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河汉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是凶手利用赵的某种疏忽,采用某种尚不得知的手段偷到枪,举报人何以知道?既然举报人知道凶手如何偷到枪,那他也一定知道凶手是谁。知道凶手是谁,不直接举报凶手,却举报枪的事,他的举报动机是什么?也许是担心报复,也许是借此敲诈凶手,或与凶手有关的人,到底是哪种可能,文静向周书记汇报后,周书记说,有一个新情况,把它联系到一起,对你肯定有帮助。技术处的人说,现场发现的十一发子弹里,经检验弹壳发现,有一发不是从那支枪里发射出来的。

    文静大吃一惊。

    这就是说,凶手身临犯罪现场时,身上揣有两支枪,可能是先用从银行偷来的枪打完十发子弹后,又掏出另一支枪开了一枪。

    凶手在偷银行的枪之前,已经有一支枪,一支枪犯罪足够了,何必再去费精费神地偷另一支枪?

    再联系到整个犯罪过程,文静脱口而出,这是诱导。

    犯罪得逞后,先是诱导凶手逃往火车站,一当被警方识破,并且加大在市内的搜索力度,凶手不是立即出逃,而是通过举报的方式,再次诱导警方将视线转到赵万铭的身上,偷枪不过是事先设计好的一步棋,一步顺理成章怀疑到赵万铭内外勾结犯罪的棋。

    文静一下子兴奋起来,脸色潮红,手掌心发热。

    〃好极了, 既然前两步棋走出来了,后面肯定还有好几招棋。若反向思维,赵万铭仅仅被人利用了,也好,被人利用,总会留下点儿什么,我想就顺着对方的棋反着走下去。〃

    周书记说: 〃这回你是遇到对手了。我看这样吧,我们就在每日案情通报中公开讲,赵万铭有内外勾结的嫌疑,并且以隐瞒重大线索罪名公开拘留赵万铭,造出一个假象,我们没有识破对方的招数。这样一来,对手不会过早地走出下一步棋,为你的调查提供时间。你必须赶在对手之前摸清楚对手下一步,下两步会下什么棋,争取主动。〃

    文静急于放手一博。

    四

    9。11持枪抢劫案的谋划者看来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从整个犯罪实施过程看,谋划者的重心是放在案发后如何对付警方。

    首先是将劫来的出租车有意抛弃在朝向火车站方向的路边,从朝东路案发地点到弃车的牛角沱,案犯驾车几乎绕了半个重庆城,绕行如此远的距离,无外乎就是想暗示案犯可能的去向,不是去了码头,也不是去了机场。将警方的注意力引导到车站,也无外乎是想证明案犯极可能会立即逃离重庆市。

    谋划者的这一步似乎把握不够大,于是在预谋阶段,就已经设计好了举报这一步,甚至还有下一步,再下一步。但谋划者不知不觉当中犯了一个错误,假如警方认定弃车是假象,那么有可能接着认定举报还是另有所图,同时间接证明了凶手还没有离开重庆的判断是正确的。

    问题是,谋划者在预谋阶段时,是没有预计到这样的错误,还是预计到了却没有办法避免这样的错误?应该是后者,假如是前者的话,那就不应该出现下一步,再下一步。可见,谋划者谋划的目的,就是说想要达到的结果,是因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照此推演,可能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弃车的目的是遮掩凶手的去向,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凶手可以在安全的时间逃离重庆,但这之中,多多少少带有侥幸的意味,于是一计不成,就会另生一计,举报赵万铭,这时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想引导警方认定谁是凶手。

    谋划者有把握,或者设法促成一个事实,那就是赵发现枪支被盗后不会及时报警,只要隐瞒不报,哪怕是隐瞒几个小时,赵的嫌疑很难洗刷干净了。

    出事的是商业银行,使用的枪是商业银行的,赵又是商业银行保卫处的处长,这就很容易推演出赵与凶手内外勾结的假设。

    警方认定赵是凶手,或与凶手相勾结,警方就不会再寻找另外的凶手,至少一段时间内不会,所以为了让警方牢牢地抓信住赵万铭不放,谋划者精心地设计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窃枪方式,没有痕迹,就没有确凿的证据,这种情形之下,赵万铭即使不承认自己为凶手提供了枪支,警方也不会善罢干休的。所以凶手在现场疯狂地连开十一枪,这除了凶手残忍至极之外,可能还另有所图,是想尽可能在现场多留些物证,证明枪就是赵的保险柜里的那支枪的物证。

    可是谋划者对这一步到底有多大的把握?

