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军队淘汰,所以御这一项可以取消,代之以骑术训练,并在太学中展开蹴鞠、马球等活动,以锻炼学子身体素质。”

曹昂说到这里,就看到曹操笑着抬起手示意他暂停,接着曹操说道:“太学恢复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也同样不会在学什么上面,你还是赶紧将话题转到学子的入学资格上吧!”

曹昂赫然笑道:“父亲英明!姑丈也说恢复太学的关键便在于学子招收的对象上。姑丈建议父亲在确定招收对象时可确定朝堂上官员及贵族的子弟自动拥有入学资格,但何时出师则由太学博士及博士祭酒对其进行的考核合格方可出师。也只有获得出师资格的学子,才能够拥有参与任官资格考试的机会。”

“哈哈哈!”不等曹昂说完,曹操便大笑道:“就知道文远不会轻易许给别人好处,入学轻松,出师却艰难无比。只要太学博士,不,只要博士祭酒是咱们的人,要想卡住一个人的出师资格还不是轻松的事。”

“就知道父亲不会反对。”曹昂先开口将恢复太学的事情暗中敲定。

“你啊!”曹操自然不会驳了曹昂的面子,何况这个主意他也觉得很好。“此时为父不反对,不过还要与文若等人商议方可确定。”

“一切都由父亲做主。”曹昂说道:“对了父亲,还有些措施孩儿未说呢。”

“嗯,你继续。”曹操颌首示意曹昂。

“太学设博士祭酒一人,太学博士50人,学子人数暂定为500人。其中要分出50到100人留给各州公学中推荐的优秀学子和各军中推荐的优秀军官。姑丈将军官加入其中的意思便是要保证太学中学子的血性不会丧失。”曹昂说到这里,脸上不由得有些阴霾。

曹操一听也微微摇头。他知道,张辽一贯对于士人只读书不练武非常不满,所以张辽在任何时候都相当的强调六艺全面练习。可是自清谈之风兴起,玄学也渐渐兴盛,士人便更多的热衷于清谈、嗑药,以文弱为荣,以勇武为耻。而其中自己收留的前任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就是典型例子。这小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终日在脸上涂脂抹粉,即便是张辽已经将五石散的危害讲的无比清楚,他也依旧照样服药。碍于曹操的面子,曹府上下无人去管,就是曹昂也不便出面,只能与曹丕、曹彰一同看住自己的弟弟不被何晏拉过去。就这样,也管不住何晏,曹植就常常与何晏论文,只不过从不沾五石散罢了。曹操也没办法,毕竟不是自家孩子,也就这么养在府中,便算是报答了当年何进对他的恩情了。

“文远这样建议自然是好的,不过太学中还要加上一条,但凡服食五石散者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则立即予以除名。”曹操现在对五石散的毒害性已经是相当明白,郭嘉就是实例。所以曹操决不允许自己要培养的后备力量将来都是一群弱不禁风,英年早逝的花花草草,他需要的是能够挡风遮雨,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子修,还有一事是什么?”曹操在明确将服毒之人排斥在太学入学资格之外后问道。

曹昂微微晃了晃脑袋,将脸上的阴霾驱散后说道:“第二件事与太学及科举考试息息相关,就是太学的教材,也是考试的知识范围。”

“嗯!此事尤为关键,文远有何建议?”曹操眼神一凝,立刻对此事重视起来。要知道,这件事情可是关系到曹操千辛万苦收拢到的人才究竟是否能派上用场。

“姑丈的意思是分科。太学要分科,考试也要分科。考试科目可分为明经、明算、明法、进士,分别考核书籍编纂、账目核算、司法以及普通官员。太学的分科则由学子们量力而为,自行选择,太学不做强行规定。但是考试内容除了那些具体的算学、法学和常识之外,应该尽量以策论的形式考核经义与时务。此外进士科可以加考诗词歌赋,明经科则加考贴经与墨义,贴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姑丈的建议就是这些,不过孩儿以为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对各种人才分门别类,从此后,天下人才便尽入父亲麾下了。”曹昂说到此处,突然间兴致勃发。

以曹操的经验,曹昂转述的张辽的建议根本就不难理解,对于张辽依旧在苦心为其谋划曹操也很满意。

“子修,你姑丈的这番建议需要严格保密,此时还不到全部实施的时候。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点点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曹操语重心长的说道。

“遵命,父亲!孩儿知道,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曹昂笑道。

“我儿成长矣!为父心中甚慰也!”

