获得真理。他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强调感性经验 

的重要性,并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解为知和行的关系。这表现出福泽在认 

识论上的一些合理思想,也有别于西方实证主义的不可知论。但在福泽的哲 

学思想中,由于夸大智慧(精神)的作用,认为人的智慧可以改变一切,因 

而又包含有唯心主义的因素。 

     福泽谕吉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以“天赋 

人权说”为核心的社会政治思想。他从人人都有平等的自然权力出发,在《劝 

学篇》中提出了他的“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平等观。他认 

为,人们生来是平等的,而没有贫富、贵贱之别。他说,“诸侯的生命和脚 

夫苦力的生命是同样贵重的”。人人都有重视生命、财产和名誉的基本权利, 

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之间所以存在贫富、贵贱的差别,是由有无学问造成 

的。他认为,有知识的人才能富贵,而没学问的人就成为贫贱。福泽谕吉主 

张只有人人独立国家才能独立的独立自尊思想。他认为,个人有独立生活、 

判断事理、处置事情的权利。个人要独立,首先应立志向学,掌握知识,这 

样才有助于立身处事;同时还必须树立文明的精神,亦即掌握自己命运的独 

立精神。国家的独立是以个人的自由独立为基础的,因为没有独立精神的人, 

不会关心国家大事,这样,国家的独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个人独立,国 

家才可以独立。福泽谕吉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日本国民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帮助许多日本人摆脱了封建意识形态的束缚,树立了资产阶级人生观。 

     福泽谕吉在 《文明论概略》一书中,阐述了他对文明的看法。他认为文 

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若按广义来说,就是单纯以人力增加人类 

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指物质文明)。若按狭义解释,那就 

不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砺智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的境界(指 

精神文明)”。他还说:“所谓文明是指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指 

衣食富足,品质高贵而说的”。他认为,文明是历史的发展的,“文明并不 

是死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着的东西就必然要经过一定 

的顺序和阶段,即从野蛮进入半开化,从半开化进入文明”。文明的发展是 

无止境的,人类应当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文明。就目前这个时代说,西洋各国 


… Page 92…

为文明国家,但它们的缺陷还非常多,因此,“不应满足于目前的西洋文明”, 

应根据本国的国情适当地汲取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不应简 

单地全盘效仿。 

     福泽谕吉十分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他说:“归根到底,文明可以说 

是人类智德的进步”,“文明是人的智德的表现”,“文明就是人类智德进 

步的状态”。他认为,要想知道一国的文明,就必须首先考察支配这个国家 

的风气。这个风气,是全国人民智德的反映。所谓“德”就是道德,就是内 

心准则的意思。所谓“智”就是智慧,就是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 

的能力。智慧和道德,恰象人的思想的两部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不能说 

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智的道德等于无德。他把智 

德看作是内在的文明,即“文明的精神”;把经济、政治、法律等都看作是 

外在的文明,即“文明的外形”。他认为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