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政治立场上,张辽与钟繇、陈群以及荀彧、荀攸都不是一路人。

“难道不是吗?”钟繇反问道。

“呵呵呵!”张辽轻笑道:“当初主公与雒阳诸公商议此事时,诸公便有西凉、汉中两个攻击方向。只不过无论从军队实力对比、首领能力以及对我军后续发展的便利这些方面来算,攻取汉中都要优于攻取凉州。张鲁以及汉中军队无论如何都不能与韩遂及其西凉军相比,也就是道路交通这一条汉中优于西凉,可西凉却还有着地广人稀,补给不便的特点,诸公最终还是确定了先取汉中这条策略。此事元常应该知晓才是?”

“雒阳诸公却是思虑周详,然单以关中而言,却是对韩遂不得不防啊!”钟繇依旧不改脸上的忧容。

“哈哈哈!元常但请放宽心思便是!”张辽笑得很欢,他四下里看了看,见众人皆被夏侯渊带着长安诸将拖着灌酒,于是压低了声音道:“若是马家尚在西凉,此时辽倒要担心一二。可惜如今马儿已经彻底内附,更是举族动迁,辽心中无忧矣!”

“马家?”钟繇此时听闻张辽将早已经内附曹操的马家拖了出来,疑惑之下也不能在保持自己那担忧的表情,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若马家尚在西凉,虽马腾、韩遂因为年纪而已经不愿大动干戈,但马孟起这个天生不安分的家伙却绝对会掀起风波。对于我军攻击汉中,马孟起一定会尽全力使韩遂、马腾出兵长安。只可惜如今马儿正在幽州与鲜卑人较劲,老马也在雒阳享受着难得的安逸。无人挑唆下,韩遂完全能够掌控西凉汉人。加之马腾人虽离开西凉,但却依旧在羌人心中地位极重,韩遂不能彻底控制羌人,又如何会冒险东进长安?”张辽这番话可不像被庞德听见,毕竟庞德与马家的关系更加亲密。

钟繇此时已经掩饰不住眼中的惊讶,他虽然能够肯定韩遂借机进攻长安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却一时间并未想到马家离开使得韩遂没有了掣肘,同时却依旧隐隐能牵制着韩遂。随即钟繇又突然想到当初马家内附曹操时张辽曾用书信极力赞成,钟繇心中顿时感觉到张辽根本就是早几年便顺手布下了这枚棋子,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如此深远的眼光,让钟繇心中不禁有些骇然。

“如此眼光敏锐,却不知他是否能识破我等的心思?”钟繇心中暗想。

心里想归想,表面上钟繇可是不敢让张辽看到任何一丝的端倪。与张辽的态度一样,钟繇也不过是在私人交情上与张辽友好,但在根本的政治理念上却丝毫不会像张辽透露半分。只不过钟繇根本就不知道,有了后世记忆的张辽早已经洞悉了他们这一派的根本目的,早就在有意识的做出了相对应的布置。保住曹昂,维持曹昂和曹操的执政思路的一脉相承就是张辽、郭嘉最根本的倚仗。

“文远思虑果然周密,繇不及也!”虽然政治理念背道而驰,可是在目前的局面下双方依旧还是亲密战友,再加上两人的私交,钟繇对张辽的赞誉确实发自内心,丝毫没有虚假。

“明讨张鲁,暗伐韩遂,并非不可。只不过相对于全局而言,最后解决西北方才妥当。”张辽也明白钟繇的心意,在不涉及根本路线之争时,他也是一个丝毫无害的好好先生。

“文远此言甚善!”钟繇晃着头赞道:“西北战乱日久,又有羌氐为祸,地广人稀,物产贫瘠。而天下自诸侯纷争以来,西域也接着当地乱局和我大汉无力顾及而断绝了与我们的往来,当初的那条繁华的商道也断绝久矣。不过似乎听闻文远家的商队已经自西域返回,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张辽可没有想到钟繇尽然会将话题突然之间从战局的探讨转移到商队上,不过随即张辽就反应过来,这是传统的士族在向他释放出一种善意。

如今的张辽早已经不是当年初到雒阳的并州武夫,战功显赫暂且不谈,与郑玄的师承关系,还有那些不属主流却依旧有人拥护的观点,还有郑玄灵前的一幕,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士族无法再对张辽视而不见。他们此时表示出善意,便是希望张辽能够转而支持他们。毕竟如今曹操麾下的统兵大将中并无真正的士族,于禁、李典、张颌都不过是地方小家族,家世不能与士族相比,本人的学识也不能被士族所认可。而张辽则因为家族势力的快速膨胀和环绕身上的学术光环而成为曹氏宗族之外唯一能够被高傲的士族所接纳的统兵将领。

