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家虽然还不算士族领袖,自从汝南袁家没落,弘农杨家式微,如今士族的风向标应该是颍川荀家。但司马家的底蕴却十分雄厚,尤其是司马防这八个才华迥异的儿子,所以即便没有司马家取代曹家的可能性,张辽也一定会尽力拉拢司马家的力量。

“家父对此并无异议,家中管事也随着舍弟北上。不过司马家从未涉足过这类产业,还望将军能够照顾一二。”司马懿笑着回答。

张辽心中松了一口气,他露出满意的表情道:“这没问题。张家将退出毛纺产业,正好让司马家顶上。倒不是张家不想赚钱,只不过张家产业有点多,人手已经吃紧,如今正是重新调整,清理出一批的时候。不过仲达你也无须担心毛纺业的前景,张家并没有完全离开这一行业,毛纺业所需的机械依旧是由张家供给。”

张辽这是退出一个产业,却依旧把持着这个产业的一道命门。不过司马懿也同样看出了张家的用意,但既然张家依旧留在这个行业,司马家也就不担心毛纺业会成为黄昏产业了。

司马懿心满意足的走了。他并不在意他的弟弟是否能向张辽亲自请教《管子》,根据他对张辽的了解,张辽本人的学问也并不能算是多么的精深,但张辽却有一点远胜当今任何一位学者,这就是张辽能够真正的将学到的东西实际的运用到具体事务中去。学以致用,这才是张辽为之立足于世的真正能力。所以对于自己弟弟的要求,司马懿并不看重,同时还想着该如何结合张辽的实例好好教训一下就快成为书呆子的弟弟。

而且司马懿还注意到了张辽的一件事,那就是对地方公学的学子的使用。张辽对这些完成学业的学子从来不给予主官的任命,学子的仕途起步永远都是从底层、从副职开始。然而如此举措,却使得并州、幽州获得了一大批经历丰富,经验丰富的后备官员。张辽在借着曹彰武装游行的机会将原本已经脱离管辖的上郡、西河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重新纳入并州体系,凭借的就是这些年并州、幽州培养出来的这些官员。再配备上合适的太守,极爱那个曹军的驻地扩张一下,并州立刻恢复昔日大州的模样。最让司马懿佩服的是张辽定下的文化侵略、文化融合的计策已经显示出了威力,许多被吸纳进并州、幽州公学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子弟在学成之后纷纷被派往内陆郡县历练,在忠诚以及才干均符合要求后,便被提拔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如今的朔方郡、五原郡各县县长就有许多是鲜卑、乌桓两族的子弟。如此以汉化的胡人管理被胡化的汉地,将底盘和百姓重新纳入汉家的管辖。如此不动声色便完成恢复旧土的手段,在司马懿眼中,远远要胜过率十万大军北伐乌桓的曹操。

“将军,难道对孙刘两家的方略,将军也束手无策吗?”完成了今日沙盘标识的徐庶、庞统凑到张辽身边问道。

“大局如此,我个人又如何能有逆天之为?况且孙刘两家并非孤军奋战,刘璋、士燮和羌人、氐人均在各地呼应他们。虽说此时尚未影响全局,可是谁知道在我军疲惫之际,是否还会有其他窥视者加入。”张辽苦笑道。

“将军是说韩遂、公孙康?”徐庶问道。

“除了他们,还有何人!”庞统依旧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我想主公不会让这两人坐山观虎斗的,很快主公就会有针对这两家的命令下达。不信?那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第682章 曹操转而向西的目光!

“子和,孤这里有两封书信,你立即命文烈挑选可信之人送到汉中,亲自交到妙才手中。”

合肥城曹操住处,曹操将曹纯秘密招致身边,交待了这样一件事。

……

当这两份书信被送到汉中的征西将军夏侯渊手中时,夏侯渊看完其中一封指名给他的书信后,不禁合上双眼,仰起头,静静的坐了一会。当夏侯渊重新睁开双眼时,他对身边的侍从说道:“去,立刻将汉中郡辞曹法正法孝直请来。”

法正自从投靠了曹操后就再度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先是征西将军府司马,随后便是汉中郡辞曹,虽然在这两个位置上法正干的依然兢兢业业,但法正的心中却始终渴望着能够有那种独当一面的机会。虽然他如今的境遇早已经超过了在益州时的凄凉,但看到军报中司马懿、徐庶、刘晔等人在历次战争中纷纷立功,法正的心也是火热的。

