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兮,手脚这时候都被裹着,根本就看不到。似乎新生的婴儿不是很漂亮嘛!张辽心中嘀咕了一句。但此时和孩子的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却让他似乎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儿子的呼吸和心跳。张辽定了定神,对身后自己的母亲说:“母亲,我去看看清儿。孩子您先抱着吧。”说完张辽就绕过稳婆向产房走去。

这时张母他们也不拦着张辽了,孩子已经生了,屋子里也会被打扫干净,即使进去也没什么问题了。张母一把从稳婆手中接过孩子,脸上笑的乐开了花。这是她的孙子,她早就想抱过来了,刚才不过是让张辽这个做父亲的先看看而已。她将孩子抱到曹嵩夫妇面前,和两位亲家一起看着这个张家的长孙。

张辽在产房门口被最后出来的婉儿拦住了,婉儿告诉张辽,曹清因为生产时消耗体力过大,已经睡着了,现在不便于打扰。

张辽一听,也不再强求进产房,而是转身快步向厨房奔去,他要在自己的妻子醒来之前,为妻子准备好一大桌营养丰富的补品。只不过他的脚下就因为心理的不稳定而失去了往日的沉稳,有几次差点摔跤。

曹操看着自家妹夫略带踉跄的身影,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欣慰的神情。但这一切却被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郭嘉看了个正着,他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第120章

张辽的长子出生了,这在兖、徐、青三州也算得上是一件事情。这不但因为孩子的父亲是张辽,还因为孩子的舅舅是曹操,再加上张辽又是郑玄的关门弟子。于是乎,三州的官场、世家和士林中人纷纷行动起来。

官场的官员不过是借此机会想曹操表示一下忠心,顺便和张辽拉拉关系。世家则除了这个心思外还想着能否从张辽那里获得些新鲜东西,能像曹洪和徐州糜、陈两家一样得到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士林中人则纯粹是看在张辽推广新型纸张和书籍印刷方法,以及郑玄的面子,他们才不会因为权贵而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呢。

但这三种人中也有相当部分和张辽交好,他们就不再会盘算以上众人的心思,纯属为张辽喜得贵子而来道贺。

就像不在鄄城的夏侯兄弟和曹仁,他们和曹清本就是兄妹,送上的礼物自然是极为丰厚。乐进、李典、于禁、甘宁这些和张辽或多或少都交情的将领们也纷纷送上各自驻地的特产。倒不是他们拿不出更好的礼物,但论财力,张辽有着一个前途无量的生意的五分之一的股份,怎么算都比他们多。而且张辽不喜欢以礼物的价值论亲疏的习惯也是曹营人所共知的,若是向之前糜竺送的骏马、钢刀,于禁、甘宁送的海鲜,倒是让张辽欣喜之极。

这次于禁和甘宁送上的礼物一样有水军的特色,除了几大缸子色彩艳丽的,活生生的海洋生物外,其中有一样最让张辽高兴,那是一件战船的模型。这是一艘甲板上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而外观象楼一样的大型战船,张辽很清楚的知道,这是汉代的楼船。

但是这艘楼船模型却不像普通的楼船那样是平底船,而是更加适合海上风浪的尖底船。甲板上层减少了楼层的高度,但船舷的高度却比普通的楼船要高出很多。船舷两边有数排密封的小门,这是张辽在闲聊时让甘宁在监督工匠造船时着重要求改造的部分。

最下面一排比较大的小门是用在风力不足或战斗需要时伸出船桨的以人力为战船提供动力的。上面一排小一些的门是弩箭的射击孔,这样在楼船遇到走舸的时候,不需要甲板上的士兵冒险伸出身体来射击,较低的高度和良好的隐蔽防御功能,加上数量上的优势,足以让原本无力应付众多走舸的狼群战术的楼船有了自保甚至是歼敌的能力。

再加上他们在楼船的船头设计了新式的撞角,并用铁或青铜包裹,即使遇到一群走舸,不用动船上的武器,光用撞击就能让走舸们好好喝一壶的。这些战船的排水量都已经达到了三百吨,这在汉代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承渊,这船不错。军港中是否已经有实物造出来了?”张辽满脸喜悦的问为于禁和甘宁送来贺礼的丁奉。

丁奉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张辽说话了,但却依然对张辽这样的高级将领有着天生的敬畏,他听到张辽的问话,立刻站直了身子,一脸正容的说:“回禀将军,军港中已经有两艘这样的战船下水了。今日我来,除了给将军送礼,还有另一个同样的船模已送到主公那里。”

