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爆炸-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所以独裁者才悻悻然的。不过独裁者似乎并没有责怪所长之意。所长则咕哝了一句:“我以为人与人之间,是应该讲信用的。”

我则再提醒一句:“我刚才的问题,你还没回答。”

所长这一次,说得具体了一些:“不是我不回答,而是说不明白,非要你自己看了资料之后才知道。”

温宝裕问:“我们现在到哪里去?”

所长道:“当然是五十九号研究室  那里已经尽可能地恢复了原状。”

说话之间,车子正在一条编号“五十九”的甬道前停了下来,大家下车走进去。那小甬道很是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所以我们只好鱼贯而入。

又一共经过了三道坚固如同保险库一样的门,才进入了五十九号研究室。

由于我们已经研究过这研究室的资料,所以一进来以后,并没有太大的陌生感。

研究室正中的一张大桌子上,满是各种仪器,也有很复杂的电脑设备。

粗看来,一切确然都和研究人体的成长有关。但我们对研究的目标,还只是一个假设的概念,而且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只有“看看”的份儿。

我叹了一声:“其实不应该急于恢复原状,应该保留爆炸后的现场。”

所长和独裁者,都用十分怪异的目光望著我,我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甚么,所以回望他们。

所长叹了一声:“我们也知道保持现场原状的重要性,但是,一切全都炸得粉碎,而且,大部分碎片之上,都附黏著两个研究员身体的……各个部分。人的身体,一旦离开了生命主体,实在无法长久保存。”

所长说得很是委婉,但是我听了,设想出那种情景来,仍然不免有要呕吐之感。

我连忙挥了挥手,意思是:只当我没说过。

可是所长又道:“不过我们还是尽了力,把每一个碎片都弄乾净,而且也尽可能地放在爆炸发生后的位置上,布置成一个模拟的现场,各位等一会也可以去看一看。”

要照所长说的那样做,自然要许多人力物力,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我道:“那迟一步再说  现在,我们要确定的是,五十九号研究室中,研究的是甚么?”

所长道:“我以为已经够明白的了  你的假设,加上我们获得的资料,都显示出研究的方向是‘金刚不坏之体’,一种坚强无比的人的身体。”

我盯著他:“所谓‘资料’,究竟是甚么?也就是我那个问了好几遍的问题,宝先生当年从秘藏中偷到的,究竟是甚么?”

所长不说甚么,走向一个金属柜,按下好几次数码钮,把柜门打开,捧出一只盒子来。

那盒子看来很重,他一个人捧之不动,良辰美景忙过去帮手,把盒子放到了桌子上。

那盒子大约有两个小提琴盒叠起来那么大,铜制,古色古香,乍一看,会以为是古代的物品,但仔细看去,却可以看得出,那是近代工艺所铸。

我冷冷地道:“你弄一个仿制品给我们看,有甚么作用?”

所长并无愧色,反倒对我大是佩服:“卫先生果然法眼无虚,这仿制者是一流高手,说不是经高手检查,必分不出真假来,却叫你一眼就辨清了……”

独裁者忙解释:“真品在国库之中,就是如今蓝丝姑娘去看的,我们为了研究方便,仿制了若干一模一样的。”

我“哦”地一声,这才知道盒中放的,就是所长曾提及过的“三册资料”。

这时,所长已将盒子打开,他一面道:“原来的盒子,有极精巧复杂的连环加锁,这个盒子并没有装上,太难开启了。”

盒子打开,各人的视线,投向盒中,一看之下,我先呆了一呆。

原来,所长说的“三大册资料”,真的是三大册!

这句话,听来像是废话,所以需要解释一下。

三大册,是真的三大“册”!

这更是废话了!不,请留意我在那个“册”字上,加了引号。

那就是说,我看到的资料,不是纸张,而是极薄的竹片。在竹片上,刻著字,字则是用漆涂上,竹片又被编成一束一束,一共是三束。用竹片编成的册  这个“册”字,是象形文字,本来就是把一些竹片串在一起的图形。

奇)用这种方法来记载资料,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是在纸张还未曾发明,或是纸张虽发明了,但还未曾普遍使用时的事情。

书)据传,纸张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那么,在盛汉时代,用竹简记事,也就是通行的方法。这“三大册资料”,至少是汉代以前留下来的了!

