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内部一定有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同心协力,我们正好可以各个击破。”张辽的话说的很笼统,因为他不能说的太详细。

“嗯,文远言之有理。”曹操对于自己的手下从来是不吝夸奖的,就这点而言,曹孟德深得企业管理的精髓,非常善于培养人才。

“不错,文远所言甚是。能得文远相助乃孟德公之幸也。”说话的是一个腰悬长剑却身着青衫做文人打扮之人,此人身材消瘦,留着两撇精神的八字胡,一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张辽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好友——陈留孝廉卫兹,陈留太守张邈的部下。曹操在陈留起兵之时就曾得到他在金钱上的帮助。不过张辽还知道,这个卫兹是三国后期魏国太尉、敬候卫臻之父。

曹操看见卫兹立刻迎了上去,“啊哈,原来是子许(卫兹字子许)。你不在孟卓公(陈留太守张邈)那里,到我这里来何事啊?莫不是欲弃孟卓而投操乎?”

张辽一听这话,好家伙,曹操真行啊,时刻不忘挖墙脚。

卫兹到没有什么不自然的表情,看来他们之间是玩笑惯了的。卫兹对着曹操翻了个白眼,“孟德,兹此来是奉孟卓公之命邀你一同前往大帐的。”卫兹在“一同”着两个字上用了重音。

“哦?我这就与你一起先往孟卓帐中相聚。”看来曹操是听明白卫兹话中隐含的意思了。“文远,我去大帐议事,你可传我将令,让元让、妙才、子廉、子和他们加紧练兵。”

“诺!”张辽很干脆的回答。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曹操的下属,无论曹操平时如何表示亲近,他也绝不会逾越上下级的鸿沟。

看着远去的曹操和卫兹,张辽知道张邈让卫兹将曹操先请到自己帐中不过是为了在诸侯中寻找盟友,看来诸侯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始加剧了。

张辽摇了摇头,转身向夏侯惇他们的营帐走去。

来到夏侯惇、夏侯渊的营帐旁,张辽止住了正要向帐内报告的卫兵,自己来到门口。“元让、妙才,你们起来了吗?”

随着张辽的话音落下,营帐的幕帘被掀开,夏侯渊走了出来,随后跟出的则是夏侯惇。着哥俩相貌有点像,不过夏侯渊略瘦一些,换上文士装绝对可以冒充个文化人,而夏侯惇则更显彪悍,一副武将本色。此时他还没有变成独目,外形倒是不太吓人。

“文远,你好早啊!”开口的是夏侯渊。

“早。”这是夏侯惇的本色,稳重。

“二位早。”张辽先回应了二人的问候,接着说道:“适才主公前往大帐议事,要我告知几位将军加紧练兵。”

“嗯,知道了。”夏侯惇开口说道。夏侯惇此时被曹操任命为裨将军,全军事务处理除曹操外就以他为首。接着他对夏侯渊说道:“妙才,你去告诉子廉,让他带亲兵护卫主公,然后去找子和来训练场找我们。”随后他转向张辽,“文远,那步兵长矛方阵我们已训练多时,近日你随我来看看效果如何?”

张辽面露微笑,“固所愿,不敢辞尔!”

“那我们现在就走。妙才,你速去通知子廉,快去快回。”夏侯惇果然性烈如火,急性子一个,一把拉住张辽的手就向练兵场走去。他的身后,夏侯渊看着被夏侯惇拉着的有些踉跄的张辽脸上露出了笑容,“也只有文远的奇思妙想才能让元让如此迫不及待啊!”

原来,自张辽在陈留投曹操时,他率领的五十八名骑兵就让曹操及其属下各将为之动容,骑在马上还能保持严整的队形,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隐约间散发出的肃杀的气势都表明这只人数不多的骑兵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

于是,曹操在任命张辽为军司马后就想把练兵一事交由张辽全权负责,而张辽却拒绝了,只愿意作为夏侯惇等人的助手。他的理由就是:辽出身骑兵,不熟悉步兵的训练,以外行指导内行是会耽误大事的,所以不能为主;然辽出身骑兵,熟悉骑兵的优劣,而董卓军大都为骑兵,辽为辅则可助主公训练出能对抗骑兵的步兵。

