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排的第2班,和第1、第3班的不同之处,在于4名常规步兵变成了2个双人的60MM迫击炮小组,多了2门60MM排属迫击炮,考虑到迫击炮携带炮弹基数的限制,王庚的参战军的迫击炮正副炮手,同样各装备一支M1伽兰德骑步枪,随时可以作为步兵投入战斗。

根据营长陶大勇的命令,装甲1营1连要用一个连的兵里打对方一个骑兵营的伏击,目的是拖住敌人的搜索部队,不使得团的主力位置过早暴露,如果敌人倾巢出动追过来,那么装甲1连就向西撤,把敌人引开,为团主力赶上来赢得部署时间,其实陶大勇心里未尝没有为团长吕焕炎争取时间的考虑,装甲团2个营面对的敌人是1个乌克兰主力师甚至2个师,对方真要漫山遍野的涌上来,这仗可不好打。

1:5的敌我兵力对比既然没被营长陶大勇的当回事,那么第1连连长斐红榘就更不把敌众我寡瞧的太重,这里既有中国主力部队的自信,也带着一丝乌法战役后对苏俄红军和老毛子的轻视,乌克兰民族军算哪颗葱,听说大部分都是农民和游击队的出身,斐红榘显然早忘了他自己的兵不少入伍也就一年不到的样子,去年4月的中国陆军第16混成旅,短短15个月后,已经被稀释和扩编为近30个整编师,100多万精锐部队的规模。

即使李鸣钟的整编第9师是参战军中成军相当早的主力部队,可现如今昔日在第16混成旅当个学生兵的斐红榘,这会儿当了连长的这厮,麾下的装甲第1连,一年以上军龄的老兵也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剩下三分之一是半年到9个月的军龄,最晚的,则是今年3月底参军的那波。

营长陶大勇给第1连连长斐红榘的命令是先敌开火狠揍对方一通后,带着队伍向西撤,等敌人蜂拥追过去后,营长带领埋伏在后面的第2、第3排进行拦腰侧击,狠狠的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那时候斐红榘带领的尖刀排再翻身开火,两路夹击把对方吃掉!

对拥有18名狙击手、9挺勃朗宁班用机枪、6门60MM口径排属迫击炮以及一挺7·62口径的M1918A3勃朗宁气冷式重机枪的装甲1连来说,下车作战的威力同样不可小觑,何况每个战士的手雷包里还有4枚能被这些战士扔出4、50米远的中国G17甜瓜手雷呢?

军容严整、火力强大、信心满满、勇于进取,紧张中带着兴奋,这是装甲1连下车作战的中国步兵们状态情绪心情的真实写照。

斐红榘在领会了营长陶大勇的作战意图后,很快作出了布置,一排长带排部和第1班埋伏在干河沟的西南撤,自己带3班在东北侧,2班则在中间,2班的2门60MM排属迫击炮则在阵地后方20米处构筑的临时阵地上布置,3个班的6名狙击手重点照顾对方的指挥官和机枪火力。

斐红榘考虑的,如果敌人战斗力强打的又好,他就带全排交替掩护着向西撤,如果对方是怂的不行比苏俄红军的骑兵还不如,他就让一排长申褚儿带1班往西先撤,自己带3班、2班来一个计中计一样的半渡而击。

由于中国参战军的步兵无论是装甲部队的车载步兵还是普通步兵,每个战士都装备了工兵锹,所以从正面看斐红榘的第1排的阵地是一个干河沟,从背面看则可以发现,就这么点功夫,河沟里差不多每个战位都挖成了跪姿射击的掩体,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工事的可靠性和隐蔽性。

当从望远镜里瞧见对方下到大路路基西侧的那个骑兵旅拍着密集的队形,在200米的范围内拉着网似的搜索过来时,望着那些显然骑在马上还有点东倒西歪懵懂没有醒透又疲惫不堪的乌克兰骑兵,斐红榘差点没笑歪了嘴,尼玛,这目标比在南苑新兵营训练时射击的移动靶可要打的多了。

第六百九十七章(二)战斗正酣

在100米距离上具备10中7是教导团每一个士兵的必修课,而斐红榘的第1连,大部分士兵在100米内射击固定靶的命中率在10中5以上,优秀的能打到10中8,至于班里装备了M1伽兰德狙击型步枪的狙击手们,在300米距离上等于借助4倍光学瞄准镜射击10中8也只是个良好!100米的话,打不到10中10根本就不让从训练营毕业。

根据斐红榘的事先安排,面对敌人搜索过来的最右侧的这个骑兵连,第一波攻击只让阵地最西边的一排长申褚儿指挥第1班开火,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敌人在追击中把侧翼暴露在自己带领的2班、3班的枪口下。

