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抢溲叟怨郏讲幌喟铩!

张辽对荀攸的意图可谓一清二楚,但是他才是征北将军,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待一天,他就绝不会联合外人攻击自己同胞,哪怕这个同胞是分裂国家、割据一方的诸侯。

张辽的这个态度并不出人意料,能够表明两不相帮、袖手旁观的态度,张辽这已经算是给足了荀攸面子。也就是荀攸和张辽关系不错,否则张辽一定会开口反驳的。

“文远,你补充的那几名武将此时是否能顶上陈到等人的空缺?”曹操对张辽的回答不置可否,却问起了徐盛等人的情况。

“虽然他们进度不慢,但要立刻填补子龙等人的空缺,此时还差得很远。不过也正因如此,而高句丽也没有立刻危及我方的实力,我才会觉得袖手旁观更为合理。”

张辽的意见让曹操等人纷纷思索起来,如今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各管一摊,根本就无人能够取代张辽的征北将军之位。所以无论曹操和一群谋士们商议出什么结论,说到底都必须依靠张辽来完成。所以张辽此时的意见就极为重要,以至于曹操等人必须要以此作为前提来作为讨论依据。

张辽这样做让郭嘉、荀攸的心中不免有些担心,若有人对张辽心存不轨,这分明就可以被安上一个意图干涉中枢的罪名。看着沉默不语的曹操,郭嘉、荀攸的心不觉提到了嗓子眼。

曹操倒也没有让大家久候,片刻后便说道:“高句丽素无信义,与其相信伊夷模,操倒是更相信扶余人。公孙康虽然表面老实,却也非易于之辈,否则遣人与其联络,其为何不向中央禀报?袖手旁观,让他们两败俱伤也好!”

曹操的话让郭嘉、荀攸的心顿时放了下来,能如此说,便说明曹操没有介意张辽之言。虽然曹操多疑,也有了限制张辽之意,可是在关键时刻,曹操还是能够做到果断放权的。

“公达、奉孝,一会儿开始的议事你们二人要为操控制住,不要在此形成定议,北疆事务就让文远去随机应变吧!”曹操接着说道。

“多谢主公!”张辽一听曹操之言,立刻打蛇随棍上的作出表示。

“哈哈哈!伊夷模不过鼠辈耳,与其父伯固相比差之远矣!若非我军军械、粮草戒备南方牵制,操便干脆命文远出兵教训那伊夷模。不过文远啊,如今北疆却非是大战良机,切切要控制北疆局面。”曹操说道。

“坐山观虎斗,这一招不算难办。”张辽也没有此时就率军大举北上的意图,在鲜卑人的威胁没有彻底解除之前,大举向东北进军并非明智的选择。张辽虽然有开发东北的意图,但是如今的大汉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无法大规模北上开发。张辽也只能等着南方战事平定,物资向北方倾斜之时,才能够渐渐开始向北移动。

“主公,以嘉看来,此事干脆不用再召集众人商议了,将此事抄报,让众人知晓也就行了。在此事之后,可附上文远北上的消息,即便有人会有想法,也得看文远北上后此事的进展方能开口。”郭嘉说道。

“攸也附议。若是文远能够平心静气的处理此事,以其一贯的狡猾,攸相信文远绝不会吃亏。倒是那伊夷模,想算计文远,便是他父亲伯固重生亦不可能。”荀攸笑道。

张辽此时也意识到突然刚才的话有点僭越之嫌,如今也不再多言,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对于郭嘉、荀攸暗地里的帮助,张辽更是心存感激。虽然这两人的出发点不同,可是这份情意张辽不能忽视。郭嘉好说,但荀攸就……

回到住处的张辽立刻就将司马懿、徐庶两人找来,虽然曹操说了要张辽北上,但是何时起行曹操并没有决定,张辽也不可能立刻就走。但是此时让自己的属下事先准备起来却没有错,曹操的命令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仲达、元直,北疆出了点问题,高句丽大人伊夷模与公孙康冲突,遣人联络幽州刺史荀友若,欲与我军合力攻辽东。主公命我北上,随机应变,处理北疆事务,虽然时日未定,但你等可以先行准备起来。”