…………

第530章 失落的许攸!

建安十一年四月后,雒阳的官员们便突然间发现原本时常叫嚣着要南征,要统一天下的曹操竟然偃旗息鼓了。虽然他依旧还在督促着麾下的将领加强军队的建设并准备在兖州、司隶和徐州三地继续进行军改,可是却没有了之前的大张旗鼓宣扬军队建设要为统一天下服务,要为统一天下让步的张扬。若不是枢密院中还有正在制定南征计划的消息传出来,众人估计会以为曹操要放弃南征了。

其实这件事并不奇怪,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曹操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汉中到手了,这时候曹操依旧期待着立刻出兵南下。可是当张松到雒阳献上了西川地图后,曹操却发现他面前的攻击目标突然间多了起来。正在犹豫之中时,张辽又向曹操献上了以科举考试的制度选拔官员并借此削弱士族对官僚体系的控制的建议,这使得曹操顿时如遭棒击一般如梦方醒。在自己的后方尚未稳固之前,急于南征并统一全国的结局就是自己半生的努力会被士族高门轻而易举的接收。虽然推迟征伐诸侯会使得这些诸侯的力量得以提升,但是同样也会使得诸侯间难得的联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重新面临着分裂。这些诸侯原本就并非铁板一块,孙权与刘备、刘表之间充满着龃龉,刘璋与益州南面的蛮族也关系紧张,还有韩遂与羌、氐两族同样也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剑拔弩张。曹操暂时的松手就可以在无需付出代价的同时得到这样好的收获,这样的预期效果也是曹操暂时偃旗息鼓的原因。

但是曹操的举动却让一批想借南征一事获取利益的人郁闷不已,其中最为失落的便要数此时已是议郎的许攸了。

当初离开袁绍时许攸并非没有犹豫,虽然曹操与他是少年时的交情,可是那时候袁绍也是他们的朋友,而且一群人中自然是以袁绍为首。可是在袁绍就要败亡之前,他许攸突然抛弃了袁绍,即便许攸之前也有过抛弃王芬的记录,但这一次的代价实在不小。然而许攸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了袁绍,因为他并不想为袁绍陪葬。

当许攸带着他自以为能够让曹军轻易击败袁绍的情报投奔曹操后,曹操那种热情也确实让心中忐忑不安的许攸安了心。紧接着就是一场大战,曹军大获全胜,袁绍军全面退缩。许攸也终日得意洋洋,自以为自己是这场战争胜利的大功臣。

然而就在许攸自得意满之际,他却在无意中偷听到了几个曹操身边侍卫的闲聊,这才得知即便他不想曹操透露袁绍大军的粮草囤积之处,曹军的斥候也已经将这个情报探听到并汇报到了曹操那里。也就是说,有没有他许攸,曹军的胜利都是不可阻挡的。此时许攸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身边的人总是看他的眼神不善。在结合自己近期有些过分的态度,许攸顿时生出一生冷汗。在这一次的反省之后,便有了大军班师后低调的许攸。

不过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许攸虽然低调了一段时间,可是他的性格却注定了他不可能隐忍太久,在察觉到曹操因为北伐乌桓大获全胜后而产生了乘胜追击,立刻南征的念头之后,许攸便意识到若是抓住这个机会,他说不定还能够找到昔日在袁绍那边的风光岁月。虽然已许攸的智慧也明白曹操如此急于求成很有可能会遭到失败,但是与别人不同的是,许攸并不在意曹操是否会失败,他在意的只是自己是否能因此得利。何况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许攸也知道,即便是南征失败,曹军也不过元气受损,却不会伤筋动骨。否则他也不会再这上面打主意,毕竟曹操现在是许攸的米饭班主,许攸也不会眼看着曹操势弱的。

但是让许攸郁闷甚至气愤的却是南征的事情一开始顺风顺水,就连尚书令荀彧也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阻止曹操南征的企图。可是一开始就摆明车马反对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