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7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帕上啾仁翟谔暇共皇撬叶寄艹稣帕烧饷匆桓鲅醢愕摹疤觳拧钡摹

“文远,调令拿来啦?”张辽赶到洛阳城外的军营中时,夏侯惇见到张辽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调兵的命令。

作为曹操中路大军之外的两支独立指挥的偏师主将,夏侯惇与张辽此时的任务很紧张。他们不但要在曹操回到雒阳之前将决定归入自己麾下的各处军队调动到集结点,同时还需要关心军粮的囤积和军械、甲胄的准备。为了防备诸侯的查探,他们两人如今就以军营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命令全部从军营中发出,以军营附近严密的警戒手段来防备间谍。

“拿到了。”张辽回答道:“不过还需要与虎符相配,否则纵是妙才还在长安,也休想调动一兵一卒。主公已经将虎符留给你了,你赶紧拿出来吧!”

“别怪我心急,我这虎符已经藏了好些天了,就等枢密院的调兵令了。”夏侯惇从怀中取出虎符,这是曹操临行前留下的,就是为了便于让夏侯惇、张辽在他不在雒阳时可以调动兵马。否则没有虎符配合的命令,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这就好!”夏侯惇从张辽手中接过调兵令看了看,除了调动军队的番号和数量是写明的,军队的出动时间与集结时间和集结点全部是空白,这是张辽刻意要求荀攸空下来的,便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调动所属部队。“走,咱们赶紧计算一下时间和路程,将调动的时间填写好后发出去。”夏侯惇说着便拉着张辽向中军帐走去。

这倒不是夏侯惇自己不会计算,虽然他的数学水平确实不怎么样,在张辽眼中连后世的小学六年级生都不如,但是军中参军全都是精通算学的高手,大多数人甚至已经学到了多元方程的水平,有他们在,怎么也用不着夏侯惇亲自计算。夏侯惇要享受的不过是那种看着手下一群人在忙碌而自己却优哉游哉的感觉,这也是张辽曾经最让夏侯惇深恶痛绝的行为。

在曹军经过张辽的军事改革之后,军制、军职、军衔甚至军队编制和军兵种配置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以行军而言,以前一支全副武装、辎重齐备的步兵每日行军三十里便会停下脚步,能够后一日急行军六十里以上者便算得上是强悍的军队。可是如今的曹军,普通的步兵每日也有一次五公里急行军训练,任何一支步军拉出来都能够急行军六十里以上,而军中的精锐更是可以将这个距离稳定在每日七十到八十里地。至于车载步兵这样的全新兵种的行军距离和速度就更不能用常理来推算了,只要地形合适,车载步兵随时可以确保每日行军一百五十里以上。有了这样的强悍军队,曹军才敢于减少各城中驻扎的军队数量,而将精兵集中在各处要隘。加上曹操治下正在学习青、兖、徐的筑路手段以修筑新的道路,即便是有人叛乱,曹军也能够沿着大路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平定叛乱。

但是这种变化同样给后勤带来了新的课题,人员口粮的变化,战马、辕马饲料的数量变化,还有军队行军距离的变化都使得曹军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具备了相当计算能力的参谋队伍,这也是曹操对士族子弟介入军方松口的原因。士族子弟自幼学习六艺,对算学毫不陌生,而且参军也很难亲自执掌军权,至少不至于使得军权旁落。否则所有人员都从曹家、夏侯家和军方内部寻找,十年之内曹军就用不着打仗了。

张辽随着夏侯惇走进中军大帐中,之见夏侯惇将调令交给自己的副手,然后便与张辽二人一言不发的坐在军帐上首的主将的座位。此时自有侍从立刻送上茶水,军中不得饮酒,这是曹操的规矩,虽然曹操自己常常违规,可是张辽、夏侯惇这两人却一直坚守着这个规矩,即便不在战时,他们在军营中也从不饮酒。

不一会,中军帐中就响起了一片算珠拨打的“噼啪”声,紧接着就看到一个个侍从从中军帐的参军手中接过一些纸片,转身向外走去。中军帐虽然不小,可是也无法容纳全部的参军,能够在中军帐中办公的,都是最关键位置的人员。他们首先将所需物资和行军路线计算出来,至于分类则由安置在中军帐周围帐篷中的参军负责。联络他们,送交文书的任务则由侍从们负责。

“原本我还对文远昔日的悠闲看不顺眼,如今才知道,如此做事方为正道啊!”夏侯惇端着茶杯,美美的品了一口茶水,笑着对张辽说道。

“你我皆算上位者,若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能活过五十岁就算是老天开眼了。如此也不利于培养后辈,你我将事情都做完了,那还要那些下属做什么?咱们总不能看着咱们的后辈一代不如一代吧?”

