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张辽的话顿时缓解了刚才还有些紧张的气氛,不但是曹操和郭嘉重新露出了笑容,就连一脸严肃的曹仁、曹洪等人的表情也变得缓和了。

“我就说嘛,文远必然是以大局为重,文若还偏偏要主公和我走这一趟。若不是能到文远家中蹭饭,我是绝对不会来的。”郭嘉适时的又插了一句笑话,再配上他的表情,终于让几个武将也笑了起来。

“文远,你做的很好。但此事那董妃确实欺人太甚,虽然不能立刻就讨回公道,然不久之后操必会给你和小妹一个交待。”曹操此时也笑着向张辽做出了承诺。

“多谢主公!”张辽向曹操拱手致谢,然后问道:“主公,今日早朝上,董承有何举动?”

“什么都没有!这家伙不但目无表情,就连向主公打个招呼都没有!”曹洪在一边插话道。

“那主公准备如何对待董承?”张辽略一思索,继续问道。

曹操忽然眉头一抬,微笑道:“昔日文远你曾对操说过,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让自己的敌对势力变得最少。此言操始终未曾忘记。对袁术,对袁绍,操皆是如此,如今还得这样。董琳有错,可董承无过!”

“主公,怎能放过董承……”曹洪一听曹操要放过董承,立刻又激动起来。不过他刚说出一句话,就让一旁的曹仁和夏侯渊一把拉住并捂住了他的嘴。

“子廉,此时主公自有定论,你勿需多言!”曹仁此时已经明白了曹操的算计,严厉的对曹洪说道。

曹洪身为曹操亲族,平时根本就没人能管得住他,除了曹操、张辽能让他信服之外,也就是曹仁这位族兄他还有畏惧之心。被曹仁这么一说,曹洪顿时安静下来。

看到曹洪安静下来,张辽笑了笑,对曹操说道:“主公妙计!辽佩服!”

说完,张辽和曹操相视而笑。却让一旁被曹仁、夏侯渊拉住的曹洪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张辽此时可不会去管曹洪的心情,其实他对董琳也没什么恶感,毕竟那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真正让他恼火的是将董琳退出来的伏寿。但是曹操若要清算,董琳势必不能幸免,张辽也不会此时为其开脱,毕竟双方立场不同,他没必要因此让自己在同僚中产生矛盾。可是他还是要提示一下曹操,毕竟他是要让真正的主谋得到教训的。

“主公,具辽判断,此事应该不是针对我等,清儿和我只不过正好遇到了一场宫廷内部的争宠斗争罢了。”张辽说道。

“嗯。此时操也清楚,董妃貌美,深得天子宠爱。伏后心中不满,借此生事也是正常。可她不该涉及清儿和文远。”曹操说道。

相对于张辽随便的称呼,曹操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没有失去礼数,依然在对董琳的称呼上丝毫不做逾越。只不过他也不去纠正张辽,因为张辽的桀骜不逊和不拘礼法可是曹营中出了名的。

这时候,一旁的郭嘉也不说话了。因为事情涉及曹操的亲人,如何处理只能由曹操、张辽以及曹家亲戚决定,他虽然得到了曹操的信任,但毕竟不是曹家人。

曹操能了解宫中之事张辽一点都不奇怪,就连他自己都能够提前得到宫中消息,曹操又怎会不事先布下眼线呢。

“找董琳的麻烦我没意见,不过主公需首先安抚住董承。至于伏寿……”张辽顿了顿,接着说道:“这小丫头心思不浅,竟然敢算计清儿,我不希望看到她能逃过惩罚。这也是清儿的意思。主公,布置的周详些吧,别让清儿不满意,到时候回家向两位老人投诉主公你哦!”

张辽说着,脸上路出挪揄的笑容。曹清自幼受到家人宠爱,无论是曹嵩夫妇还是曹操、曹德两兄弟一家,无一不对这为娇憨的女儿宠爱有加。若是曹操的处置不能让曹清满意,曹清一旦回家哭诉,纵然曹操长久没有被曹嵩训斥过了,此时也逃不过老父亲的一通斥责。再加上本就姑嫂关系极好的丁夫人,到那时,曹操真的要家宅不宁喽!

