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的小雨点,比作名门少女,比作金色莹虫,比作绿叶掩映中的玫瑰花,在
歌颂云雀的字里行间,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伟大革命先驱者的赞颂,
倾诉逅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全诗节奏和谐,长短错落,疾徐
相间,节拍有严谨的规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动荡回旋的音乐美感。总
之,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

(李京玉)


济慈(1795~1821)英国19 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拜伦、雪莱
并称于世。出身卑微,幼时过着贫困生活。自幼酷爱文学,倾心于荷马、莎
士比亚、斯宾基等人的作品。后来结识李·汉特、雪菜等,坚定了他从事文
学创作的决心,终于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181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
歌震》,认为“美是永久的欢喜”,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以具体、可感受的
形象来抒写抽象的感情和意念,追求绘画和雕塑中的立体感,认为诗人不应
有主义、道德与自我,带有明显消极的唯美主义倾向。先后发表诗歌《安狄
米恩》、《拉米亚》、《伊莎贝拉》、《圣亚尼节的前夕》、《海披里安》,
最为著名的有《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等,为
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色彩。

(李京玉)


《安狄米恩》叙事长诗。英国诗人济慈著。作于1818 年。长诗以希腊
神话中牧人安狄米恩对月神辛锡厄的恋爱故事为题材,叙述了人与神之间追
求爱与美的理想的故事,表现了诗人所追求的欢乐和享受是人人都可得到的
“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周洁)


《圣阿格尼斯节前夜》叙事长诗。英国诗人济慈作于1819 年。诗人采
用了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一方面是年轻恋人波菲罗与马德琳热
烈地追求光明与幸福,另一方面是冷酷、粗暴的封建习俗残忍地扼杀这“美”
的“现实”,谱写了一曲反封建的和对美与爱的赞歌。诗作感情充沛,绚丽
多彩,给人以奏烈的艺术美感。

(周洁)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英国女小说家。生于基督教牧师家庭。22
岁嫁给盖斯凯尔,并在其鼓励下写作。作为下级牧师的妻子,有机会接触生
活困难、有一定阶级觉悟的产业工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其创作分为
两类:一类以《克兰福德》为代表,描写她少女时代熟悉的小镇生活,还有
《妻子和女儿》;另一类以《玛丽·巴顿》为代表,描写大工业城市中工人
的生活与斗争,还有《北方和南方》、《露丝》。作者还有优秀的传记《夏
洛特·勃朗特传》和历史题材小说《西尔维亚的恋人》以及一些中短篇小说。
马克思曾称赞狄更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是“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她
在英国十九世纪小说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李京玉)


《玛丽·巴顿》长篇小说。盖斯凯尔夫人作于1848 年。以英国宪章运
动为历史背景,揭露19 世纪中叶大英帝国“黄金时代”背后广大工人群众的
悲惨命运。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40 年代经济萧条时期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复杂的曼彻斯特。玛丽·巴顿的父亲约翰·巴顿原来是个奉公守法的老工人,
由于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社会贫富悬殊,因而对资本家
产生了仇恨,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宪章运动失败后,资本家拒绝了罢工工人
的要求,决定开工,约翰·巴顿等人杀死了工厂老板的儿子。这部小说反映
了宪章运动时期的劳资斗争,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的悲
惨状况和工人斗争的描写乃是全书最生动感人的部分,有力地打破了关于资
本主义制度永恒性的幻想,具体地呈现了它的掘墓人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小
说中各个人物性格的发展自然,描写真实,语言颇见功力。《玛丽·巴顿》
奠定了盖斯凯尔夫人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京玉)


萨克雷(1811~1863)19 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印度
加尔各答阿里帕的一个英国官员家庭。幼年丧父,18 岁入剑桥大学受到贵族
化的教育。成年后,继承父亲遗产,过了一段资产阶级公子哥儿的生活。后
自谋生计,学绘画,想以卖画为生,又搞证卷交易,协助诉讼代理人经办民
事案件,但均不成功。1833 年起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直到长篇小说《名利
场》问世,他才被公认是天才的小说家。由于生活境遇的骤然变化,他开始
重新观察生活,看尽世态炎凉,也看破了世俗的浮华。他的文字峭拔犀利,
在辛辣的冷嘲和无情的剖析中渗透着幻灭的哀愁。早期作品有《当差通信》、
《凯瑟林》、《霍加蒂大钻石》、《巴利·林登的遭遇》,后期作品有《名
利场》、《潘登尼斯》、《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纽可谟一家》、《弗
吉尼亚人》、《菲力普历险记》等,最后一部小说《丹尼斯·杜瓦尔》仅完
成八章。还有一些散文集,以《势利人脸谱》最有名,诗集《歌谣集》,小
品文《转弯抹角的随笔》等。在文学史上,萨克雷与狄更斯并称,对世界文
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京玉)


《名利场》长篇小说。萨克雷作于1847 年。副标题是《一个没有主角
的小说》。小说女主人公蓓基·夏泼是个穷画家的女儿,出身卑微,倍受歧
视,她为此愤懑不平,凭自己的美貌和机智开始投机冒险的生活,不择手段
的猎取金钱,力图进入上层社会,小说塑造了虚荣好胜、自私自利而又机敏
干练的女冒险家形象。小说另一条线索是奥斯本和赛特笠这两个资产阶级家
庭命运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深刻地揭示了资产者的思想面貌和心理特征,
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冰冷的关系。其创作力求真实,笔下人物有深
刻的内心活动,用细节来刻划主要人物性格,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亲切
随便,风格独特。它是萨克雷的成名作,它确立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坛上的重
要地位。

(李京玉)


《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长篇历史小说。萨克雷作于1852 年。小说
以18 世纪初英同对外战争和保王党的复辟活动作为历史背景,描写了发生在
卡斯乌德家族中的故事。男主人公艾斯芒德,十余年间,为了红颜牺牲一切,
为了满足一个不值得爱的碧爱崔丽克斯的虚荣,参加了詹姆王党的复辟阴
谋,直到山穷水尽,才恍然大悟。小说通过他的活动,描写了当时英国国内
外的重大事件,揭露了英国国内外政策的自私动机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
冷酷、虚伪、势利、荒浮,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深沉的忧郁、困惑和失望情绪。
萨克雷在此小说中,脱离了历史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而采取了现实主义的
创造手法,对一些历史人物作了忠实的描绘,并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小说语言丰富多彩。或精炼、或华美、或抒情,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
《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成为除《名利场》外萨克雷最有影响的小说。

(李京玉)


狄更斯(1812~1870)英国作家。生于汉普郡的兰德波特。幼年挑起家
庭的重担,屈辱的经历留下深深的痕迹。只受过两三年的学校教育,主要靠
努力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干过记者,新闻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情
世态和社会黑幕,也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1833 年起写随笔,后集为《博兹
随笔》,受到瞩目。1836~1837 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使他
一举成名。1838 年发表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儿童悲惨命运的《奥立佛·退斯
特》,后先后发表《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巴纳比·拉奇》、《老古玩
店》。1842 年访问美国,写了《美国札记》和《马丁·朱述尔维特》表达了
对美国的失望。1844~1846 年创作了几部中篇:《圣诞欢歌》、《钟声》、
《炉边蟋蟀》,统称为《圣诞故事》。1848 年发表力作《董贝父子》,1850
年发表有一定自传性的《大卫·科波菲尔》,展示了19 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
画面,更多地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
想,而此小说也被狄更斯自己认为是最好最心爱的作品。从50 年代开始,多
揭露政治制度缺陷和嘲讽资本家的作品,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