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涛海未了情-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量完,蓝焕成一一看了两人的脸,说:“今天会上,又提到了让核工业系统支援干部的事儿。看来下一步的人事安排,得琢磨一下。” 
  孙处长立即说:“现场工程说什么也得攥在咱们手里。” 
  老蓝点头不语,默想了一阵,说:“核工业系统的人,都是山沟里来的,没见过世面。老丁这二十多年的老经验,可派上用场了。” 
  丁处长脸上立即浮出自信的神色:“那些事儿,闭上眼睛也能对付得八九不离十。可欧洲的设备,也不能丢。” 
  “这个可以让省电力院派人。”蓝焕成胸有成竹,朝丁处长说:“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未来的现场指挥,非你莫属。” 
  丁处长粗大的手掌慢慢撑开又迅即攥紧:“放心吧!” 
  蓝焕成转脸看一眼孙处长,没再说话。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抓核电工地,一个管专家村基建,这样的布局合适。 
  二 
  林平山一行到海州以后,被安排在离公司办公楼不远的山海宾馆里。负责接待他们的人事处老谭说,他们的工作还没定下来,等负责工程的郑品吾研究好了,会找他们谈的。 
  郑品吾现在是领导小组成员,两年前就随张天伦来海州了。他跟张天伦是老乡,当年就是老张帮他调到北京三一八院。张天伦是学机械的,虽然在核工业系统工作多年,对核反应堆的技术细节还是不甚清楚。他受命筹建核电站,就把郑品吾从三一八院调来当帮手。张天伦不在时,叫他主管工程。 
  听了老谭的话,大家只好在宾馆里等着了。 
  四年前,林平山从国外留学回来,到北京的第二天上午,部办公厅就派车把他接到部大楼。刘部长亲自接见了他。 
  林平山在法国参加核安全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上首位完成一项传热规律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实现了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成就的夙愿。 
  这时,老同学鲁忠平已经是副局长,他非常高兴地跟当年八二六工程指挥杜平局长一起陪同林平山去刘部长的办公室。 
  刘部长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为人豪爽平易近人。林平山以前随雷总见过他几回。他一见林平山走进办公室,就高兴地大声说道:“小林,好样的。人家要用几年才能完成的研究项目,你十个月就攻下来了!还填补了国际空白。” 
  他叫林平山坐下,笑着说:“说说看,你是怎样让洋人服气的。” 
  林平山简要汇报了在国外的工作情况,鲁忠平在旁边不时插话,向刘部长夸奖他的老同学在清华大学学习如何拔尖。 
  林平山汇报完,刘部长点了点头,神色变得郑重:“小林,你是新中国培养的最早从西方留学归来的核能博士,今后可要在核动力发展中起铺路作用!” 
  听了刘部长的话,林平山心里一阵激动:“刘部长,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话!” 
  刘部长转过身对坐在旁边的杜平局长说:“跟他们院里打个招呼,要安排好小林的工作。” 
  但在三二一基地,对林平山的工作安排,宋书记、雷总跟侯清德发生了很大分歧。 
  宋、雷建议让林平山担任设计研究室主任。 
  侯清德说:“林平山一回国就要求换住房提工资闹待遇,他的论文还是从国内剽窃出去的。这种思想品德有严重问题的人不能提拔!” 
  宋、雷二人听了这话觉得很奇怪,决定分头进行调查。 
  雷总了解到,原来是以前与侯清德一起驻厂的设计室人员中,有人认为林平山是搞中子物理研究出身的,在国内没做过热工流体研究工作,怎么有可能写出传热研究的论文,肯定是抄袭国内同事的研究成果。侯清德把这情况向部里有关部门作了反映。有关部门对此很重视,就请三一八院和物理所各派一名热工流体方面的老专家来部里,对林平山的论文进行鉴定。 
  那两位专家看了林平山的论文后,笑着说:“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是首创,我们国内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到哪里去抄?” 