“呵呵!”张辽看到丁奉的样子不禁好笑,但他也明白这些低级军官的心思,他和颜悦色的对丁奉说:“承渊,这里既非军营,亦不是公堂,用不着如此紧张。”说着张辽拍拍丁奉的肩膀。

“是,将军!”丁奉还是有点放不开。

张辽摇摇头,这也没办法,前几次丁奉来时家中只有他一个将军,而今天他的家里却聚集了身在鄄城的各级官员,曹操、曹洪等曹家亲属,还有荀彧、程昱、郭嘉这样的曹操身边的重臣谋士,丁奉如今还能保持着一份镇定,已经不容易了,倒也不愧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将军。

“承渊,这里人多。你到那里去,”张辽边说边用手指着张新他们吃饭喝酒的地方,“那些都是我身边的卫士,夹杂在其中的家丁也是曾跟着我打过仗的老兵。都是战场上的老油子,里面的张成和张新你也都认识,到那里你不会觉得难过的。”

丁奉这时感激的看着张辽,“是,张将军。”说完,丁奉就向张成他们聚餐的地方走去。张成他们也看到了张辽给他们打得眼色,又和丁奉有过交往,自然拉着丁奉进入他们的圈子里。有张成和张新的引介,张家的这些亲兵和家丁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性情活泼的小子。

张辽看着丁奉很快的就融入其中,笑着转身回了大厅,那里面还有大堆的人要等着他去应付。这就是他身为曹操的重臣,郑玄的弟子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张辽刚走进大厅,就听到有人高声说道:“张将军,如今喜得贵子,还当为令郎起个好名字啊!”

“去!张将军的公子起名字有你什么事。先不说张将军的恩师康成公,就是小公子的舅舅,我等的主公那也是文采出众,为小公子起名又有何难。”有人反驳道。

“就是。就是。就算康成公和主公都不出手,还有文若先生、公达先生、仲德先生他们呢。他们也是文采风流的名士。”

“张将军本人就是文武双全之人,为小公子起名一事自然是一事不烦二主。”

“还有北海的孔文举,那也是风流名士!”

“徐州的汉瑜先生也不差……”

……

这会儿张辽可算是头疼之极,我儿子起个名字,用得着这般费事嘛!就算我这个当爹的不出手,还有曹嵩这个外公和曹操这个舅舅,更不用说郑玄这位老师了。这件事就算是荀彧他们也轮不上,又有陈珪和孔融什么事儿,更不用说将整个三州的名士都拉出来溜一编吧?

“文远,头疼吧?”这时,曹操凑到张辽身边笑着说道。

“当然头疼。我儿子起名字,将主公和恩师拉出来也就算了,有其他人什么事儿?又将文若他们弄出来,还搭着陈珪和孔融,最后干脆将主公治下的名士都拽出来了。他们想干什么?想弄一个名士大展览?”张辽面不改色的回答。但他的话确是一字一句从牙齿缝里蹦出来的,让曹操不用看张辽的脸色都知道那一定不好看。

“主公,你得补偿我。这帮家伙可大都是冲着你的面子才来的。这会儿我家里倒是热闹,就是有点让我头疼。还有啊,他们在这里吵吵嚷嚷的,会影响后面的清儿和孩子的休息的。所以,作为我的主公和大舅哥,清儿的兄长,我儿子的舅舅,主公,你得补偿我。当然,金银财物什么的就不需要了,这玩意咱家也不缺,就是主公闲暇将你的那些诗赋写在‘曹侯纸’上就成。”张辽又接着说。不得不说他用一本正经的语气将这要求说出来的时候还是很震撼人的。至少曹操和他身边经过的郭嘉、刘晔就被震到了。

张辽的话让曹操目瞪口呆,越到后面越是让他合不拢嘴。曹操没想到张辽如今也和奸商一样,张嘴就是补偿,而补偿的东西确实要曹操留下大量的墨宝。

曹操此时觉得有些时间倒流的感觉,因为他觉得这个场景似乎很熟悉。啊!想起来了,前几年我也和文若、仲德他们如此“敲诈”过文远的字帖。难道这就是因果循环?曹操有些哭笑不得。

郭嘉和刘晔则都是和张辽有过交往的人,他们全都知道张辽有时候会让人“震惊”一下。郭嘉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