“将军,那雒阳由那些人留守?”司马懿身为长史,统管幕府大小事务,但是人员安排他却要以张辽之意为准。

“蒋济擢升将军府掾,接替荀衍之职。与杨修一同留下,负责北疆与雒阳之间的一应文书来往和事务联络。刘桢、蒋琬、潘濬、董胄、钟毓、王昶、刘放也一并留下,以蒋济、杨修为主,维持雒阳征北将军府事务。你们二人及庞士元随我北上,为我参赞军机,蒋干、邓芝为我行军主薄,执掌军中文案,马良命其准备接手北疆后勤辎重事务,命程武、沮鹄两人相助,剩下的那些从事中郎们,也统统随军北上,他们需要好好体验一下北方的感觉。”

这些人事安排司马懿、徐庶毫无异议,但是他们也不免有些可惜道:“时日太短,徐盛等人此时可还未能完全熟悉军中事务啊。”

但是张辽却对此并不在意,“战场就是最好的学堂,我如今正在可惜战事不起,否则只需将文向他们扔到军中,不过数日便能逼着他们熟悉一切。”

“将军,那高句丽人自诩为东夷之后,素来善射。其部众亦善于制弓,檀弓、貊弓皆是其地出产的良弓。且其部民彪悍,数百年来虽为成为匈奴、鲜卑这样的大患,却也是东北一处麻烦。不知将军欲如何处置此事?”司马懿问道。

这时张辽才想起来,他除了将这件事告诉两人,却没有将自己的意图和曹操的决定通知他们。作为自己幕府的幕僚,也是他的谋主,司马懿、徐庶也不可能凭空行事。

“呵呵!此是辽的疏忽。我与主公皆倾向于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嘛,让高句丽与伊夷模斗的两败俱伤才好,我军也能省些力气。不过我绝不会与伊夷模联手,说白了,公孙康也是汉人,那高句丽虽名为中原后裔,但他们的行为早已经和胡人一般无二。尤其是他们还打着华夏后裔的名号,却行那胡人烧杀抢掠之事实。与匈奴、鲜卑相比,他们更为可恨。在我眼中,狄夷、华夏没有那么分明,只要胡人接受我大汉的文字、学术,愿意融入我大汉,接受我大汉律法管理,我是持欢迎态度的。可若要自诩为华夏后裔,所作所为却与胡人无异,那我除了无耻二字,也就无话可说。对于这等人……我也只能如中行说故事,将他们打入汉奸之列了。既是汉奸,自然无须客气。你等可明白?”

张辽的话让司马懿、徐庶二人身子一震,他们直起身子回答道:“将军大义,吾等明白!”

建安十二年九月中,征北将军张辽率随从率先离开襄阳,北上雒阳。

第645章 风动!

“张辽将军要回雒阳了!”

“早知道了,是因为北疆高句丽的事。说是高句丽与公孙康起了冲突,两边可能要发生大战。张辽这是要去坐镇幽州,免得战火波及我方,影响丞相对江东的布局。”

“你这不过是明面上的说法。我可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据说江东孙权欲将其妹嫁于刘备,结果其妹不从,逃婚到了长沙。却偏偏遇到我军与孙吴军大战,其三哥孙翊被张辽将军擒获。于是那孙家小姐为救其兄,主动上门恳求,结果却看上了咱们张将军,并一直跟到了襄阳。结果曹丞相不乐意了,张将军的妻子可是丞相小妹,于是便找个理由,将张将军赶回北边,免得两人再见面。”

“哈哈!你才是胡说呢!我可是听说张家人对张将军迎娶孙家小姐并无异议,就连张夫人,那位丞相的妹子也是个贤惠之人,对此也无反对之言!”

“你们都闭嘴!咱们不过是一群下等人,怎敢在此议论贵人们的私事?你们都不想活了?国事莫谈!这些事情也莫要谈及!”

……

“张辽要回来了!”

“知道!邸报里不是早就明发了嘛。”

“唉!可惜了。若是被北疆战事牵住,咱们又如何有机会试探期态度?”

“可惜什么?即便是他有了空闲,以咱们和人家一点都不曾有关的关系,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试探到实情的?”

“啊!唉……”

“莫要叹气。咱们不行,却不是说别人也不行。莫要忘记,荀文若、孔文举皆是张辽好友,而文先公独子杨修杨德祖还是张辽的主薄。无须你我出面,自会有人与其详谈的。何况此事也并非仅仅是你我知晓,那钟元常、陈长文等人也不会放过机会。等着看吧,既然此事已经泄露,那就不再是一家一姓之事,而是涉及天下士族、世家以及无数贵族、豪门和皇室共同利益的大事。这也是曹操为何滞留襄阳之故,若非此事传开,他如今也该回雒阳了。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