张辽的严谨的态度则赢得了曹操和他部下们的赞誉,尤其是主要负责全军训练的夏侯惇,更是一直拉着张辽在设计对抗骑兵的步兵方阵,张辽也从骑兵的优缺点上提出了种种方案,最后定下了以前排刀盾兵,中间长矛兵,后排弓箭手的方阵队形。不过因为骑兵不多,方阵的侧翼缺乏保护,于是张辽提出是否可以在遇敌之时将方阵转化为圆阵,弓箭手居中,长矛兵在其外围,刀盾兵在最外围守护。夏侯惇着急得就是阵型转化的训练。

同时,张辽也向曹操汇报了他派出亲兵进入雒阳之事,不过他的理由是秘密联络并州军中忠义之士反抗董卓。

张辽的行为也赢得了曹操对其的信任,而他的职也仅次于夏侯兄弟,和曹洪、曹纯持平,在李典、乐进之上。他与人友善的作风也让他在曹营中人缘极好。

但是,他们谁也不知道,张辽并没有把所知道的东西完全的合盘托出,他只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慢慢地增强曹军的战斗力。理由很简单,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要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第3章

大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十七日,董卓强令献帝及群臣西行,雒阳城内外人民数百万口被迫西迁。路上百姓被凉州军车骑践踏,加之以饥病交迫,死亡相继,积尸满路。

董卓自己留镇雒阳毕圭苑内,指派徐荣率凉州军驻扎荥阳城,吕布率并州军驻扎虎牢关,自己在雒阳纵军焚烧二百里内的所有的宫庙、官府、居家。于是,雒阳方圆二百里内,统成赤地,鸡犬不留。

夜晚,雒阳大火遮天蔽日,整个天空都被映红。白天,几百里外都可以看到燃烧放出的黑烟,笔直地冲上九霄。几天时间,东汉近二百年来在雒阳的建筑文物毁灭略尽。董卓军的士兵四处抢劫,吕布则奉董卓之命发掘东汉诸帝及公卿陵墓,取其珍宝。凉州兵、并州兵对于珠宝女人感兴趣,对于几百年来累计下的皇家典藏书籍无人理睬,最终,这些搬不动的宝藏被兵士们纵火焚烧。几千年积累下的知识,几千年珍藏的古籍孤本,就这样化为灰烬。

但是,董卓、吕布并不知道此时的并州军中已经被张辽的部下秘密渗透,张成他们联络了对吕布、董卓不满的部分并州军士兵准备在混乱中脱离董卓军。而正因为负责放火的是并州军,所以张成他们在大火烧起之前就将大量珍藏典籍从东观尽数搬走,被烧毁的不过是一座空荡荡的宫殿。张成他们也在完成了张辽交给他们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任务后,与脱离董卓军的部分并州士兵一起隐入雒阳附近的山林,准备寻机转移至关东诸侯的地界。

此时在酸枣的诸侯们自然也看到了雒阳的大火,但是他们各有个的算盘,又畏惧董卓军的强大战力,在盟主袁绍没有出兵前,谁也不愿意首先出兵,导致自己实力受损。为了掩饰他们的怯懦,面对着雒阳的大火,诸侯们对酒吟诗,认为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美景———董卓军害怕了,他们正在准备迁都,再驻军几日,也许董卓就退兵了,各路诸侯勤王大业也就完成了。他们浑然不管有多少百姓在大火中呻吟,哀号。

这时,曹操再也坐不住了,面对着诸侯的怯懦与漠视他痛心疾首,他怒发冲冠。这些人难道就是所谓的我大汉忠心的臣子吗?

在诸侯群相庆贺,杯来盏去,只知醉生梦死的宴会上,曹操慷慨激昂地向各路诸侯进言:“我等举义兵以诛暴乱,如今诸路人马已经聚齐,诸君为何迟疑不前?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这真是天怒人怨,诛锄首恶的时机。若能并力西讨,一战就可平定天下了!”

曹操虽言之谆谆,但众诸侯各有个的算计,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而此时,最可能支持曹操的济北相鲍信,正外出收集粮草。没有了鲍信的支持,大营之中除了袁绍的支持者外就是另有想法的人。袁绍统兵驻扎在河内,袁绍不动,他的支持者们也不会动,其他人也不会在袁绍动手之前让自己的实力受损。

面对着一言不发的各路诸侯,曹操深感失望,而看到诸侯们“你是白痴”的目光,曹操愤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随即,一甩袖袍,离席而去。

曹军大营的中军帐中,从诸侯联军中军大帐中回来的曹操满脸怒气的坐在主位,因为气愤和急行让他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张辽和其余诸将围在一旁一言不发,他们在等着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