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的一阵闲聊之后,众人都静下心来品茶,任是谁说了这么多话也会口渴的。但是在场的小字辈却没有这种消耗,他们留在长辈身边就是想从长辈这里学到些东西,或者就一些自己的问题请教长辈,那里会愿意长辈们都在那里闭着嘴喝茶呢。几个人用眼神相互交流了一番,夏侯尚先开口了。

“姑丈,听说那孙权如今也不过二十岁不到,却能够统御江东群雄。不知他和大公子相比,何人更胜一筹?”夏侯尚没有找曹操,却直接找上了张辽,这也没办法,谁让张辽去过江东呢。

在曹家和夏侯家的小辈里,除了曹昂之外,就是他和张辽接触的最多。他一度跟着张辽在青州厮混,被张辽亲自调教了几年,自身的长进让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喜不自禁,他甚至还是张辽设想中未来建议曹操设立的枢密院的负责人。在场的小辈中,曹昂和曹休因为身份,而秦真则和张辽不熟,也只有他能够毫无忌惮的向张辽发问。

“哦,你们竟然对孙权开始感兴趣了?不错,身为宗亲子弟和军中将领,是要熟悉我方之外的人和事。不过你们向我打听孙权的事情,或许还因为他的年龄和你们相仿,没错吧?”张辽笑道。

“嘿嘿!”夏侯尚笑着挠挠头,还偷偷的瞄了曹昂一眼,似乎是要看曹昂的意思。这里均是曹家人,他只要一味的摆小,没人会介意他的问题是否唐突。

夏侯尚的举动众人都看在眼里,对曹昂这位大公子大家都很满意,就算是曹操,也觉得自己的长子完全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看到小辈中的俊杰如今也以曹昂马首是瞻,曹操和众人心中更是高兴,这说明曹昂已经在下一代人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和基本的班底。

“文远,众人之中只有你见过孙家之人,既然这些小子对此有兴趣,你就好好教教他们,我等也可听听你对孙吴一方的意见。”曹操既然默许了曹昂培养自己的班底,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教育儿子的机会,张辽是他的部下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一个,凡事都能从不同的侧面给予评价,这对于一个上位者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曹操当让要让曹昂提前适应这种做法。

“这没问题,刘表之类的诸侯是我们的对手,可孙权的年龄放在那里,极有可能将是由你们的对付,早点了解对手没什么坏处。”张辽对让后辈提前介入实际事务并没有抵触情绪。这和后世共和国时代不同,家族和势力要培养接班人都是从小教育并适时让他们接触实例,在晚清时,甚至地方大员直接让家中尚未出仕的子弟在自己的幕府工作,已达到积累经验,培养班底的目的。曹操如此做,不过是中国传统使然。更何况这个时代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就算是张辽费尽心思办起来的公学中毕业的学子也不可能在公学中学到具体事例的处理应对方法,还是要从底层小官吏做起。这就是官宦之家子弟起点高于别人的原因,也是他们的优势。

“大公子……”

“叫什么大公子?文远,这里不是官衙和朝堂,这是你家。而且你也是子修的姑丈,直接叫他表字就是,千万别宠着他。”

张辽刚开口就被曹操打断,只不过因为张辽对曹昂的称呼过于正式。曹昂自然也对自己父亲的说法大加赞同,开口闭口就是姑丈如何,让张辽根本无法拒绝。

对张辽这位战功显赫,才华横溢的姑丈也早就心服,加上和他关系极好的小姑曹清,他算是曹操儿子中最喜欢往张家跑的一个。早些年就想拜张辽为师,只不过被张辽婉拒,但也时不时能得到张辽和郭嘉等人的悉心指点。但自从张辽任职青州之后,除了被夏侯渊硬塞给张辽的夏侯尚外,曹氏子弟就无人能接受张辽的教导了,今日夏侯尚无意中抓到的机会,擦昂可不愿意轻易放弃。

面对曹氏父子的热情,早就有所打算的张辽自是不会回绝,不过张辽在欣然应允时也不禁对曹操腹诽,谁让曹操对别人称呼自己主公的时候却不做制止呢?

