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耳语娃娃-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有了一个嫌疑犯,文森特。弗朗西斯,但杨克此时要做的,却是尽量摆脱先入为主的印象,他需要重新的勘查现场,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杨克眼前的整栋建筑,并没有经过充分的燃烧,警方以及消防队的及时赶到,制止了蔓延至楼下的火势,甚至连二楼都没有完全烧毁。
杨克慢慢悠悠地挪到了楼梯口,试着不去回忆楼梯尽头梅尔逊倒下的那团黑黢黢的燃烧的身体。可当他看到一片片燃烧后的黑色印记时,还是禁不住头晕目眩。
过了好半天,他才重新回到爆炸发生的房间,这里已是面目全非,衣柜早就化成了一堆黑乎乎的焦炭。
但是地板上留下的深色痕迹,还是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它们确实是汽油燃烧过的痕迹;第二,这里也正是燃烧的起源点。在这里,他还找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一些像是塑料物品留下的燃烧残留物。凶手可能用一只随处可见的塑料盆来盛放燃剂。当梅尔逊按动开关之后,爆炸的灯泡携带着火焰,迅速地点着了燃剂,形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大火。
杨克在那里蹲了好一阵子,然后一路往回走,这期间,他不敢低头去看梅尔逊一路跑过的痕迹。
楼梯口处,杨克又一次停了下来。那些烧糊了的肉味似乎总是挥之不去,他有些喘不上气来,用手撑着墙壁,再次蹲了下来。
“拉尔夫侦探。”有个警员在下面喊他,“瞧瞧我们找到了什么?”
杨克连忙想要站起来,这动作叫他的腿部肌肉一阵撕裂的疼痛,他不得不缓了缓,左手撑地打算慢慢把身子弓起来。
忽然,他的手指碰触到了二楼地板和楼梯的接合处,指头戳在那上面的一道缝隙上。
这缝隙,在他和昨天来的时候,因为被地毯覆盖,是看不到的。
杨克小心翼翼地顺着缝隙,将那块大约半英寸厚的铁板翻了起来,右手扔下了拐杖,在下面试探性地摸索了一阵。
须臾,他将一个塑料袋提了出来。
这个大约三分之二英尺长的塑料袋中,赫然装着一把折叠好的斩骨刀,上面斑布了血迹。
杨克则塑料袋转了几个方向,从刀柄处发现了一枚模糊的指纹。
楼下的警员已经迫不及待地走上来,盯着杨克手中的玩意儿显得十分惊讶,“这是……杀人工具。”
“不,”杨克在警员的搀扶下站了起来,“这次的杀手从不用器械杀人,他更多是在使用自然的力量。然而这把刀,却使他用来从被害人身上获取战利品的。”
杨克的声音一反常态地平静,令警员再次感到惊异。
“你在楼下找到了什么?”
“这里,”警员将杨克带到门边,指着门窗钉死的一处木板说道,“血的痕迹。”
杨克靠近那一块深褐色的痕迹看了看,又回头去审视楼梯的位置。
“有人跑下楼梯,而后,在这里,撞上了房门。门把手上有残留指纹吗?”
“那里没有任何发现。”
“他不是这个房间的主人,也许只是个不速之客。大概他就是我们的报案人了。叫鉴定科的人过来,刮取痕迹上的DNA,还有,”杨克把腋下夹着的袋子交给警员,“这凶器也要拿给他们化验。”
杨克吩咐完,一瘸一拐地向院子走去。
草丛中留下了些许脚印,看得出来,那个人受到了相当大的刺激,以至于无法沿着正确的路径走出来。杨克最后把目光落在围墙边的一处脚印上,他在这里站了一会儿。他做了些什么?给警方打电话,有这个可能。
这一天的收获不小,特别是那枚斩骨刀上的指纹。至于其他的,杨克不感兴趣,那些东西和凶手没什么联系。
他最后回头看看那栋烧毁的建筑,一阵伤感油然而生,他低垂了缠满白纱布的大脑袋,慢腾腾地向挖掘后院的警员走去……