  那位领导听后,才松了口气。 
  宋书记找了反映林平山闹待遇的人谈话,才知道是他们自己认为林平山出名了,肯定会闹待遇,只是他们的推测,并无真凭实据。 
  林平山知道了这些流言,非常感慨,就跟周玉茹讲起在国外的一段经历: 
  他按卢坚副部长指示,一到国外的核能研究中心,就向研究室的核安全研究项目负责人莫罗先生提出希望参加核安全研究工作。 
  莫罗是个直来直去的人,说话总爱咧着扁平的嘴,嘴角一丝笑纹,似有嘲讽的味道。他听到林平山说希望参加核安全研究,哈哈大笑起来,偏着头说:“是这样的,林先生。你从中国来,技术水平还不适宜参与这个项目。先在别的项目工作吧,核安全研究,很抱歉,现在不能考虑。”   
  第一章 战略转移(3)   
  林平山觉得脸上发烧,眼前别无选择,只好同意。 
  以后,他通过艰苦的努力,凭着在清华大学打下的坚实基础,接连完成了莫罗交给他的几个研究项目。两个月后,莫罗把他叫到办公室去。 
  直性子的莫罗,看到林平山进他的办公室,就走到办公桌前,两人站着说话。他好像才想起似地说:“哦,你以前说过要参加我们的核安全研究。从明天起,你就到我们这个小组一起干吧。” 
  到核安全研究小组工作之后,林平山才认识到莫罗给他安排的一个个带考验性的课题是有道理的。参与这个研究项目的工作,不只是一些理论分析计算,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广泛的综合知识。 
  莫罗同意他参加这个项目显露出的神态,让他更深入了解到西方人的胸襟。他们只要认为你行,不管原先怎样看你,能够马上转变自己的态度,好像以前什么都未发生过。联想到国内,有些人由于成见或者为了自己的面子,至死都不肯回头。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理念,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材的使用,肯定要产生不同的后果。 
  周玉茹听了,宽慰他说:“世上什么人都有,你就当笑话听好了。院领导对你还是很信任的。我听说,不少人到朱院长面前说你。他对人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林平山出名了,什么说法都会有的,很正常。” 
  林平山对朱院长充满感激。看着周玉茹平静的神色,心里油然一阵敬佩:她要成熟多了,自己在政治上还是嫩。 
  最后,朱院长和曹总决定,任命林平山为设计研究室主任。 
  不久,侯清德被提拔到北京当副局长去了。 
  林平山担任室主任后,在朱院长的支持下,恢复了几年前被侯清德强行停止的堆内试验回路设计,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军用核动力和核电站的新型核燃料组件研制工作。 
  两年后,雷总病故。经部里批准,院里宣布林平山接替雷总的职务。 
  部里要求三二一基地派遣技术干部支援东港核电建设工程,林平山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国际经验上都是最佳人选之一,点名要他到海州来。 
  林平山一行到海州的第二天晚上,先期在核电公司工作的三二一基地设计所老杨来看大家。林平山问:“老杨,在院里,部领导向我们要人要得挺急的。到这儿来以后,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老杨摇摇头:“你们晚到了一个月,郑品吾把主要岗位都安排他的人了。现在人们都抢出国的岗位呢。” 
  林平山挨过郑品吾的暗算,尽管十多年前的过节应该早已冰释云散,只是听说老郑现在官架子大了,要比以前更难说话。 
  他在国外工作,百分之九十几的时间搞科学研究。回到国内,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应付人际关系。当研究室主任以后,工作条件、职称评定,都不太顺。旁人羡慕他的名声,却不知名声给他带来没完没了的烦恼。现在偏又碰上郑品吾管事儿,自己只好耐心等了。 
  老杨走后,他就在灯下看书。刚看几行,听到有人敲门。他喊道:“请进!”边喊边往门口瞧去。来人一出现就把他呆住了,怔了半天才大叫起来:“鲁忠平!你怎么也在这里?” 
  鲁忠平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进来,笑着说:“我现在是巡视大臣。甭管是不是临时差使,好歹是说话有点儿分量的人物。”原来鲁忠平代表部里,来东港核电公司检查工作来了。 
  林平山好高兴,拿桌上的袋泡茶给他冲了杯茶。 
  鲁忠平讲求实际,墩胖的身躯往靠椅上一落座,从当前入手先问林平山:“到这儿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