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二人是否也有北上之意?”庞德公早就发现自己的侄儿有些坐立不安。

庞统似被说中了心思,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鬓角,“叔父、德操先生,统却有这样的想法。我鹿门学子与荆州可谓士林翘楚,但却未曾在天下人面前立威。雒阳要修书,这却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借此使我鹿门书院扬名天下啊!”

庞德公和司马徽尚未开口,一旁的诸葛亮却奇道:“咦!士元,你不是说要投身仕途,并与曹操麾下的郭嘉等人一较高下吗?”

“嗨……”庞统闻言面色一变,露出懊恼的表情。

原来庞统在这之前不但去过刘表那边,也同样去过孙权那边。可是刘表只让他做了一个功曹,孙权那边更是因为他的面貌和对周瑜的不敬而什么都没有得到。无法施展才华的庞统只能重新回到鹿门山,而此时不但徐庶已经离开了鹿门山,孟建、石韬也因为雒阳传来的消息而下山北上。但庞统的挫折除了庞德公略知一二,便是诸葛亮这样的好友也并不知情。

但庞统终究是庞统,虽然有些沮丧,但是他依然还能够洒脱的面对。他苦笑了一声,将自己的经历告知了诸葛亮和司马徽,并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想借机北上,看看曹操那边的人物究竟如何了得。

“士元,江东可并非孙仲谋一人,不是还有刘玄德吗?此人素有仁德之名,你为何不继续向东?”司马徽说道。

“刘备那里亦非好去处。”庞统无奈的说道:“统在前方柴桑之前便派出贴身书童前往吴郡,可是打听回来的消息却是刘玄德正欲削弱吴郡世家,同时还有刘玄德二弟关羽当中羞辱士人的消息。这叫统如何还敢东进?”

司马徽无语了。他不喜曹操,因为曹操的理念正是司马徽反对的。他也不喜孙权,孙家的出身与曹操一样都不为司马徽所认可。他同样不喜刘表,刘表如今已经没有了进取之心。如今还能让司马徽看得上眼而又能够有所发展的诸侯也就剩下了刘备一家,司马徽还想将庞统与诸葛亮一同举荐给刘备呢,哪知道庞统却唱了这么一出,而且还是在诸葛亮的面前。这让司马徽为刘备辩解都不知该从何谈起。

“不说这些了。”庞德公开口将话题岔开,“孔明,士元欲北上雒阳,你又有何选择?”

庞德公这么一问,庞统和司马徽的眼神立刻转移,他们看着诸葛亮,向看看诸葛亮究竟会如何选择。

三人注视的目光没有让诸葛亮的表情有一丝的变化,他的心态依旧保持的十分平稳,这让庞德公和司马徽都由衷的从心底发出赞叹。

诸葛亮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如今天下大势已经趋于明朗,若无逆天之大变化,曹操统一天下之势已是不可阻挡。原本亮只是想隐居乡间,耕读一生。然雒阳确实有让亮好奇、迷惑的人和事……”

诸葛亮还未说完,庞统便高兴的叫了起来,“啊哈!孔明你果然不愧统的朋友,连想法亦与统一模一样。咱们便一同前往雒阳,看看那被世人称颂的曹丞相究竟如何了得!”

司马徽眉头一皱,刚要开口,就听到庞德公那饱经沧桑、看破世情的声音再度响起。

“也好!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也是自古学子为何要游学天下的原因。你二人是我鹿门弟子中的翘楚,自然不能埋首于故纸堆中而穷经皓首。去看看吧,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收获。多走走,多看看,终究没有错!”

庞德公如此一说,司马徽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即便曹操这釜底抽薪的计策明明白白的摆在那边,他司马徽也不可能更没有那个威信去阻止士人们的追求。

但庞德公的态度却让庞统欣喜不已,要知道,就算是庞统之前决定出仕时,庞德公也是一句话都没说。虽然庞德公这样做很有些政治投机的味道,但是就学术上讲,确实是没错。

“侄儿(弟子)遵命!”庞统与诸葛亮躬身回答道。

在雒阳,因为曹操的征召令,已经有一些离得近的士人进入了雒阳城。雒阳的大街上也渐渐的多出了不少文人打扮的人,这倒使得雒阳城的大小客栈生意突然间红火起来。不过这些京城的老板们无一不是精明之辈,何况雒阳城中的客栈、饭馆、酒楼不是郭嘉的手下就是糜家、曹家等大家族的产业,他们在曹操发出征召令之后便已开始做准备了,他们的客栈早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未来那庞大的客流量。