“子修、伯仁、文烈、子丹,你们几人应当听过我对孙权的评价,孙权如今上位也有些日子了,你们自己也应该对他有一定的认识。不如你们先说说如何?”张辽教人的时候秉承了后世小班教育的特点,先个别观察学生的资质和兴趣爱好,然后再因材施教。夏侯尚就是如此接受张辽教育的。

“姑丈,我先说吧……”

曹昂等人依次将他们各自的见解向张辽和曹操已近在座的各位长辈讲述了一遍。让曹操、张辽等人欣喜的是,这些见解虽然还有稚嫩之处,可是这其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核心认识,而且很多细节的地方给予了明显的关注。不过这种风格和张辽及其相似,这让曹操等人全都将视线看向张辽。

“别看着我,我事先可没和他们接触过。如此关注细节确实是我的作风,不过子修和伯仁都曾随我学习过,这也不奇怪。这些分析以我看来,主要应该就是子修和伯仁的功劳,子修提供论点,伯仁进行论证。至于为何如此,那不过是因为能够将细节论述的如此详细的,也只有在青州枢密司接受过训练的伯仁养成的习惯了。”张辽笑着对曹操等人解释。

青州枢密司是张辽借着青州新政之机设立的一个机构,初期以刘晔为主,带着一批年轻有为的军官,夏侯尚也在其中,后来又有陆逊的加盟,为张辽战胜平原曹军以及后续的进军计划都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得知这个消息的曹操如今也有了将其复制到中央的想法,调陆逊进京也不完全是单纯是为了见见人才。

接着,张辽也不等曹操的反应,转过身对曹昂等人说:“你们也知道我对郭奉孝说过孙权类似勾践的话,但是这话到此为止,千万不能外传。”

在得到曹昂等人肯定的答复后,张辽接着说:“如此,我便和你们交流一下各自对孙吴以及南方各势力的看法。至于主公等人要有意见,也不妨一同过来研究研究,反正今日无事,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交流一下倒也对大家有利。”

张辽可是不会一个人在后辈面前充大拿,这很容易造成同僚之间的相互嫉妒,时日长久,则容易引发内部的相互攻讦。故而张辽对于这种事情,只要身边不是自己一个人,从来都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感到被孤立。更加能让他们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获得一种为人师表的快感。这就是张辽处理同事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文远此议甚好,集思广益,也能让子修他们学到你们各自的特点。而且在家中闲聊,也不会让这些晚辈压力过大。我看我们今日先试试,若效果明显,当可固定下来,作为家族传家的一项制度。”

“善!!!”众人齐声赞同。

第333章 两种不同的心情!

一群人在张辽家中以闲谈的方式各自交换了自己对时局的见解,也顺带着教导着在场的四个晚辈,茶点不知添加了几回,反正直到天色暗下来,他们才停止交谈。

这时候,张辽这些人才感觉到各自的口中实在是太干了,恨不得连着灌下去几杯水才舒服。倒是曹昂这几人一脸的兴奋,平日里他们虽然也有人专门教导,可那里会有今天这种待遇。今天这几位可都是曹军高层,而且张辽、曹仁、夏侯兄弟这四人更是属于曹军的方面大员,他们几人联合起来的教学可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有的。故而几人听得是眉飞色舞,还时不时的就张辽等人的问题进行回答,这不到半天的功夫,倒是觉得比平日数月的收获都大。

晚餐和午餐一样,同样是在张家解决。此时曹洪、郭嘉等人也赶了回来,就连程昱、赵云、荀彧、荀攸等人也被张辽一并请来。张辽也在自己家中开了个宴会,只不过人缘规模比皇宫的宴会小了很多,名义上也没有用宴会而是用的聚餐。

晚餐的时候,张家到没有想皇宫中的宴会那般拉出一帮乐师、舞女来助兴,张家军功起家,家中倒是彪悍的家丁更多一些,就是张母从马邑带来的一些贴身侍女也大都属于身强力壮的那一类,只有曹清嫁入张家后带进来的一些侍女有了世家望族的味道。然而这些年张辽压根就没兴趣在家中养着一支乐师、舞女,不过这一点却没有为人诟病,毕竟那时候张辽为了帮曹操拉拢郑玄搞出的《算术初解》一书已经将张辽划入文化人一列,而曹嵩等曹家人更是欣赏张辽不好女色的态度,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哪会有人对此唧唧歪歪。

但是今日客人却并非全是亲戚,张辽还是从岳父曹嵩家中借了乐师让他们在宴会时奏乐助兴,至于舞女,张辽依旧没有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