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8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但是,新野百业凋零,城内城外一片冷清的景象却不是短期内可以扭转的。

而邓家也因为当家家主躲避战乱而迁到了襄阳,邓芝这个本就不算家主嫡系子弟的邓家人自然也就踪影全无。

张辽却不会就此罢休,他很清楚,士人要想出人头地,出仕做官是不可避免的。而邓芝也是士人,他绝对不会希望自己一生籍籍无名,否则史书上也不会出现邓芝的名字。既然如此,即便是邓芝早已离开新野而投奔益州,以如今天下的局势,只要不是那种头脑发热的士人,或者对曹操深恶痛绝的士人,其他人是不会在失去希望之前放弃在曹操这边的努力的。

有了这样的判断,张辽自然认为邓芝绝对就在新野一带。之所以不认为邓芝会在襄阳,那实在是张辽在襄阳见到的南阳邓家的家主给张辽的印象实在太差,而他的嫡系子弟中也没有出色的人才,却还偏偏很有些自以为是。这样的家主嫡系,又怎么可能容得下邓芝这样的人才在一旁呢?

张辽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在动用了新野县长手下的小吏之后,终于打听到了邓芝的下落。原来邓芝不再新野城中,而是在新野城东南面的一个村子中居住。据这个知晓情况的小吏说,这个村子的大部分人都姓邓,并称呼自己是邓元侯(邓禹谥号)之后。

张辽闻言倒是一乐,不过世人多有攀龙附凤之举,南阳邓姓自然是要以邓禹为尊。尤其是新野又是邓禹的家乡,邓家的发源地,邓姓之人聚集,以邓禹之后自居也是在不算是离谱之事。何况邓家并非邓禹一人,当年追随刘秀的不但有邓禹,还有邓禹的亲弟弟明亲侯邓宽。邓禹留下十三个儿子,两百年了,后人也不知道扑腾出多少,一个村子以邓禹之后自居实在不算大事。此事就连邓家当家家主都不介意,张辽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

不过张辽也很是庆幸,从这小吏的话语中张辽得知邓芝是从益州返回的,也就是说在这之前,邓芝是身处益州。这或许就是历史上邓芝直到刘备入蜀后方才渐渐显现出来的缘故。但是此时张辽却不管那么多,无论邓芝是因为什么而回到新野,张辽绝对不会让邓芝这样的人才再次流落民间。

“走!此次摇烦劳你给本将军带路,否则本将军哪里能认得邓芝?”张辽对着这个小吏倒也是一脸的微笑。

张辽此行是亮明了身份的,这个小吏和他的上司新野长能为张辽这样的统兵大将效力,心中自然是千肯万肯,若非张辽严令,那新野长说不得也要亲自陪同张辽前往寻人。

“将军,那个村子便是邓家村,将军所寻的邓芝邓伯苗自益州返回后便住在此地。”

张辽顺着那小吏指的方向看去,一个规模并不算大的村子便在他的眼前。这个小村落中房屋不足百间,其人口也不会太多。如今已是临近中午,张辽甚至看不到村子中有太多的人烟。

或许是看到了张辽脸上的异样表情,那小吏对张辽说道:“将军,此地距离新野不过三里,丞相大军南下时,这里也是战场。村中百姓至今尚未全部回来,村中人口如今也就是73人而已。其中还多为行动不便,无法离开太远而躲避战祸的老人和孩子。那邓芝并非村中人氏,而是因为路过此地见到村中老弱妇孺生活之艰难而主动留下照顾。因为邓芝此举,上官(新野长)还特意调拨了一些粮食,让这些百姓能够渡过目前的难关呢!”

这个小吏的话虽然不多,但实实在在的让张辽领会到了战乱时百姓生活的艰难。同时他也对邓芝能够放下士人的架子,主动照顾行动不便的百姓而感到欣慰。虽然邓芝做的应该只是管理村中琐碎杂事,调度村中的粮食用度和准备来年的耕作,可是这种行为已经达到了儒家道德对士人要求的顶点。而且这种举动也让邓芝提前对管理工作有了一个熟悉的过程,难怪史上品评邓芝是:坚贞简亮,临官忘家。又有:性格正直、简单,不懂掩饰情绪,故而无士人与其结交。为官数十载,赏罚明断,体恤士卒。衣食皆由俸禄资取,不治私财,妻子常有饥寒度日之时,去世后家中亦无余财。