    假如把握十足,也许就此不会有下一步了,假如把握不大,那一定会有下一步。文静知道赵万铭肯定是被利用的,他与涉案的可能性不大,可是排除赵的嫌疑容易,如周书记说看到下一步就不那么容易了。

    谋划者的下一步,一定会是在警方排除赵的涉案嫌疑之后。这之后,一定还会是围绕确定谁是凶手进行,也就是说还想再抛出一个看似像凶手的替罪羊,能让警方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的替罪羊,一旦警方撤离离开重庆关口的布控,那凶手尽可以安全地逃离重庆。

    假如能够在对手动之前查找到第二个替罪羊,就主动在握了,到那时,对手一动,不仅使推断成立,而且还可能先于对手展开针对性的行动。

    对手是想引导警方找出利用赵的人,那个人一定不是真正的凶手,那也好,针对赵万铭展开的调查,就把重点放在他身后那个虚拟的凶手。

    文静面对赵万铭,集中精力询问他隐瞒不报的真实原因,因为文静相信对手一定设计出某种让赵一定会隐瞒不报的因果缘由。

    赵万铭开始很紧张,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强调自己的清白。文静为了让他平静下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警方根本就没有怀疑他,之所以把他拘留,也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赵万铭松了一口气,当他肯定文静所言可信度很大时,他交待出隐瞒不报的真实原因。

    赵万铭闻听出事后,赶到办公室,他并不是急于查验枪支是否被盗,而是担心代人存放的二十万现金是否被盗,问及怎么会想到钱时,赵说头天晚上做了一个恶梦,梦见钱被盗了,被人讨要,弄得个倾家荡产。

    代存的人是渝中区公安分局治安科的杨科长,赵说发现钱和枪被盗后,立即打电话找到杨,杨听后断定说肯定是内盗,并嘱他先不要报警,保卫处就那么几个人,私下查一下不会很难。

    赵陈述, 9月10日下午,杨打电话来说有一笔钱想请赵代为存放在保险柜里,并说好存放三个月,取钱时付给赵五千元的报酬。赵答应了,问多少钱?杨说二十万。赵说是送来还是去取,杨说让处里的张洪明到分局来取,并嘱不要告诉任何人。

    赵万铭放下电话后,找来处里的张洪明,让他立即到分局杨科长那取一件东西,是什么,赵没有说。

    到下午差十分六点的时候,张洪明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捆扎得很结实的纸箱,说是杨科长让带来的。赵起身打开保险柜,让张洪明直接放进去。这时杨又打电话来说晚上请赵吃饭,还催促说自己已经到了保卫处的楼下,让他尽快下来,赵放下电话后,依次锁好保险柜和办公室的门,急匆匆赶到楼下,杨科长正坐在车里等,连发动机都没有熄火。

    晚上吃完饭后,杨科长又带他到洗脚城。

    显而易见,枪支被盗,赵万铭要承担的责任是失职,巨款被盗,赵万铭要承担的责任是赔偿,失职的结果充其量就是不当官了,这倒没什么,反正再过三个月,他就不是官了。可是赔偿的结果他却是无法承受的,按他的话说,就是砸锅卖铁,他也赔不起二十万,赔偿对他而言,就犹如坠入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是不是隐瞒不报的原始动机?

    假如赵参与了谋划,这一动机就是托辞,假如赵没有参与谋划,这一动机的真实性是成立的,既然先前已经断定赵是被利用的工具,所以,文静要将隐瞒不报的动机与谋划者的谋划动机放在一起思索。

    据赵说,这之前,从来没有代存钱的事情发生过。

    从谋划者的角度看,让警方重视赵万铭的嫌疑,仅仅盗枪是不够的,仅仅盗枪对赵构不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多半会及时报警。

    只有赵万铭隐瞒不报,他才会受到警方的怀疑,哪怕是短暂的时间之内,凶手就有了时间安全逃离重庆。

    这就对了。谋划者事先想到赵万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