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6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4号机保持高度掩护,2号机跟我追上去!”韩冈头也不回的下着指令,把油门加到最大,一推驾驶杆,DH4战斗轰炸机轰鸣着从4架德国福克飞机的侧后方高处扑了下去,对最大时速230公里的DH4来说,5500米的距离不过1分30秒的时间转瞬即逝,就这么电报往来的功夫,联军中国航空队的4架飞机已经逼近到了距离对方2000米不到的位置。

由于拥有速度和高度的优势,加上DH4战斗轰炸机拥有后座机枪手,称得上是360度火力覆盖的空中刺猬,因此韩冈虽然是4:4在飞机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他并没有一丝胆怯和恐惧,心中除了兴奋就是激动,一边加着油门向着低处的德国人冲了过去,一边头也不回的道,“贺方,机会千载难逢,这会儿对方可是只有一个小队4架飞机,咱把他们全部打下来一个也不要放过!等援军到了可没咱什么菜了!”韩冈知道论格斗能力自己的DH4不如兄弟部队的SE5,所以凭借速度和高度打对方个措手不及是王道,要是等2个SE5小队赶上来,可没自己什么菜了!

在之前双方白天沿着边界巡逻对峙的过程中,德国人的编队数量从来没有少于过2个小队,而且平心而论,德国人的编队战术比联军航空队要熟稔的多,小队和小队之间的掩护和盘旋绕圈攻击战术玩的相当出色,如果不是SE5的格斗性能丝毫不逊色于福克飞机,平飞速度又比对方快,估计不少缺少实际空战经验的联军飞行员要吃亏不小。

至于DH4,这款双座战斗轰炸机倒是大编队集体作战的好材料,前后机枪可以完成一个360度的火力覆盖,只要队形不被冲散,德国人的福克飞机还真是有点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今晚带队越界偷袭的是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第26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布鲁诺·鲁泽尔中尉,第1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赫尔曼·威廉·戈林此时不过是个击落了21架敌机的王牌兼“蓝色马克斯”勋章的获得者,而他手下这位布鲁诺·鲁泽尔的击落数据比戈林这个联队长要夸张一倍。

第六百五十四章(下)黄雀在后

陆军中尉布鲁诺·鲁泽尔的击落记录此时已经跃升到39架之多,是整个第1战斗机联队战斗在第一线的中队长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王牌飞行员,同样是“蓝色马克斯”勋章的获得者。第1战斗机联队的其他中队长们也都是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数量基本都在二十架以上。

在王庚前世,戈林的这位好部下布鲁诺·鲁泽尔最终击落敌机数量定格在45架,这个数据和二战中涌现的德军王牌飞行员们当然不能比,但是,却比二战中盟国最好的王牌击落40架敌机还要多。

在1918年7月底的乌克兰,如果让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的王牌们驾驶SE5或者DH4,那么基本上,联军航空队的飞行员们不会有大的胜算,但是自从1917年4月那个血腥四月过后,德国空军独霸天空的好日子已经渐行渐远,无论是FokkerDr—i三翼战斗机,还是FokkerDVII和FokkerDVIII这两款飞机,性能上都不再占有优势。

起码从速度和爬升性能上,英国的SE5和法国的骆驼都不落下风,福克战斗机的软肋和短板速度和发动机马力始终处于协约国飞机的下风,而在作战飞机的绝对数量方面,德国同样始终处于下风,当然,一次出动3到4个中队用类似“马戏团”一样大循环绕圈大编队作战是德国人率先使用的绝招,这也是第1战斗机联队的拿手好戏,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德国空军进入1918年之后在飞机性能上的不足。

第1战斗机联队能获得最新型号的FokkerDVIII型上单翼单座半金属蒙皮的战斗机装备,体现了德国航空队指挥部对这支光荣的联队的关心和爱护,FokkerDVIII型的虽然只安装一台1×OberurselUR·II9—cyl·air—cooledrotarypistonengine,马力只有区区82kW(110hp)。

但是不得不佩服荷兰人的设计天才,安东尼·赫尔曼·杰拉德·福克虽然只有38岁,却先后为德国设计了60多款福克飞机,而FokkerDVIII则是1918年7月初投产装备的最新型号的战斗机,在王庚前世,这架战斗机于1918年7月首次装备了第1战斗机联队的第6战斗机中队,当然,莱因哈特这位前第1战斗机联队的第二任联队长,前第6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没来得及看到FokkerDVIII的出现就陨落长空。