而张辽也对邓芝更加的期待,这样一个清廉自守的人在自己的麾下,倒是可以将财物管理交给此人。最起码张辽最担心的监守自盗却是可以避免了。

说话间,张辽一行人已经纵马走到了村口。看着并不宽大的道路,张辽率先下马,将坐骑交给几名亲卫看守,自己带着张新和十余名亲卫在那领路的小吏的引导下走进村子。

“伯苗先生!伯苗先生!有贵客找你!”那小吏进了村子之后便放声大叫。

其实张辽等人接近村子时便已经有村民出来打探,只不过他们一看见二十余匹雄壮的战马便缩了回去。

而就在那小吏的喊声刚刚落下后,张辽便看见一名身穿一袭陈旧深衣的文士在几名村民的簇拥下向他们这里走来。

那小吏见状急忙上前拦住他们,并在那文士耳边说了几句话。只见那文士面色一变,疑惑的看着张辽一行。

张辽此时已经断定,那文士必是邓芝。只不过邓芝的样子确实有些落魄,无论是衣冠还是脚上的木屐都显得颜色暗淡,腰间的佩剑也是毫无装饰,除了那清雅的风度和明亮的双眼还能显出邓芝的士人本色之外,但看服饰根本就是一个落魄子弟。

“伯苗先生,辽欲请伯苗先生屈就征北将军府行军主薄一职,不知伯苗意下如何?”

张辽如今是越来越喜欢直来直去的说话了,尤其是对这些尚未入仕的士人,特别是那些在史书上留下大名,最好是被陈寿亲笔作传的名人,张辽这样直截了当的说话时颇有些欺负人的快感。

和马良一样,邓芝同样被张辽的直来直去吓了一跳。尤其是他从那小吏口中得知说话之人竟然是丞相曹操麾下的心腹爱将张辽时,邓芝除了惊讶之外,也不免心中有些欣喜和忐忑。

欣喜的是张辽点名要找他,又开口说要他担任行军主薄,这使得看清了天下大势而从益州返回家乡的邓芝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只要借此机会便能够顺利步入仕途,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忐忑的则是张辽能够主动找到自己并委以重任,很明显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邓芝一来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达到张辽的要求,二来也担心自己的益州之行是否会成为一个麻烦。

“将军美意邓芝深感肺腑……就是……就是……”

邓芝正在想着如何回答张辽时,却听见张辽笑道:“伯苗莫不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确有此意!”虽然张辽此言并不完全是邓芝所想,但邓芝却也免了继续组织言辞的麻烦,长舒一口气后回答道。

“伯苗能够不畏道路艰苦,毅然往返益州、荆州之间,足见伯苗心智过人。要知道,能看清天下大势者不少,可是能不畏道路难行而断然离开险地者却并不多。人总喜欢习惯了的生活,却不愿轻易改变,所以辽更看重伯苗的眼光和性情。不过是区区一个行军主薄,以伯苗之才,又怎会不能胜任呢?”

张辽自那小吏出得知邓芝侍从益州返回的,心中就更加希望邓芝的加入。而且张辽给邓芝准备的是行军主薄,这说明张辽是不会带着原本两名主薄杨修和蒋干出征的。而邓芝能够在看到了曹操的强势,明白益州将来也绝非避难之所后主动回乡,正如张辽所言,这份眼光和坚韧的性情确实是张辽所需要的。

“邓先生……”

见到张辽这群外来的贵人们似乎要带走他们的恩人邓芝,村民们不禁有些鼓噪起来。

张新等人见状,为了以防万一,纷纷手按刀柄,围在了张辽的身边。

“诸位乡亲莫要慌张!”邓芝见此立刻开口喊道:“此乃曹丞相麾下征北将军张辽张文远将军,并非欺辱百姓的豪门恶人!”

此时张辽便见到了邓芝在此地的威望,一句话还没说完,村民们便安静了下来。

“诸位!在下便是张辽。此次前来便是想请伯苗先生出山,并无他意,还请诸位莫要担心。”张辽说完便笑意盈盈的看着邓芝。

邓芝看着张辽,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向张辽拱手一揖道:“邓芝多谢将军厚爱!愿为将军效劳。”

第640章 报备人员,安心之举!

新野之行的顺利让张辽在回襄阳的途中一直是眉开眼笑,很明显的一副好心情。但是在渡过汉水,进入襄阳城后,张辽却命人将邓芝及张辽从那个村子带着的因受到邓芝照顾而被张辽另眼相看的母子去司马懿处安排休息,张辽自己则有张新护卫着,拨转马头向曹操的行馆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