可是也不知道曹操是如何想的,法正始终没有得到再度施展才华的机会。如今他只能在汉中郡辞曹这个位置上消磨着时日,毕竟汉中太守满宠本身就是个极为强势,同时也对法令无比熟悉的主官。

于是,当夏侯渊的侍从登门请法正前往征西将军府时,法正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他终于知道,等待已久的机会来到了。

“参见将军。”法正很快就赶到了夏侯渊面前。

夏侯渊看着被曹操冷藏了两年却依旧没有颓废之态的法正,微微颌首道:“不错!如此法孝直方是主公得用之人才。冷藏了你两年,你却依旧神采奕奕,而这两年内,你在不同任上亦是兢兢业业。好!很好!如今主公终于决定启用与你,孝直,你一展其才的机会到了。”

法正并没有感激涕零的感谢夏侯渊,只是端正的一个长揖礼,但他身躯微微的颤抖却让他激动的内心情感显露无疑。

“孝直,这是主公随书信发来的任命。免法正汉阳辞曹一职,迁镇西将军府长史,领扶风太守。”夏侯渊念完曹操的任命,将手中的任免令递给法正,看着法正双手接过命令后继续说道:“孝直,你此去关中的任务主公已经在命令之后交待了,你自己看就是。目前的局势已经十分明白,天下诸侯围攻我军。虽然韩遂、公孙康此次并未随着羌氐人一同行动,我估计他们担心的应该是我军强大的战斗力。至于韩遂,应该还有子文正好带着两万精骑出现在凉州东北的朔方郡的原因。主公已经决定在江东暂时休战,收回拳头,先收拾掉虽然老迈,却依旧威胁不小的韩文约。为此主公甚至从雒阳将马寿成也调到了长安,并给他加了一个卫将军的高位。孝直,主公如此安排,你当知晓主公用心。”

“正明白。主公这是以马老将军在羌氐人中的威望给骑虎难下的羌氐人一个退兵的理由,好让关中我军可以顺利的集中兵力。”法正说道。

“好!果然是能让文远为之赞不绝口的人才。”夏侯渊说道:“知道吗,孝直。因为你这两年始终甘于平淡,文远的识人之明亦遭人质疑。不过别人的看法我从来不管,我是从未怀疑过文远的眼光。这不单单是因为我与文远的私交,更是因为文远从来不会说大话,更不会欺骗如我这样的朋友。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何会自甘平淡,但是我却知道你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更不会自甘堕落。高览在故道以三千兵马击溃十倍之敌,别人不知道其中详情,我却很清楚,高览完全是听了你法孝直的计谋。”

法正没想到夏侯渊一直在关注着他,如此说来,曹操实际上也在一直关注这自己。这个想法让法正背心冒出一阵冷汗,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自怨自艾,否则曹操必然不会给自己眼前的机会。

“将军过奖了!”法正恭敬的想夏侯渊说道:“不过正有个疑问。”

“说吧,只要本将军知道的,又符合你目前级别的消息,你问什么,本将军边回答什么?”夏侯渊此时正为他始终相信张辽的眼光而在别人面前力挺法正的举动感到高兴,事实证明法正确实有才华,而曹操的命令也证明曹操并没有忘记这个从益州投奔曹军的男子。

对于夏侯渊的话法正没有任何不悦,他这两年也在不断地熟悉着曹军的各种情况,这种根据级别有针对性的开放保密情报的制度也是法正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正向问的只是有关军粮的问题,西北再度受到旱灾影响,收成锐减。而为了攻击江东,大批粮食也被送到了徐州、豫州和荆州,而且据闻这些粮食也只不过能让我军发动一场持续一个月的攻击。正想知道主公欲图凉州,这军粮如何解决?”法正表情严肃的问道。

“哈哈哈!”见到法正如此快的便进入了角色,夏侯渊十分高兴。他笑着说道:“孝直,文远前段时间在北疆上蹿下跳的说要扩大毛纺产业,此事你可知晓?”

虽然这个问题似乎距离自己的问题有点不沾边,但法正还是点点头回答道:“此事动静很大,便是上庸的申家也派人北上,意图在利润丰厚的毛纺业中分得一杯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