鲁泽尔中尉指挥的第26战斗机中队是联队中仅有的三个FokkerDVIII战斗机中队之一,整个中队的飞机涂装不再是几个月前红男爵的标志色红色,而是根据赫尔曼·威廉·戈林这位新晋联队长的要求,被涂装成了白色。

王牌中队长布鲁诺·鲁泽尔对自己中队换装不到一个月的FokkerDVIII赞不绝口,荷兰人在有限的发动机动力的基础上,第一次采用半金属蒙皮的工艺,这家FokkerDVIII上单翼的设计使得他的重量减轻,当然,操控灵活性不如FokkerDVII和FokkerDri这两款双翼机和三翼机。

但是FokkerDVIII拥有最快的爬升速度,这款新鲜出炉的德军空军王牌飞机基本性能和参数如下:FokkerDVIII·Crew:1·Length:5·86m(19ft3in)·Wingspan:8·34m(27ft4in)·Height:2·6m(8ft6in)·Wingarea:10·7m2(115sqft)·Emptyweight:405kg(893lb)·Grossweight:605kg(1,334lb)·Powerplant:1×OberurselUR·II9—cyl·air—cooledrotarypistonengine,82kW(110hp)·Maximumspeed:204km/h(127mph;110kn)·Endurance:1·5hours·Serviceceiling:6,000m(19,685ft)·Rateofclimb:8·333m/s(1,640·4ft/min)·Timetoaltitude:1,000m(3,281ft)in2minutes4,000m(13,123ft)in10minutes45secondsGuns:2×7·92mm(0in)SpandauMG08machinegunsFokkerDVIII显然是德国飞机设计制造工艺的最新成就和典范,它的爬升到1000米高度速度快到了惊人的只要2分钟,爬升到4000米的高空也只要10分45秒。当然,作为战斗机来说,1小时30分的续航力是个短板,可也不比SE5这样的协约国战斗机差的太远。

相比之下,联军航空队的主力战斗机,英国人设计的SE5战斗机的基本性能参数如下:可以明显的看出来,SE5的发动机马力比福克飞机要超出近90%,但SE5飞机的重量也比FokkerDVIII要重234公斤,FokkerDVIII即使作为单座战斗机来说,也称得上是身轻如燕。

当然,比起那款联军DH4的双座战斗轰炸机,在格斗方面FokkerDVIII的优势则更大一点,虽然比起平飞速度来远远不如,但爬升拐弯绕圈子可就要强出不少。

布鲁诺·鲁泽尔中尉并不是一个像表面上那么冒失的飞行员,从联队长戈林那里软磨硬泡弄来了夜间越界飞行一探别尔哥罗德虚实的侦察任务,这厮拟定的作战方案却相当稳妥,赫尔曼·威廉·戈林能当上第1战斗机联队的第三任联队长,和他领导第26战斗机中队时整个中队的优异表现密不可分。

布鲁诺第26战斗机中队虽然只派了第1小队的4架飞机越界侦察飞行,但是,中队长布鲁诺带着第2小队的4架FokkerDVIII型战斗机却在4500米的高空沿着边界乌克兰这段护航,在他的第2小队的南侧5公里之外,5000米的高度上,是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联队长赫尔曼·威廉·戈林亲自指挥的联队部4架飞机,加上第26战斗机中队第3和第4两个小队,一共12架最新型号的FokkerDVIII战斗机。

这是戈林和鲁泽尔带领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王牌第26中队布下的一张大网,赫尔曼·威廉·戈林要先发制人,用倾巢而出的一个中队的ForkkerDVIII战斗机,做一次马戏团诱捕战斗!目标就是伏尔加联邦边界那边的联军航空队夜间巡逻小队。

第六百五十五章(上)空战处子秀

1918年7月28日18:15别尔哥罗德西南上空联军航空队中国陆军少尉韩冈率领的4架DH4战斗轰炸机从3500米的高度直扑东南方向位于3000米高度的德国FokkerDVIII战斗机小队,4架白色涂装的FokkerDVIII上单翼战斗机在夜空中是相当惹眼的目标,当韩冈带领自己的小队迅速接近到距离对方800米的位置时,发现了异常的德军飞机整齐的做了一个拉升右侧拐弯的机动。

这让联军航空队的带队长机韩冈少尉心头掠过一丝异样的感觉,德国佬太淡定了吧?怎么瞧着好像早就知道我们接近的意思?双方的距离和高度差在不断的缩小,这时候作为缺少直接语音通话手段的飞行小队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