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3 篇短篇小说,《老虎与土狼》等2 个剧本以及长篇小说《绞吏之绢》。
他的作品代表着匈牙利古典文学的最高峰,被译成50 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
各个角落。更为宝贵的是,他给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留下了敢于同侵略者作
斗争的、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吴根成)


《亚诺什勇士》一译《勇敢的约翰》,民间故事诗,共27 章,14800
行。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1844 年6 月问用6 天时间写成的叙事长诗,被
誉为匈牙利“第一篇最成功的人民诗篇”。主人公亚诺什勇士是一个勇敢、
善良、热情、机智的牧羊青年。他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经历了贫困的折磨、
漫漫的长夜、大海狂涛的卷扑,战胜了巨人国和黑暗国的威胁,通过渺茫的
寓言洋,寻找到了幸福的牧歌式的国土、复苏生命的泉水和忠实的爱人伊虂
士卡。仙人们拥戴他俩为仙人国的国王和王后。长诗热情沤歌劳动人民敢于
战胜一切邪恶的大无畏精神。成为鼓舞人民斗争和前进的力量。诗人运用人
民的语言,把一个纯朴的牧民塑造成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奥德修斯式的英
雄,从而开创了匈牙利叙事诗的新纪元。长诗的发表,在匈牙利文学史上开
创了一个新时期——掀起向民间文学学习的热潮。鲁迅先生赞扬这部长诗是
“匈牙利的一部杰作”。

(吴根成)


《自由与爱情》抒情短诗。裴多菲众多的爱情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
首。它是诗人走向革命的标志,也是他向革命迈进的誓言:“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殷夫译)诗人用凝练的语言,
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志士们的共同心声。1846 年9 月,诗人在一个
乡村舞会上结识了伯爵的女儿尤丽亚。虽遭伯爵的多方阻挠,他们终于在热
恋一年后喜结良缘。尽管他们的家庭生活十分拮据,但夫妻一直相爱甚笃。
从1846 年9 月到1849 年7 月,诗人献给尤丽亚的爱情诗共102 首。从诗中
不仅可看出他俩的爱情发展史,也可看出裴多菲的思想发展史。他把个人抒
情和对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讴歌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时代精神和匈牙利人民
追求民族解放的思想感情、意志和力量,形成一种鲜明的战斗特色。一百多
年来,这首不朽的自由颂歌一直在一切热爱自由的人民中传诵着,成为千古
绝唱。

(吴根成)


《民族之歌》政治抒情诗(按匈牙利文原意,也可译成《国歌》。匈牙
利爱同诗人裴多菲的代表作。1848 年3 月13 日,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爆
发了革命。消息传来,诗人当晚就写成了这首战斗诗篇。15 日清晨,万余名
起义群众冒雨集合在佩斯的民族博物馆广场上,听诗人朗诵这首“揭开了
1848 年匈牙利革命的序幕”的著名诗篇。诗人以祖国的名义,号召奴隶们行
动起来,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战。它“成了匈牙利自由的第一个吼声”。
这首诗当日印成传单,后被谱曲,成了“匈牙利的《马赛曲》”,成为“三
月革命”的纲领和号角。《民族之歌》共6 节,采用匈牙利古老的民歌体,
每节有四句诗复沓,以突出“我们宣誓,永不作奴隶!”的主旨;艺术上具
有回环往复的美感。诗情越来越激昂,笔锋越来越犀利,不论内容、情节、
布局、韵律都在最后的复沓中达到统一的高潮。全诗充满高昂的战斗意志和
催人奋进的艺术魅力。

(吴根成)


米克沙特(1847~1910)匈牙利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北部乡村的小
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人布达佩斯大学法学院学习。早期的两本短篇小说
集《斯洛伐克亲戚》和《善良的巴洛茨人》,使他声名大振。1887 年当选为
国会议员,1889 年被选为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中、长篇小
说和短篇小说集共有40 卷,给匈牙利人民留下丰富的文学遗产。他的作品,
以幽默的笔调讽刺贵族地主的腐朽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官僚政治
的昏庸无能,反动教会的虚假伪善;同时,深切同情受压迫的平民和城乡劳
动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圣彼得的伞》、《匈牙利的两次选举》。代
表作《奇婚记》、《黑色的城市》。早期创作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转向
现实主义。他的小说幽默、诙谐,饱含讽刺力。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
养,熟悉人民生活与民间风俗,通晓人民口语,使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吴根成)


《奇婚记》长篇小说,分为两部,共39 章。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作于
1900 年。是作家揭露性最强的作品。它描写裘里男爵使用各种卑劣手段,强
迫过路留宿的青年泊爵亚诺什与已怀孕的女儿玛丽亚结婚。而主持婚礼的苏
青卡神父,本是玛丽亚的家庭教师。正是他用欺骗手段诱奸了玛丽亚。可是
亚诺什早已和邻居的女儿比罗什卡相爱,并且准备不久成婚。由裘里一手导
演的这出“拉郎配”的丑剧,破坏了亚诺什和比罗什卡的幸福。亚诺什愤然
向教会法庭提出控告。可是打了十多年的离婚官司,无论教会法庭、主教法
庭,还是教皇法庭,仍判决亚诺什和玛丽亚的婚姻有效。至此亚诺什和比罗
什卡的恋爱成了一幕悲剧。亚诺什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沉溺于玩乐赌博
之中,挥霍尽家产,最后宣称心脏病发作,客死异国他乡。但作品暗示亚诺
什并未死,他带着比罗什卡到一个人所不知的地方隐居去了。《奇婚记》揭
露了贵族的荒淫无耻、专横凶残以及教会的贪赃在法、腐朽黑暗,抨击官府、
教会、贵族地主相互勾结,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罪行。作家善于运用对比、衬
托手法,使揭露更为有力;独具匠心的巧妙结局,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巧
妙地揉合在一起,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根据小说《奇婚记》和《圣彼得的
伞》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是我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外国影片。

(吴根成)


奥地利

茨戚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1881 年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
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 年后任《新自
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
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
反战剧本《那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
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 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 年流亡英国,
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 年到达巴西。1942 年2 月23 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
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有传记文学《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
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和《象棋的故事》。唯一的
一部长篇小说是《爱与同情》。中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强烈的艺
术魅力。

(刘欣)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篇小说。茨威格著。作于1927
年。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的赌城摩纳哥的里维埃拉的一所公
寓里,来此度假的各国的有产阶级在餐桌上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论,由此
而引出C 太太一生奇特而又荒诞的24 小时的生活。C 太太中年丧夫,为了排
谴痛苦和烦恼,经常到赌馆怀旧,观察每一赌徒的手式,一天她突然发现一
双超群出众的手,那赌徒手上所表现出的激情是一种狂热的、如痴如醉的。
最后,这个赌徒全部输光了,心身崩溃的失望感笼罩着他,使他万念俱灭,
想要自杀,C 太太一直跟踪他,并且想挽救这个陌生青年人的生命,由于本
能的驱使使C 太太慒慒懂懂地跟那个陌生人独处一夜,后又给钱让他离开赌
场,赎回偷的东西,回家去重新做人,而年青的赌徒拿着C 太太的钱又一次
上了赌场,重蹈复辙。此时的C 太太大失所望,倒在了长凳上。茨威格用细
腻的心理分析的手法,表现了中产阶级妇女的思想感情及其意识的流动过
程。

(刘欣)


《象棋的故事》中篇小说。茨威格著。作于1941 年。故事发生在从纽
约开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远洋客轮上。世界象棋冠军琴多维奇以傲慢无理和
不可一世的态度对待船上的象棋爱好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