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0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萨克不是一个国家,却进行着拓展国家版图的疯狂的领土扩张

—————哥萨克的历史不长,却创造了远比自身历史骄傲千百倍的辉煌

—————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哥萨克,在他们的血管里却涌动着欧亚多民族的血液

哥萨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要想了解一个民族,就去了解它的历史;要想了解这个民族的特点,就去了解它的文化。本文将带您走进哥萨克奇特的历史和文化,为您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上部:光荣与野蛮的历史

题记——历史是一面镜子,既能照出一个民族的过去,也能昭示它的未来。

一、战争的宠儿

同吉普赛人一样,哥萨克人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如果说吉普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

提到哥萨克,就会使人想起苏联早期电影《克楚别依》和《夏伯阳》中响遏行云的史诗般的哥萨克英雄形象。在俄罗斯有不少反映哥萨克的文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人》、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尤其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描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的生活,既有冲锋陷阵的英姿,也有在倒映着篝火的静静的顿河畔高歌起舞的奔放……极具浪漫而富有张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冲动。

然而,当我们来到哥萨克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顿河流域时,却没有见到想象中的哥萨克,我们走访了大大小小的哥萨克村镇,当地村民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我们就是哥萨克。”你们就是哥萨克?那战马呢?军刀呢?披风呢?篝火呢?在这些哥萨克后裔的身上哪里还能看到其先辈的遗风?昔日的哥萨克早已荡然无存!

只有在博物馆中,在当地村镇的传统节日里,你才能见到那些穿着黑的、兰的、绿的各式哥萨克军服,胸前挂满勋章,留着向两边翘起的哥萨克胡子,帽沿下窜出一缕卷发的男人们和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们聚集在村镇中心的广场上载歌载舞,唱着或激昂、或悠扬的哥萨克民歌。只有这时,你才能找回一些当年哥萨克的影子。

难道叱咤风云的哥萨克真的消失了吗?当地人告诉我们,哥萨克的历史应当从史书上、博物馆、历史遗迹和人们的记忆中去寻找,哥萨克的今天应当从现实中去寻找,而哥萨克的族群特性与族群精神则应当从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中去探寻。

“哥萨克”一词首见于1240年的《蒙古秘史》,1380年在俄语中正式使用казаки,即“哥萨克人”这一称谓。

哥萨克(Kozacy,Cossacks)一词源于突厥语,含义是“自由自在的人”或“勇敢的人”。这是蒙古-鞑靼人和突厥人对他们的称呼。

哥萨克不被认为是独立的民族,而是一种军事团体,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特别是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但他们是一个保持传统的人群共同体。

哥萨克并没有被认定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斯拉夫民族的成员逐渐汇集所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历史和文化特征的地方性群体。

关于哥萨克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哥萨克的历史早于古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突厥可萨人的后代,其实,以其说他们是斯拉夫化的突厥人,还不如说他们是蒙古-突厥化的斯拉夫人(宗教除外)。从遗传学上看,他们同生活在高加索和俄罗斯南部草原的突厥人有关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哥萨克是公元4——5世纪起,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突厥人向黑海沿岸和俄罗斯南部草原的民族大迁移中,以斯拉夫人和东正教为基础形成的;得到普遍公认的说法则是苏联史学家的观点:哥萨克是在14——17世纪出现的“自由民”,是随着俄国农奴制的确立而形成的,后逐渐演化成一种军事组织并在18-20世纪初发展到了它的全盛时期。

13世纪开始,一些古罗斯和波兰-立陶宛的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金帐汗国经过内战、帖木儿的侵略、俄罗斯人的起义,从而瓦解(15世纪)以后,以黄金家族继承者自居的蒙古—鞑靼人以及各种各样的突厥人仍然生活在顿河—伏尔加河流域、高加索、乌拉尔等地。15、16世纪时,一些不愿成为农奴的俄罗斯、乌克兰农民和城市贫民(主要是青壮年),迁徙到由于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统治权真空地带——南俄地区。上述历史背景下,哥萨克人的来源正是这些由于种种原因的移民,草原辽阔无垠,飞禽走兽随处可见,是游牧民族理想的家园。

这些逃亡异乡的哥萨克人在后来和蒙古—鞑靼人、突厥人的接触中,逐渐熟悉并且学会了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战争艺术。从那时起,他们注定被深深地烙下了游牧民族的烙印——他们沸腾着英勇无畏的血液,具有强烈的征服欲望,并且具有难以被征服的性格。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的“自由人”。

当然,哥萨克人信仰东正教,他们并没有象蒙古—鞑靼人、突厥人那样信仰伊斯兰教或者原始的萨满教,这也是他们相对于其他蛮族更文明,从而没有被彻底突厥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哥萨克人的语言也不同于正规的俄语,它包含了大量的借用的蒙古、突厥词汇。在现代,一个城市化的俄罗斯人不能听懂哥萨克的俚语是毫不奇怪的。

早期哥萨克人生活在人烟稀少的边远省份,给人当雇工或在边境服役,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为了图存,他们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并且长期和其他游牧民族互相掠劫。有时,他们也劫掠来往行商,甚至袭击黑海沿岸的城市和村镇。通常,他们用鱼类制品、皮货和其他战利品去换取他们生活所必须的粮食、烧酒和武器。他们为了和南俄草原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诺盖鞑靼人、巴什基尔人、卡尔梅克人以及北高加索诸民族等等行行色色的游牧民族争夺牧场,发生了一连串的血腥战争,得以生存下来,从而赢得了其他游牧民族的尊重。

15世纪中叶,南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对斯拉夫国家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这时,在抗击土耳其人和鞑靼人的进犯中捷报频传的哥萨克名声鹊起,成为波兰公国和羽翼未丰的莫斯科大公国在同南方异族的征战中越来越倚重的力量。正是这个时期在组织结构、军事风格、宗教信仰、民族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上奠定了哥萨克未来发展的轨迹。16世纪时,哥萨克人仿照蒙古人的形式,出现了一些军事组织,他们有经自由选举产生的统领、百人长、大尉所组成的“哥萨克最高军事会议”机构,统领自己的军队。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初,哥萨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这些分散的“自由民”为了对抗封建国家的压迫和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东南部的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捷列克河及雅伊克河一带出现了由贫苦农民组成的,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名为“自由哥萨克”的自治村社。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

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以掌握哥萨克军队,驱使和诱骗他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和进行侵略扩张充当马前卒。哥萨克军团曾一度成为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雇佣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极其残暴(象他们的老师蒙古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资源,18世纪成为特殊军人阶层。

自16世纪起,哥萨克因替沙皇政府镇守边疆,被免除劳役和赋税,并获得一定的俸禄和相当数量的土地,1618年沙俄政府开始向顿河哥萨克发放军俸。随着军事活动在哥萨克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增,战利品和俸禄成为其重要的生活来源,但却在相当程度上迟滞了当地区经济的发展,唯一勃兴的是酿酒业,因为对于嗜酒如命的哥萨克来说,酒精犹如空气、粮食和水一样不可或缺。16世纪下半期在上述地域相继建立了哥萨克军事州,从而使流动性极大的哥萨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他们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哥萨克开始从事捕鱼、狩猎、养蜂和采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