与此同时,雒阳城的东门和西门也分别有一辆马车和一支骑兵进城,那护卫着马车的却是不多见的幽州突骑,而西门的骑兵更是一色的西凉高头大马。

“夫君,你来看看震儿这身衣服如何?”曹清在屋子里对着屋外的张辽喊道。

张辽听到妻子的声音十分的无奈,他转身走进屋子,叹了口气说道:“清儿,无非就是让震儿拜个老师而已。幼安兄你们又不是没见过,至于那么郑重其事吗?这衣服都换了三套了。”

“说什么呢?”曹清有点不高兴了,可是她的手依旧没停,还在为自己的儿子整理着衣服,口中还不停的说道:“拜师乃是人生大事,如何能够不重视?夫君你有一个名满天下的老师,我们的儿子难道就不需要一个天下闻名的老师了?荀文若你不同意,郭奉孝我不同意。幼安先生可是咱们都没有意见的人选,大哥他们更是极力赞成。而且幼安先生与夫君你乃是挚交好友,还有长时间的同僚之谊。如今幼安先生千里迢迢自幽州到雒阳,日后更是要主持太学,将为天下士人之老师。震儿拜其为师,焉能不郑重?”

曹清嘚嘚嘚嘚一大通,顿时让张辽头疼不已。张辽也知道,自己的妻子却是没有说错。因为前世的经历,张辽对于尊师重道这方面绝对没有这个时代的那种重视,而且他与管宁的交情也使得他根本就忽视了这个问题。幸好还有个好妻子为其拾遗补缺,他在头疼的同时也不禁感叹自己的运气。

“反正男主外,女主内。儿子拜师也算内事,自然是清儿你说了算。”张辽一旦认识到错误就立刻服软,不过他还是说道:“不过清儿啊,你最好还是快一些。咱们震儿是个英武潇洒的男儿,用不着过多的装饰,简单、简约反而能体现出震儿的男子气质。就像我一样。否则你们怎么可能都嫁给我呢?”张辽末了还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一下屋子里更热闹了,曹清和在一旁帮忙的婉儿、罄儿脸颊立刻发红,婉儿低下头继续收拾衣服,罄儿“恶狠狠”的瞪着张辽,曹清则暂时撇开儿子,将张辽开脆的推出门去。

“唉!说实话也没人听吗?”张辽仰天长叹。可随即便感到不对劲,低头一看,原来长女张绮正带着张霆、张霈和张绫这三个弟妹仰着头看着他。

“呵呵……”张辽有点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走,不管你们的妈了,爹爹带你们玩去。”

“哦!”张绮这几个孩子立刻拍手欢笑,“跟爹爹玩去喽!”

第541章 新战术!

让自己的长子张震拜管宁为师是张辽的主意。其实按照“易子而教”的原则,张辽应该让张震拜舅舅曹操为师。不过在曹清提起此事时,张辽却以曹操公务繁忙,又不会像他一样偷懒,没有时间教授弟子,倒不如在长子年龄合适时直接送到曹操身边,以身教代替言传,至于能领悟多少便看张震自己的能力了。

张辽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曹操的认可,但曹操作为张震的母舅,自然也要对自己嫡亲的外甥将来的学业做出一番规划。于是在权衡了诸如荀彧、程昱、郭嘉、杨彪、孔融、陈琳等一批人之后,最终还是确定以张辽的老朋友,被青州、辽东及幽州百姓交口称颂的贤人,当代大儒管宁为张震正式的老师。

拜师的程序不复杂,按照老规矩,家长送上束脩,学生向老师行礼,老师收下束脩,接受了弟子的行礼,这师徒关系就正式成立了。也不用签订合同,更无须公证处公证,这种关系将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永远的维持下去。

“幼安兄,都说易子而教是古人的传统,你何时将儿子送到我这里来?”

拜师礼成之后,张辽便于管宁开始叙旧聊天,张震作为弟子则侍立在一旁服侍二人。

“免了!”管宁直接开口拒绝,他早已经习惯了张辽说话的风格,知道此时决不能含糊其辞,否则天知道张辽会折腾出什么结果,“犬子已经拜于根矩门下,就不劳文远你操心了。”

“你看看你,这就不对了嘛!”张辽见到管宁心中很是高兴,这完全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唯一能完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人除了郭嘉之外就只有管宁一人而已。所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