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减弱。而且他们很清楚,曹操的变化绝对与张辽脱不开关系。甚至他们在怀疑,曹操的变化是否有张辽“胁迫”的可能,才使得曹操不得不暂退一步。不过这一切都不要紧,口子既然开了,不管开了多大,只要开口,就有了继续扩大的机会。而且张辽完全可以成为制衡曹操的人选,在董昭等人的眼中,一份婚姻是不足以让张辽这种实用主义者受到牵制的。何况张辽的另外两位妻子也分别可以代表着士族和世家的利益。

随着曹操召见的人越来越多,这股潮流不可避免的扩散开来。虽然只不过是上层社会的波动,并没有涉及到底层百姓,可是军中不少出身士族、世家的军官无法置身事外。幸好曹操早有预料,枢密院以及各方统兵大将极力控制,这才使得军心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也没有给尚未消灭的割据诸侯以可趁之机。

事实上这些剩余的诸侯此时也没有了与曹军一战的心思,因为这股风波也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麾下。益州、交州、扬州、辽东,这四个仅存的割据地区的士族、世家也得到了来自中原的消息。

……

“文休公,若是曹丞相真的将政局改为议会内阁制,咱们刘益州能得个什么位置啊?”

在成都的益州牧府,正在等待刘璋的益州官员私下里也在交谈着,回到成都的益州太守董和便向蜀郡太守、名士许靖打听消息。

“幼宰,此事老夫若知晓,那不成了神仙了嘛!不过以老夫愚见,使君身为刘姓皇族,按照那议会内阁制度中皇族成员的比例,使君应该可以在议会中获得高位,毕竟使君是能够独立坚持至今的诸侯之一。不过……”许靖犹豫道:“若是如此,使君父子两代在益州的基业也就就此终结了。”

“此事绝不可行!”一个声音突然在许靖、董和的身后响起。两人一回头,原来是从事王累。

王累激动地说道:“曹孟德此乃以退为进,引蛇出洞之计,一旦使君离开益州,还不是任由曹孟德处置?”

“王从事此言差矣!”许靖出身汝南许氏,与其兄许劭早就名满天下,如今王累如此不客气的说话,许靖心中颇为不悦。

许靖反驳道:“此事如今尚未定论,但所涉极广。天下各大家族均会介入此事,各地皇族子弟也不会置身事外。曹孟德身为大汉丞相,若是此事一旦敲定后他还要反悔,其结果会如何你等可能预料?身败名裂啊!便是那军中将士也不会再继续听其军令,如此一来,便是曹孟德也绝不敢冒此奇险,做那言而无信的小人之举!”

“曹孟德素来狡诈,何尝有过信用?”王累犹自不服。

“文休公勿恼,王累近来因公务繁忙而有些情绪急躁,且让权开导便是。”

在一旁看到事情不对劲的黄权立刻将王累拉住,一面不让他继续开口得罪人,一面向许靖道歉。

“算了,算了。年轻人年少气盛可以理解。不过天下大事并非有冲劲便可,需要通盘考虑其得失的。公衡啊,你好好劝劝他吧。否则使君一旦作出什么不被他认同的决定,他跳出来反对时,那可就是大麻烦啦!”许靖这些年避难于四方,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与其兄许劭斗气的那种冲动,对于年轻人也更加宽容。看到王累,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话语中也多有保全之意。

黄权听懂了许靖的意思,对着许靖一拱手道:“权多谢文休公指点。”说完,黄权便拉着王累赶紧离开人群。

“唉!年轻人啊!”许靖看着他们的背影,感叹着。

董和此时站在一旁,眼中的神色不断变换……

……

会稽郡山阴城。

诸葛亮看着面前那不知来历的书信和近日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的身边则是同样神情严肃的刘备、张昭、虞翻等人。

“孔明,曹孟德之事咱们暂且不谈,毕竟此时离我们太远,而且曹孟德也并没有真正开始实施。倒是这封不知来历的书信中所说到的孙权欲向曹操投诚,以换取远离大陆,遁于东瀛岛的消息是否确实啊?”张昭受不了沉默的气氛,率先打开话题。