张辽说这番话时心中立刻想到了三国时的蜀国,诸葛亮惊采绝艳,可是却英年早逝,而蜀国也在他死后彻底走了下坡路。同时因为诸葛亮的原因,蜀国的后备人才青黄不接,以至于魏国大军入侵,蜀国就没几个能顶上去的将军。而反观魏国,人才辈出,不但灭亡了蜀国,也为后来司马氏篡位后灭吴国奠定了基础。那时的魏国的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如此时的曹军,张辽自然能对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机制感到骄傲。

雒阳如今是曹军的大本营,人手自然是最多的,而雒阳驻军的参军人数同样比其他的枢密司要多,当张辽与夏侯惇的刚刚喝到第三杯茶的时候,他们所需的数据就已经出来了。

“文远,你我这就下令吧?”夏侯惇将计算出来的数据交给张辽后说道。

张辽仔细的审视着这些数据,并默默的在心中进行复核。很可惜的是这些数据完全准确,让张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心算能力也无从着手。

张辽将数据还给夏侯惇,点了点头道:“你我二人中一贯是以你为主,元让,下令吧。”

夏侯惇看了看张辽,笑着提笔在枢密院核发的调令上的空白处填上字,然后将几份调令与虎符分别交给信使,曹军大军的调动就此展开。

夏侯惇看着信使一个个的顺序领取了命令后出帐而去,转身走到张辽身边,微笑道“文远,此次南征所需时日可有估计?”

“荆州为了防备我军,在新野一线屯集了十余万大军,如今我军南征消息一旦被他们认可,刘表还会从各地调集兵力北上增援。估计在我军出兵时,新野、樊城、襄阳这三条防御线上的荆州军能够超过二十万。不过他们的素质我就不敢苟同了,若是他们敢于野战,二十万大军也不够虎豹骑来回突击的。中路大军骑兵就有两万,两万铁骑在江汉平原上那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荆州军那里能够有阻挡我两万铁骑的军队?所以荆州军唯一能够用的战术就是死守。若是主将有些本事,还会在城外留下一支牵制我军的机动部队以呼应守城之军,若是遇到庸才,所有兵力集中城内,不过是给咱们表演攻城手段而已。”

“若是他们真的集结于城中,中路军的攻击可就要被拖延下来了。”夏侯惇插了一句,不过他说话时的表情却很是轻松,丝毫没有因为中路军可能面临的窘境而担忧。

夏侯惇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让张辽哑然失笑,三路大军中中路军的实力最为雄厚,不但骑兵最多,步兵同样最多。雒阳与宛城的大军一旦汇合,就是近十万大军,便是面对十万强悍的乌桓骑兵也毫不会落在下风。这样强大的军队势必会引起荆州军主力的重视,即便张辽与夏侯惇的东西两路大军同样不好惹,可斟酌之下,荆州军也只能选择死守。

而夏侯惇与张辽却因为各有任务,巴不得中路军被拖在新野、樊城一线。尤其是张辽的西路军又有偏师迂回巴山,沿途必有巫县、秭归、夷陵这样的战功,说不定还会有攻克江陵重镇的大功,夏侯惇已经在盘算着若是自己的部下能够先行围住襄阳,那也算是大功一件。

这也是没办法,相比西路军迂回江陵,中路军一定会围歼荆州军主力,夏侯惇若要立下不逊于其他人的战功,先到襄阳便成为他比较轻松的选择了。

“无妨!无妨!”张辽对夏侯惇那点小算盘一清二楚,“东路军集结于汝南,有鸿郤陂存在,汝南粮食充足,你完全可以让李通先期探路,沿途做好准备。一旦主公军令下达,大军立刻发动,翻越桐柏山、伏牛山,渡过淮水,接下来是走襄乡还是走随县,亦或是南下直接攻击江夏郡,那可就是元让你说了算喽!”

“对!主公并未限制我东路军的目标,可惜豫州只有一部骑兵不足三千骑,还要留下防备孙权那厮,若是我能有三五千骑兵,倒是可以不管襄阳而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