一排长申褚儿和他的第1班没有让连长斐红榘失望,虽然1班的狙击手第一枪喵的不是地方,不对准敌人那个骑兵连的连长,反而是喵到了后边300米外大路上的对方那个骑兵营的营长头上去了,结果阴差阳错,被对方前面大路上开路的那个连掉队的倒霉蛋挡了一下,这出膛的子弹虽然开了荤,却错过了最大的目标,只是干掉个哥萨克骑兵而已。

好在第1班的第2个狙击手的眼光也比较独到,这厮第1枪放倒了对方骑兵连侧后一点驮着迫击炮的那匹马,解除了对方重火力的潜在威胁,接着就是伽兰德射击的步枪声响成一片,对方那个走在大路西侧200米范围内的骑兵营被打的人仰马翻,一家伙至少报销了对方近一个排的兵力,打死打伤超过20多人,当然,光两个狙击手就干掉了对方7、8个骑兵。

让连长斐红榘吃惊的是,对方那个骑兵营遇袭后下马隐蔽的速度很快,一眨眼功夫,除了几匹失去了骑手的战马茫然无知的站在原地东张西望之外,那个骑兵连其余的士兵在一个乌克兰上尉的指挥下趴在了地上开始向着申褚尔带领的第1班的阵地上开火还击。

这时候双方的距离间隔在120米—150米左右,显然,训练有素的中国装甲车载步兵的火力密度和精准度在这个距离上比对方要高的多,在双方视线和射界都受到灌木丛林和参天古树遮挡影响的情况下,一阵对射之后,对方又被放倒了十多个,而申褚尔的第1班毫发无损。

接下来的局势依然没有出乎观战的斐红榘的预料,大路上同样趴了一地的对方骑兵营的几个连很快作出了反应,原本走在大路上作为尖兵前导部队的那个连,在一个上尉的带领下嗬嗬狂叫着带着马冲下了路基,显然乌克兰骑兵营的指挥官看出了埋伏袭击自己的部队人数不多火力也未必真强到哪里去,起码连机枪声都没有,尽是M1伽兰德的射击声,虽然密集,但和重机枪沉闷而恐怖的嘶吼声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这边2班、3班的战士见敌人100多骑兵呼啦啦冲下大路吹着唿哨挥舞这马刀和骑步枪气势汹汹的架势,有点沉不住气的纷纷看着自己的连长斐红榘,显然是希望他下命令开火,替排长和第1班挡住侧翼冲来的这股子敌人。

斐红榘摇了摇头,下令2班、3班注意隐蔽,没命令不许开火,就在这个时候,阵地西南侧突出部的排长申褚尔显然也领会了自家连长的布置和意图,便下令第1班左翼一直隐蔽着没有开火勃朗宁班用机枪射击,拦截对方从大路上冲下来的这伙子骑兵,人高马大在这个丛林战场上成为了悲催的大目标活靶子的代名词。

一挺20发弹匣的勃朗宁班用机枪加2名狙击手的精确射击,申褚尔的步兵第1班用枪打出头鸟的战术在200—150米的距离上连续放到了对方近20名骑兵后,对方这个连的骑兵冲锋戛然而止,这时候战场上再也看不到一个起码的乌克兰哥萨克,对方的两个连就这么趴着和申褚尔的一个班对射,近的那个乌克兰骑兵连距离申褚尔的阵地在120米左右,远的那个大路上下来的骑兵连则在150米开外。

斐红榘见对方趴着不挪动,对射这么打下去要到猴年马月?这厮边下令申褚尔放弃阵地,带第一班往西撤,来一个引蛇出动!倒要看对方敢追不敢追。

这厮下完了命令甚至有闲暇转过来用望远镜眺望自己身后100米外隐蔽着的营长陶大勇和2排3排的位置,不得不说,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营长带着1连的2个排就埋伏在自己身后100米外的干河沟里,这会儿从这看过去就是用望远镜也愣是一个没瞧见人影,显然营长陶大勇和2排、3排隐蔽的相当好。

事实上,在斐红榘身后100米外的隐蔽阵地上观战的营长陶大勇和2排、3排的战士都在为尖刀一排的表现暗自叫好,当然,让陶大勇意外的是斐红榘开火时只动用了一个班的兵力,打完后也并没有带领全排向西撤,而只是让一个班奔西边撤了下去,难道这厮想抢老子的活?一个排就向吃掉对方这个营不成?这也太托大轻敌了吧?陶大勇传令2排、3排做好准备,随时准备侧击敌人接应第1排。

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