网)虽然明知那是仿制品。可是,也由于它的生意盎然,不觉令人肃然起敬。

不但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所有的人。也都发出了“啊”地一声。

这时,我心头涌起的第一个念头是:不对啊!汉代或更早的资料之中,怎么会记载巷苗人秘藏的事呢?据说,所谓天头派秘藏,是清朝之后才有的。

我的疑惑,一定是很明显地反应在神情上了,所以所长道:“卫君,你看了,就会明白。”

他说著,已把那三册资料,一起捧了出来,摊开,每一根竹简,约有三十公分长,五公分宽,大小一致。在竹简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每一个字,都只有绿豆般大小,可足却笔划清晰,一丝不苟,刻的全是大篆。这种字体,被称为秦书八体之一,可以上溯到周朝,世称为“籀青”,是中国古文字之中,文字发展已趋成熟程度的一种。

我先看了一眼,就问:“资料中有年代没有?”

所长道:“没有,我们曾把原物进行过碳十四测检,证明是公元前八百二十年左右的物件。”

我皱著眉,在想:那是甚么年代?由于良辰美景她们本身是“历史人物”。所以对历史特别熟悉,超过了专家的程度(专家也要查书的),她们已道:“那是周朝,周宣王时代。”

我“嗯”了一声,她们又补充:“周宣王曾经命大将方叔征服荆蛮,可能曾深入苗疆。”

这种推测,自然只是臆测,作不得准,但三册资料,确是那时所刻,殆无疑问。

我吸了一口气,先伸手在竹简上,抚摸了一下。所长忽然后悔:“卫君,真对不起,对你这样的通人,应该让你欣赏真物。”

我也显得十分庄重  因为在我面前的,是非同小可的古物,我道:“不必了,一样的  ”

虽然先说了六个字,但是我的目光,已探过了近十片竹简。

我心中暗叫了一声“惭愧”  竹简上所刻的大篆,我认得出的,不足四成。从认得出的四成来看,我看到的,都是天文现象的记载,这使我知知道秘藏的资料,只是三册竹简中的极少部分,这三大册竹简记载的资料,只怕包罗万有。

我正自沉吟,温宝裕已道:“我一个字也看不清,这叫蓝丝去看,岂不是开玩笑?”

所长忙道:“蓝丝姑娘即使看不懂,也会有专人解释给他听。”

温宝裕道:“那就请你解释给我们听。”

所长一口答应:“好!”

他随即就开始解释。

各位看官,所长这一开始解释,所化的时间之长,出乎任何人的意料之外。开始时,我们充满了兴趣,只要他说得越详尽越好,但是几小时之后,我们已要他尽量简单,在又是几小时之后(期间有丰盛的餐饮招待),我们道:“可以了,只要让我们知道那有关秘藏的部分就可以了。”

因为到这时候,所长只不过解释了三册中一册的不到四分之一!

(这“三大册资料”,确知我所料,有关秘藏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这一部分,我会介绍得比较详细,因为那和本故事有直接的关系。)

(至于其他的许多部分,内容当真是包罗万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乃至自然万物,以及各种匪夷所思事情的记载都有,简直是一部丰富无比的古代传物志。但由于这一切都和本故事无关,所以从略。)

(在那些资料之中,可以有无数个故事被发掘出来。)

(至于这些资料是何人所刻,是如何曾在该国国库之中被发现,和本故事的关系也不大,所以虽然有趣之至,也只好割爱。日后,若有机会,把资料中有趣部分化成故事时,再一并交待。)

(这三册资料,实在是史料中的瑰宝。)十二、天谴

所长在听了我们的要求之后,吁了一口气:“好  我们专有一个研究室,研究这三册资料,已研究了三十年之久,作了详尽的考证,很有些成绩。事后,可以把仿制的三大册,和所有研究结果,一起送卫先生一份。”

我不禁震动:“这份礼太重了。”

所长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