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土耳其占领者和希腊沙文主义者的血腥手段。诗集对后来阿尔巴尼亚民族
独立时期文学影响很大。

(吴根成)


古希腊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 至8 世纪。一般认为他是古希
腊两大史诗《伊利亚特珍和《奥德赛》的编订者。这两部史诗原以公元前13
至12 世纪希腊人与小亚细亚的特洛亚人作战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希腊人向
特洛亚城进军开始,以夺取和毁灭这座城市告终。这个战争故事经过许多不
同的传说和补充,到公元前9 至8 世纪,盲诗人荷马以短歌形式加工整理成
为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史诗真实出色地描绘了古代英雄的
日常生活和战时生活的图画,鲜明地反映了氏族社会最繁荣时期人的世界观
和理解力,具有巨大的认识意义、教育意义和美学意义,是人类文化史上的
瑰宝。马克思曾高度评价它们“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
本”。

(刘申敬)


《伊利亚特》又译《伸利昂纪》。荷马于公元前9 至8 世纪在民间传说
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史诗。全诗共24 卷,由15693 行的六音步长
短短格的英雄诗体构成,描写的是特洛亚战争进行到第10 年中最后51 天发
生的故事。《伊利亚特》的主要人物是阿喀疏斯,他是神与凡人所生,是希
腊英雄中最勇敢的一个。因与希腊军统帅阿伽门农争夺一个美丽的女俘发生
内讧,一怒之下退出战场,致使希腊军连连败退,一直退到海边。后因阿喀
疏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在作战中阵亡,他为友复仇,重上战场,杀死特洛
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军转败为胜。赫克托耳的父亲靠神指引赎回儿子的
尸体,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史诗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
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真实,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塑造了个性鲜明、
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被誉为欧洲古典文学的楷模、史诗的典范,为以后的
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素材,影响深远。

(刘申敬)


《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荷马于公元前9 至8 世纪在民间传说的
基础上加工整理的第二部史诗。全诗共24 卷,由12110 行的六音步长短短格
的英雄诗体构成。描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十年历险和他回家后夫
妻团聚的故事,特洛伊战后,英雄们班师,奥德修斯却在海上漂流多次遇险,
终于战胜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回国后他乔装乞丐和儿子共谋除奸之计,将
追求他忠贞妻子的求婚者全部杀掉。求婚者的亲属要为被杀的亲人报仇,女
神雅典娜出面干涉,使双方和解。史诗在奥德修斯夫妻团圆的喜剧气氛中结
束。史诗描写了自然斗争和争夺财富的社会斗争,荷马在《奥德赛》中同样
出色地描绘了和平时期希腊人的生活——宴会节日、竞技等等。荷马这部史
诗不朽的魅力,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在于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
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是早期奴隶社会的艺术画卷,成功地刻画了奥德修
斯智勇双全,机智而带狡黠、勇敢而不莽撞的英雄形象。结构精巧,前后呼
应,语言丰富生动。被誉为欧洲古典文学的楷模,史诗的典范,具有永久的
魅力。

(刘申敬)


赫希俄德公元前8 至7 世纪古希腊诗人。自称祖籍是小亚细亚的库黑,
后移居比奥细亚境内赫利孔山麓的小村阿斯克拉。父亲死后,他的弟弟与他
争夺遗产,兄弟不和,这是他写长诗《工作与时日》的起因。另有描写宇宙
的形成和诸神世系斗争的长诗《神谱》等。

(刘申敬)


《工作与时日》赫希俄德用六音步诗行写成长篇教谕。共828 行。赫希
俄德的父亲去世后,他的弟弟珀耳塞斯企图借助当地贵族的势力侵占他的财
产,他写了这首诗来规劝弟弟。诗中叙述了人类生活的艰苦,提到人类的金
时代、银时代、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铁时代。各个时代每况愈下。铁时代讲
强权、不讲公理,农民有如苍鹰爪下的夜莺。诗人劝他弟弟做事要公正。诗
中描写农民一年的操作,讲述如何经营农业,十分精彩,最后以历数每月的
吉日和凶日结束。全诗谴责贵族的骄横,歌颂辛勤劳动的人民,是古希腊流
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刘申敬)