“此事亮也未得到确切消息,不过这种可能性应该存在。毕竟孙家已经在北方有了根基,如今在雒阳的孙翊和孙家姻亲张辽都能成为孙家谋取这个结果的助力。”诸葛亮平静的回答。

但诸葛亮此时虽然表情平静,可是内心却并非如此。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虽然得到了他所希望得到的地位,但是他经验的缺乏使得他并不能完全自如的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局面。而且自从他出仕刘备以来却并未为刘备获取胜迹的表现也让刘备麾下文武中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若非刘备、张昭为其撑腰,诸葛亮早该下台了。

“此事先不要管了,军师可与令兄联系,将这封信如何出现在备这里说一遍。孙刘如今是联盟,一致对抗曹操,决不能在内部出现问题。”刘备冷静的说道。

诸葛亮心中一定,刘备此时的表态依旧表明他的信任,而且刘备的判断同样也是诸葛亮心中所想,此时天下因为曹操的举动变得再度热闹起来,但是孙刘联盟决不能分裂。

……

歙县,孙权也在与孙静就中原的局势进行着私下的商议。

“看不懂。孤就不信,曹孟德真的可以放弃手中的权力?”孙权双眉紧锁。

“未必不可能啊!仲谋,你是否仔细研读过文远的议会内阁制度的细则?”孙静在孙尚香嫁于张辽之后,私下里对张辽的称呼便已经改变,并且在两人结婚时也遣人送上了贺礼。

“叔父,不是孤不信曹操,而是孤不信曹操能如此大度!”孙权的态度很坚决。

孙静心中苦笑,孙权这是以己度人。虽然从曹操以往的行为看,曹操确实是个权力欲望极为强烈的人,但曹操同样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懂得取舍之道的人。虽然孙静并不敢确定曹操最终的决定,但是孙静却对自己那个新晋的侄女婿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信心。

“仲谋,先别轻举妄动,整军备战不可放松,与刘备那里也要加强联络。此时不管发生何事,孙刘联盟决不能散!”孙静还是为孙权出了一个稳妥的点子。

“明白了,叔父。此时正是孙刘两家同舟共济之时,孤立刻派子瑜(诸葛瑾)和子衡(吕范)前往山阴,与刘备重申联盟!”

第694章 风起云涌!

“好你个张文远,真的是点了火便溜。如今这天下都已经如快要开锅的水一般,你倒是在北疆惬意的躲清闲。”

说话的是管宁,受到蔡琰邀请,北上校书的管宁此时突然从马邑跑到了蓟县,找到张辽便是一通埋怨。

“谁说我点了火就开溜的?”张辽立刻对管宁的这种指责给予了反驳,“我是要回到北疆稳定军心,你也看到了,四征将军的麾下,也就是我征北将军统辖的军队内部最为稳定不但没有发生丝毫混乱,还能够继续保持着对北疆各族的震慑。”

“这我承认。”管宁对事实也无法否认,“但是你张文远的记录实在太过恶劣,无法让人感到信服。”

“呵呵!”张辽笑的很欢愉,“别这么一本正经的,主公又不会此时来麻烦你,无非就是些想从你这里得到我的消息的那些‘苍蝇’罢了,不去理会也就是了。何况我回北疆也并非单单是为了稳定军心,无论是出于日后对地方势力的削弱以稳定中央权威,还是从增加地方势力的数量以便中央能够更好的控制大局,重新划分州郡范围都是势在必行。虽然主公尚未下令,但是我先将北疆之地提前勘查一下也是极为必要的嘛!”

“你啊!”管宁收敛起“恼怒”的表情,笑着在张辽身边坐下后说道:“这一次你又要为曹公做马前卒了?”

“不是为曹公,是为我自己。”张辽笑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管仲微笑着看着张辽,“文远,无论此事结果如何,史书之上,必然要给予大书特书啊!”

“能列名汗青,辽此生于愿足矣!”张辽十分坦然。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张辽终于找到了一件能让他自己感到有意义的事情。强行改变技术的发展并不可取,科学技术跳跃式的发展在战乱频繁的古代极容易因为战争而产生断层。后世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大量连现代科技都很难做到的物品从地下被挖掘出来,证明了中国在冶炼、制造等行业上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但是张辽微微的对社会作出一定的改变,造纸术的提前改良和印刷术的提前问世使得大量的秦汉典籍得以大批量印刷,这就为典籍的保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治制度的调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