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的内心感情的表白:失去爱情的痛苦与绝望、孤独失意时渴望慰藉的心情,
对新生活的希望。《四夜组诗》是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的直接流露,没有丝
毫的造作与雕琢的成份,一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派抒情诗的杰作。

(申伟)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长篇小说。缪塞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作于
1836 年。主人公沃达夫是位花花公子,借父母的余荫过着悠闲的生活。一次
他发现他的情妇和挚友欺骗了他,精神上受到打击,于是对一切都采取怀疑
态度。他与比他年长的女子相爱,因他的多疑和暴戾使双方都很痛苦。后来,
他发现她又爱上了别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独自离去,成全了有情人。
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带有自传性质,反映了作者与乔治·桑的爱情纠葛,作
品中心理描写细腻感人。男主人公沃达夫的形象是染了“世纪病”的一代资
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作品指出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
灭,是产生“世纪病”的根源,表达了作者对复辟王朝的不满。小说富有戏
剧性,结构巧妙,笔触轻盈,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申伟)


鲍狄埃(1816~1888)法国诗人。出身工人家庭,13 岁当学徒,业余自
学文化。14 岁发表第一部诗集《年轻的女诗神》。此后积极参加工人运动,
写有不少号召工人团结战斗的诗歌。1851 年路易·拿破仑政变后,率印花布
行业工人组织工会,加入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成立时,当选为公社委员,并
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国际歌》。公社失败后,被反动法庭判处死刑。先后流
亡英、美等国,仍积极不懈地参加当地的工人运动,1880 年大赦回国。他一
生发表过许多活页歌片和诗歌小册子,均已散失,仅有《革命歌集》和《鲍
狄埃全集》传世,风格豪迈、热情洋溢、质朴有力。列宁称之为“最伟大的
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并指出:“他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了一个非人工
所能建造的真正的纪念碑”。

(孙克勤)


《国际歌》革命歌词。法国工人诗人鲍狄埃作于1871 年6 月。1888 年
由比利时出生的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谱曲。同年6 月在德国里尔城的工人
集会上首次公开演唱,其后迅速传遍全球。成为激励全世界无产阶级为全人
类的解放而斗争的战斗歌曲。全诗共分六节,除开头和结尾两节副歌外,从
各个方面艺术地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描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和
奋斗目标,充分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全世
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口号的伟大意义。歌词气势磅礴,庄严雄伟,是一
篇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杰作。

(孙克勤)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6 岁丧父,随母改嫁,与继父关系
不好,养成了忧郁而孤僻的性格。继父希望他进入官场,但他专结交文人名
士,过着放荡的生活。家庭对他实行经济管制,从此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波德莱尔在穷困中写诗,但发表的不多。唯一的诗集《恶之花》初版于1857
年,出版后即遭攻击和诽谤,并被法院判罚金300 法朗,还被勒令删去六首
被认为“有伤风化”的诗。1861 年出版了新版。作者死后,《恶之花》才有
了最完整的版本。除诗外,作者还有两个散文集:《巴黎的忧郁》和《人造
乐园》。文艺评论《美学珍品》和《浪漫派艺术》各一卷。他是法国象征派
诗歌的先驱,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申伟)


《恶之花》诗集。波德莱尔著。初版于1857 年,收诗100 首。1861 年
再版,增至129 首,作者死后的完整本共157 首。除代序《致读者》,诗集
共有六部:《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
《死亡》。诗集的核心是歌颂死亡和病态,表达了诗人在丑恶的资本主义社
会中的苦闷、忧郁、颓废和追求光明的情绪。作品中,作者大量运用了暗示、
启发、象征等手法,这些特征发展为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波德莱尔的这束
花不仅是恶之花,也可称为是病态之花,痛苦之花,充满了颓废情绪,反映
出了资产阶级没落的病态心理。但在艺术上,他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开
创了“世纪末”的一代诗风,成为19 世纪后期象征主义的先驱,对20 世纪
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申伟)


福楼拜(1821~1880)法国小说家。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青年
时学法律,因病缀学。靠父亲留下来的遗产,专心从事文学创作,终身未娶。
他的第一部长篇是《包法利夫人》,小说发表后,福楼拜受到“有伤风化”
的控告,给他很大压力,转向历史题材的创作,1862 年发表了《萨朗波》。
1869 年完成第三部长篇《情感教育》。1874 年发表了《圣安东的诱惑》。1875~。。 
1876 年,他同乔治·桑发生文学争论,争论使福楼拜写出了《三故事集》中
的著名短篇《纯朴的心》。另两篇是《希曼底》和《圣于连的传说》。最后
一个小说是《布法和百居榭》,作品未完成,猝然去世。福楼拜晚年除了创
作外,悉心培养后代作家莫泊桑,左拉和都德也都尊他为师。福楼拜的创作
态度非常严谨、冷静、客观,追求词章、结构、意境、声韵多方面的完美,
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开了现代小说的先河。

(申伟)


《包法利夫人》长篇小说。福楼拜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中
的一部名著。作于1851~1856 年。小说描写了一个资产阶级女子的爱情悲
剧,展示了一幅19 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生动的社会现实。爱玛是位外省富裕
农民的女儿,自幼长在修道院。遵父命嫁于一平庸低能的乡村医生包法利,
平淡乏味的家庭生活使她厌倦。百无聊赖中,爱玛先后堕落为地主阿道耳弗
和见习生赖昂的情妇,受到了他们的玩弄,最后走投无路、服毒自杀。通过
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广泛的揭露批判,指出了社会造
成了爱玛的堕落和毁灭。爱玛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艺术上,小说以真实、
客观、准确、完美的描写、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
格,是他现实主义的最大成就。小说表现出了客观、冷静的风格,对后代作
家影响很大。

(申伟)


《情感教育》长篇小说。福楼拜的第二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
说。小说的副题是“一个青年的故事”。作于1865~1869 年。主人公莫罗是
外省中产阶级家庭子弟,巴黎求学其间,爱上一画商夫人。但未能得到夫人
的爱情,又与一交际花媾合,有了一女。同时与各种有政治倾向的人物交往。
后得叔父遗产,重返巴黎。为挤进上流社会,追求一大银行家的妻子,失败
而返回家乡。小说在他回忆无聊的一生中结束。莫罗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
他是个意志薄弱、耽于幻想、无所作为、消极庸俗的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
是社会的产物。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抨击了资产阶级社会对青年的恶劣影
响。深入细致地反映了法国的现实生活。

(申伟)


《三故事集》福楼拜晚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1877 年出版。包括三个
探索人生价值的短篇:《纯朴的心》、《希罗底》、《圣·于连的传说》。
其中《纯朴的心》是他短篇小说的杰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下层妇女平凡而感
人的一生。女主人公全福是个泥瓦匠的女儿,初做女工,后当女仆,她的一
生平淡无奇。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她纯朴的心灵和勇敢机智的
品质,产生了一种奇异感人的力量。显示出了作者描写真实细微心理活动的
极高造诣。高尔基曾称赞这个短篇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申伟)


小仲马(1824~1895)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悲惨的身世使他在
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消与侮辱,故其作品多能揭露社会时弊。1848
年,以反映妓女悲惨生活来揭露资产阶级罪恶的小说《茶花女》而一举成名。
此后致力于戏剧创作。除将《茶花女》改编成话剧外,还有20 余部剧本,成
功的有《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等。大多以妇女、
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揭露资产阶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