萨福(公元前612——?)古希腊女抒情诗人,出身于莱斯博斯岛的贵
族家庭。在当时民主派对贵族的政治斗争中曾被迫流亡国外,最后死在西西
里。她曾在故乡教授妇女诗歌和音乐,作品有抒情诗、颂歌、挽歌和讽刺诗
等,其中以抒情诗最为出色。她写过九卷诗,只传下两首完整的和一些残句,
她用简洁自然的诗句写出了自己复杂的心理变化,反映了希腊奴隶主贵族的
生活憎趣,感情真挚强烈,风格朴素自然。她运用的格律,形式多样,其中
就有一种叫“萨福体”,她的诗歌极为古希腊作家所称颂,有人曾把她与荷
马并提,誉为“第十位诗歌女神”。

(刘申敬)


《给所爱》萨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16 行。这首诗以筵席场面为背
景,写了“我”对“新娘”的复杂感情。诗中有对“象天神一样快乐消遥”
的“新郎”的描写;也有对漂亮迷人的“新娘”的描写,而对“新郎”的描
写,则是通过对“新郎”和“我”的描写间接体现的;但诗中描写得最多的
还是对“我”的复杂感情的描写,“我”既被“新娘”的美貌所折服,又对
“新娘”的美貌产生嫉妒,“听见你笑声,我的心儿就会跳”,“只要看你
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我周身淌着冷汗”,“眼睛里只看见死
和发疯”。用简洁自然的诗句,写出了自己复杂的心理变化,感情真挚强烈,
风格朴素自然,语言生动简洁,为后世所传颂。

(刘申敬)


《失去的友人》萨福的一首思念友人的诗,全诗共21 行。诗中的阿狄
司和安娜多丽雅都是作者的学生,作者起初不喜欢阿狄司,后来才发现她的
美,但她却喜欢了别人;而安娜多丽雅则出嫁到了200 里外的里第亚都城沙
第司。这首诗从表面看写的是安娜多丽雅对狄阿司的怀恋,实际上是作者萨
福自己诉说心曲。作品采用第一人称,一开始就告诉阿狄司,安娜多丽雅虽
已远嫁,但还始终挂念我们,而阿狄司在安娜多丽雅的眼里是非常的“圣洁
美丽”;中间写安娜多丽雅到里第亚后所发挥的作用,“照耀着玉貌花颜”,
“用她粉红的纤指使群星隐退”等等,其实这正是作者在当时诗坛所发挥的
作用的自喻;最后写安娜多丽雅时时刻刻都在想念阿狄司,并发出“回来吧”
的呼唤,这正是作者因思念阿狄司而发自内心的呼喊。比喻贴切,感情真挚,
语言生动,富于音乐感。

(刘申敬)


伊索(约前620~前564)古希腊寓言家,原为萨摩斯岛(靠近小亚细
亚)一个奴隶主的家奴。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期。
那时,在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岛屿上,贵族、奴隶主的皮鞭到处挥舞,奴隶和
下层平民的泪洒遍大地。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伊索以寓言为武器,创作了
许多寓言,向贵族、奴隶主进行斗争。伊索被称为“寓言之父”,他的主人
因为伊索有出众的智慧和学识,赐他为自由民。他善于把动物拟人化,编成
寓言,来揭露贵族、奴隶主的凶残和虚伪,总结奴隶和下层平民斗争的经验
和教训,歌颂广大奴隶和下层平民顽强的斗争精神。有《伊索寓言》307 篇,
在欧洲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

(刘申敬)


《伊索寓言》是以几个世纪以来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汇编成册,归集在
伊索名下的一部寓言集。最早的《伊索寓言》集大约出现在公元前三世纪左
右,即伊索死后二三百年。其中收集了二百多个寓言故事,题为《伊索故事
集成》(今已散失),后经多次汇集、编篡、改写,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
到的寓言。《伊索寓言》内容丰富,主角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通过它们反
映当时人的思想感情。有的寓言教导人们正直勤勉;有的寓言劝人们不要骄
傲、不要说谎;有的寓言说明办事要按规律,量力而行;还有的寓言反映古
代社会的政治斗争以及弱者战胜强者的故事等等。艺术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