听了张辽的话,曹操明显是想到了后果,脸色顿时一变。而一旁的曹仁、曹洪、夏侯渊等人也听出了张辽话中之意,一个个脸色憋得通红,明显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曹操咳嗽两声,正色道:“文远,此事操自然会让小妹满意,断不会放过算计小妹之人。”说着,曹操走到张辽近前,低声道:“小妹那里,文远须得多加安抚。切记!切记!”说完,曹操一脸肃容走向曹洪,开始教训这个性子急躁的族弟。

这也行啊!责任转移嘛!张辽被曹操的举动搞得一愣。不过随后他也反应过来,这实在是曹清在家中的“杀伤力”太强了。看着曹操正在教训曹洪,张辽用手摸了摸鼻子,转头看看郭嘉,两人顿时哑然失笑。

第330章 汉朝的官员任职回避制度!

曹操此时早朝后立刻赶到张辽家就是为了要安抚张辽的情绪,虽然郭嘉曾一力保证张辽绝不会失去理智,但曹操还是来了,他必须做出明确的姿态来为自己的部下撑腰。

但是在张辽家中,曹操还是欣喜的看到了张辽的态度,这种一切以曹操马首是瞻的态度真是曹操最希望看见的。这种一切以领导的意志为首的部下也是每一个领导最喜欢的。虽然这个部下有点小毛病,可是人无完人嘛,我们不能对下属要求太过苛刻。虽然这个部下很懒,时常将事情全部扔给下属,可是这也正说明了此人不会热衷于权势,正是担任要职的最佳人选。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曹操终于决定要给张辽压担子了。

重新做回到椅子上,曹操对坐在他身边的张辽说道:“文远,此次与袁绍一战,虽然袁绍还聚集了二十余万士卒屯于邺城一带,可这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只要我军能大致将如今攻下的郡县控制住,袁军就将缺衣少食,那时我军不战亦可……”

张辽听着曹操的话不住的点头,他知道曹操此时说话不过是前缀,后面一定还有“但是”之类的转折等着他。果然,接着来曹操的转折就来了。

“然,此时我军被牵制在冀州、幽州,并州则无力旁顾,且兵力散布于河北就有些捉襟见肘,若是在兖州、青州扩军,则可能会影响两州依然平稳的局面。故而操欲派出万余精锐,由文远率领,进入并州,彻底歼灭高干率领的并州袁军。文远,你看如何?”曹操说道。

如何?老大你都已经决定了,又何必再问!张辽心中腹诽道。但是他表面上还是一脸笑容的说:“主公,辽为并州人氏,领兵出征并州自然不碍,然并州平复后,望主公能将张辽调离并州。”

张辽这样说并不是他不想回家乡为官,虽然衣锦还乡这个典故在史书中最早出现在《南史·刘之遴传》中的“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可是这种思想却早早就有了。张母就极力主张张辽回并州为官,好让马邑的同乡们看看,当年在马邑一直只能担任郡县小吏的张家如今也出了金印紫绶、食禄两千石的高官了。可是张辽知道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而且他身为手握实权的将领,若再回到根基深厚的家乡为官,那即是他自己无意,手下人和家中之人也会将并州变成独立王国。这可不是张辽愿意看到的,同样也不是一生致力于天下统一的曹操愿意看到的。

所以,张辽在张母有了这样的念头之后就自己悄悄的在找能够不回并州为官的依据,还别说,在被张辽派人抢救出来的东观藏书中还真的有这样的法律条文。

汉灵帝在当政时期,为了抑制总喜欢给他找麻烦的党人,就颁布了《三互法》这样的法令,规定了本州人不得当本州刺史,本郡人不得当本郡太守;儿女亲家不得到对方的故乡当官;两州人士不得同时到对方的州里当刺史。如此一来,张辽就有了不在并州为官的依据。虽然蔡邕曾经上疏极力反对这项法令,朝中大臣也纷纷附和,可是当时早已经受够了党人唠叨的汉灵帝下定了决心,此项法令最终还是被颁布了下去。

其实此事在张辽眼里倒是十分正常,平心而论,《三互法》确实有利于肃清吏治,防止官员以权谋私。虽然异地为官不可能完全彻底的根除贪官,但是却能使贪官的犯罪成本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

最关键的是,他不能因为这些细节没有做好而引起曹操的“关注”。

果然,张辽在说话的同时暗中注意着草擦的表情,当他说到希望调离并州的时候,曹操的脸色有极细微的轻松,这使得张辽更加的放心了。

“文远,这有必要吗?”曹仁不解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