同时西域商道那巨大的商业利润也是这些士族所垂涎的,战国时的有一位畜牧大亨正是依靠着自家的牲畜打通了与月氏的商道而控制了天下珠宝交易,一跃成为战国时商业圈的一哥。那些得知张家也同样走通了昔日的“丝绸之路”的士族们也认为张家崛起的经济来源源自西域,他们拉拢张辽除了要获得政治上的帮助,在经济上欲分一杯羹也是理由之一。

其实对于士族统治张辽并没有任何意见,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最后依旧是实行的精英治国。如今的时局之下,士族就是精英,将国家交给士族管理也不为过。但是士族的那种排他性和固步自封的特点才是让张辽此时站在了士族对立面的原因。虽然后世的史学家说庶族地主阶级取代士族地主阶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张辽却认为若非曾经的贵族地主和如今的士族地主那种不可理喻的排他性以及顽固的自我优越感在作怪,庶族地主也未必就能取代士族地主。这依旧是一种制度上、文化上的劣根性在作怪,中国的政治制度缺乏的就是那种自我的修复能力。而张辽此时便是在悄悄的从最基层、最外层开始,想要潜移默化的一步一步让这种自我修复性首先在军队中扎根,然而在一点点的扩散到别的地方。所以张辽虽然对士族不反感,也不得不暂时投身庶族圈子,毕竟如此才能获得曹操的支持,也才能获得底层人士占优的军队的支持。

不过对于钟繇此时释放出来的善意张辽也不会漠视。实际上张辽的政治理念非但与士族不同,就是与庶族也不尽相同。他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合理的,能够自我修补、自我完善的制度。所以张辽虽然暂时站在庶族一边,他同样也希望这个时代真正的精英阶层能够接受他的政治理念,以减少汉民族内部的争斗,而真正的将视线转向外界。为了这个目标,张辽支持糜竺、甘宁派出船队南下、西进,也极力支持自家将力量尽数投入到打通“丝绸之路”上去。为此张辽不惜将家族的势力发展局限在并州北部的雁门郡中,也不惜将暴利般的纸张、茶叶的收入全部投入进去。幸好西域的商道在长袖善舞的张汎的努力下已经被重新打开,随着张家商队回到马邑的不单单是海量的珠宝,还有大量的西域植物种子和写在羊皮卷上的西方学术著作,而这后两者才是张辽最看重的东西。若不是此时大汉的海船还不能航行到南美洲,张辽才不会如此重视中亚传来的植物种子,产量巨大,耐旱耐虫的玉米、土豆和红薯才是张辽真正相望的植物。即便是糜家的船队从南方能带回占城稻,也不及这三种植物推广开来后对中国的影响巨大。

张辽此时已经秘密的画下了一副后世之人耳熟能详的世界地图,只不过张辽并没有标明此时的世界各国。他希望在自己的后代能够在条件合适后凭借着这份地图完成他的心愿,让中国不再为了土地和粮食而闹的天下纷乱、百姓遭殃,王朝频繁更迭,而能够在稳定的国家的支持下稳固的开始对外扩张。

而张辽若要想实现他这个看似极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就必须让国内首先稳定下来。在稳住此时还实力欠缺的庶族之后,拉拢士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否则张辽无须在与郭嘉、糜竺、管宁等人交好后,还与孔融、钟繇以及太原王家、博陵崔家等世家交好。张辽希望的可不是让中国重现那庶族取代士族的过程。正因为张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张辽并没有隐瞒张家打通西域商道的消息,曹家早已经通过曹洪介入此事,而太原王家能够在并州支持曹军的动作,张辽向他们放开了这条商道也是其中的原因。只不过张辽的放开的同时也让自家的私兵做好了准备,若是有人不讲规矩,背后捣鬼,张家的私兵随时可以用各种身份和手段将他们踢出局。

“元常兄倒是消息灵通,”张辽笑容更盛,这又是一个冤大头。放开西域商道可不单单是将世家的利益与自家绑在一起,张辽还想着能用商业上的利润让世家忽视土地。这也是一种缓和社会矛盾的方法。“当初甘英可是到了西海(波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