汉考克侦探长,是第一个得知梅尔逊去世消息的人。他为此难过了好一阵子。
梅尔逊一直以来都是他坚定的跟班,他也有理由为他难过,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一些自己的成分。他不想出有谁可以更好的接替梅尔逊的位置。作为侦探长,考虑些人事方面倒也无可厚非。到了最后,可怜的梅尔逊也就变成了小说读者们眼中“过场人物”,死就死了,不值得扼腕叹息,更不需要假惺惺的挤出几滴眼泪来。侦探小说里总要有些人死得不明不白,现实生活也一样,假如故事的编造和现实的案例并不见得一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至少,生活和假想的残酷程度,算得上是一处吻合。
汉考克先生这几天,没什么工夫搭理他英俊的外表。他没心情刮胡子,下巴和脸颊便因此拉拉茬茬的;他也懒得换洗,在迈阿密这样的天气下,就隐约透出了些怪味;他的领带几乎不曾摘下过,松松垮垮地绕在脖子上;然而,这时候的汉考克先生,眼中却散发出一股胜券在握、雄心勃勃的光芒来。
“文森特可能带有炸弹。”他通过部话器,提醒黑色制服的队员们。
为了抓到文森特,他甚至建议迈阿密警局搬出了S。W。A。T小组,考虑到文森特可能是个狡猾的,具有残杀特质的罪犯,他们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眼下,S。W。A。T小组已经紧贴在文森特住宅的外墙边,他们一个个俯身鱼贯而过,三名警员停在了房门前。
“好的,抓住那混蛋。”
其中一位队员打了个手势,另一个便抬脚踹开了房门。
“别动!”
“趴在地上!”
“S。W。A。T!”
房子里的人显然不明所以,而震惊的同时,也明白这黑压压的枪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也不好莫名其妙地趴在地上。
汉考克经常怀揣着愉悦的心情紧随其后,他走进屋子的时候,那女人已经被扶了起来。
“你是管事的?”那女人惊魂未定。
“是的,下午好,女士。”汉考克笑逐颜开地打着哈哈。
“我要控告你们的这种做法……”
“不会的,女士,你应该感谢我们,”汉考克在靠在地上的男人身边蹲了下来,“下午好,文森特,你因为涉嫌在普利茅斯杀害两位女性被捕了。”
文森特被按在地上,动弹不得,只能抬起头倔强地盯住汉考克,“你很得意吗?”
“啊,是啊,我很得意,兴奋异常!好了,把这条疯狗带走。”
两名队员夹着文森特,把他拖出房间。
“你们不能这样做,他是文森特。弗朗西斯,我是他高阶书友会的成员,你们不能……”
“不,我们能,女士,”汉考克在门边转回身,留下一抹匪夷所思的笑容,“我们能!而且,您将会感激我们的。顺便说一句,您,尊贵的女士,也得跟我们走一趟。”
……

VOL 18 彻头彻尾

汉考克侦探长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推断方式,跟二百年前爱斯基摩人采用的那套差不多——他们从经验得知,冰放到嘴里可以融化,于是认为同样属于透明物质的玻璃,放在口中也可以融化;他们又学习一些野蛮人,以为吃下骁勇敌人的心脏,别获得了同样胆量;如果他们外出工作,受到了雇主的剥削,便会立刻认为全天下所有雇主都是剥削他们的人。这是爱斯基摩人,百年前习惯使用的思考方式,汉考克先生的推断方式跟他们差不多,却从不会像他们那样四处碰壁。
汉考克将这种方式应用于两个方面——而且都显得很有见地——他是个经验派,所以当他透过单向玻璃,静悄悄地注视起关在审讯室里的文森特之后,便立刻认为他打算耍滑头;表面上,文森特正在亲吻他颈子上的项链,露出满脸的虔诚,实际上,他那不是闪动的眼眸却在酝酿着对策。
出于侦探长先生堪称卓越的联想能力所赐,法庭上,他自己作为证人指认文森特罪行的那一幕,是时常浮现在眼前的。这是他的独特方式运用的第二个方面,而且威力十足。
汉考克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心理学家,却从他的经验中得到了一阵泛化了理论:他的听众——无论是法官、陪审团还是在座的其他人,他们也都不是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甚至,即便是认定或否认一项罪行的最关键的陪审团成员,他们连一些最简单的演绎法以及三段论都听不大明白。
汉考克形成了一种稍嫌狂妄的念头——他不是去给陪审团做出一系列逻辑论证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工作,仅仅就是利用我的证词,对他们的头脑产生影响而以。”
有趣的是,这多少有些偏执的做法,却常常令汉考克侦探长无往而不利。他知道,即使某些大人物的演说词,如果细细推敲,其中充斥了的弱点和矛盾,常常令人惊讶地合不拢嘴。然而,当这些说词面对一个群体的时候,却会在不经意间轻易地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陪审团是一个群体,法庭在座的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